中国文学中“现代派
所谓“现代主来自义”只是运用了象征、变形、意识流等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体上仍是充满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会写实文学”,其目的是360问答为了表达作家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认知与意见,即对主观意识的描写是为反映啊负坏主响团既心言鲜矛客观现实服务的,作品的主题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忧虑,而不是西方现代派所表现的对“个体生命”的忧虑,因此他们的创作事实上仍旧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延续。正因为此,他们的创作被人们称为 “东方意识流”或零“心理现实主义”,也有人称其为“伪现代派”。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是在接受西方影响下发生的。作为既成的一股创作势力,其实际成果在第一个十年中有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对位移植的迹象。现代主义是在社会大动荡之后人的心理失衡、精神苦闷与空虚的产物,西方现代主义之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一段时间特别活跃,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知识者在精神废墟上挣扎而求解脱的必然结果。中国在20世纪初经历了王朝易代以及“五四”落潮后的“激度伤状初研景家积北方荷戟独彷徨”时期,如此迅疾地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在新文学创作中让现代主义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也正是这个社会因素在起作用。
西方现代文学的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樱慧告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3,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德国里尔克,美国庞德,爱尔兰叶芝和英国T S艾略特. 1,英国T S艾略特:《荒原》(1922)
2,法国诗人瓦雷碧裂里:《海滨墓脊明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
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4,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青鸟》(1908,蒂蒂尔,弥蒂尔,白丽伦),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