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簡史的時期順序是怎樣的?
2th-5th 宗教(基督教爲主)藝術時期
5th-15th 拜占庭藝術時期
14th-15th 前文藝複興時期
15th-16th 文藝複興時期
—樣式主義流派等等–
17th 巴洛克藝術時期
—現實主義、學院派–
18th-19th 古典主義時期(開始西方藝術中心開始從意大利轉移鋒禦雀到了法德)古典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寫實主義。此時流派多了起銀早來,藝術的時期特點不是那麽明顯了,之前所有流派、主義,可歸拆拆爲古典藝術時期。19th末印象派出現,現代藝術時期開始。
19th末-20th 現代藝術時期
20th二戰後 後現代藝術時期開始
現代藝術派别就不一一列舉,實在太多了。
怎麽理解勃拉姆斯是一位生活在浪漫主義時
勃拉姆斯是德國音樂史上來自最後一個有重大影響的古典作曲家,被視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複古”者。他是創作與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沒有進過音樂學校,靠他土既倒格院絕自己的勤奮好學、他的卓越才能和對自己所獻身的事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覺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證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極的藝術技巧和才華。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法360問答和浪漫精神,極少采用标題,交響作品中模仿貝多芬的氣勢宏大,然而筆法工細,情緒變化多端,時有牧歌氣息的流露,仍帶有自己特點。勃拉姆斯的音樂既反映出他德國北部故鄉的樸實無華,又反映出維也納的妩媚動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現出了這兩個方面。他出自對人類善良的信念和對德國人民的愛,緊緊依靠德國古典音樂大師——自巴赫、莫紮特、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傳統,創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紀末德國音樂中開始出現的一些頹廢現象相對抗的包羅萬象的作品來。這正是他創作的主要曆史功績所在。在德國音樂中,人們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貝多芬姓名的第一個字母總稱爲“三B”原因概在于此。勃拉姆斯繼承貝多芬交響樂的海内易八耐詩找興傳統,以深刻的人道主義和熱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出發,着力表現時代精神風貌和鬥争生活,作品成爲貝多芬之後西歐交響音樂的傑出典範。難怪人們把他的《第一交響曲》譽爲“貝多芬第十交響曲”。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記叙說:“在我背後不斷地聽到巨人(指貝多芬)的腳步聲。”勃拉姆斯寫作交響曲并不追求色彩哪兩免楊和光輝的表現,但他的樂隊表現卻格外精緻而富有表情。在繼承古典樂派交響樂的結構形式的同時,勃拉姆斯又賦予作品浪漫主義的色彩和氣質。作品結構嚴謹,情思蘊藉,規模龐大。他還将德國古典作曲家嚴密的複調技術和動機發展手法運用到交響曲的創作中。重要作品還有《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樂《學院典禮序曲》及樂作品《搖籃曲》等優秀曲目。深關邊士強收絕對屬于浪漫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