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有:1、阿諾爾德·勳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9月13日-1951年7月13日),美籍奧地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音樂理論家,西方現代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1874年9月13日生于維也納,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國洛杉矶。2、愛德華·蒙克(愛德華·蒙克,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複制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爾約翰街的夜晚》。3、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1888年10月16日—1953年11月27日),愛爾蘭裔美國劇作家,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美國民族戲劇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瓊斯皇》、《毛猿》、《天邊外》、《悲悼》等。4、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奧匈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組成的政合國)統治下的捷克德語小說家,本職爲保險業職員。主要作品有小說《審判》、《城堡》、《變形記》等。5、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瑞典作家,瑞典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是瑞典的國寶,世界現代戲劇之父。生于斯德哥爾摩一個破産商人家庭。1867年考入烏普薩拉大學。他在大學時期開始寫作劇本,其中反映冰島神話時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發生沖突的劇本《被放逐者》得到國王卡爾十五世的贊賞。以上内容參考:百度百科–表現主義
結合具體作品,論述現代主義流派的基本特征。
一.現代派指現代主義流派。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表現異化主題。其哲學基礎是非理性主義:叔本華菜、尼采、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論主張。 二、象征主義與意象派詩歌 來自象征主義的三位主将是馬拉梅、魏爾倫和蘭波。《惡之花》的作者波德萊爾被認爲是象征主義的先驅(鼻祖)360問答。 艾略特的《荒原》,它發表于一九二二年,《荒席選興青亂分印評針原》 象征着世界沒有水及次龍勞格鄉容非組直質,因而幹枯了,趨于毀滅。它是現代詩的一個裏程 碑地訴。 三、未來主義 意大利、羅試同龍屋到置俄國、法國未來主義主反食謂杆凱四堅雞張接元要作家。意大利正統未來主義的基本主張。在文學創作上,主張"文字要自由","想象要沒有拘束",反對句子的邏輯結構,喜歡用一連串的名詞或動詞不定式東拉西扯地拼湊在一起。 偉大的詩人馬雅科夫斯基則上傑出的代表,他應歸屬于"革命的未來派"。天張率受問1930年馬雅科夫斯基去世後,俄國的未來主義漸趨衰狀才的乙半雙功退,而西方未來主義的餘波殘影則依然存在,它給歐美現代主義中的先鋒派文藝、荒誕戲劇以深刻的影響川張走爲度檢。 四、表現主義 發展概況。主要作家作品此萬眼。思想特征、文藝觀、主要藝術手法。 卡夫卡主要作品,卡夫卡創作的思想藝術特征。 五、意識流小說 何謂意識流?意識流小說是典型的心理小說,人物的意識流動成爲小說的絕對主體。《牆上的斑點》突破傳統小說的套路,沒有情節,沒有環境,也沒有結局,作者隻抓住人物瞬間的沒有行動的印象感覺和沉思冥想,将我們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公認的意識流小說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吳爾夫的《到燈塔去》 六、超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文學是繼象征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之後紀,現代主義文學的又一個有廣泛國際影響的重要流派。超現實主義文學誕生于19氣穩讓24年的法國。在20、30年代巴黎詩人中,菲利普•蘇波(1897-1990)的詩以自然流暢清新著稱。他完全沒有某些超現實主義詩人那種隐諱難解的特點。保羅•艾呂雅(1895-1952)則是超現實主義詩人中最擅長寫愛情詩的。其名詩《戀人》簡潔而隽永。艾呂雅1938年脫離果超現實主義運動,晚年加入法國共産黨,積極參加反法西斯的地下抵抗運動。他晚年的作品不再拘泥于夢幻般的詩句廣程技測于辦器名實室,而是從平凡的生活經曆中挖掘詩意,如《勇氣》一詩寫“巴黎在挨餓/巴黎在捱凍/巴黎的街上沒有烤栗子吃了……”。 與艾呂雅齊名的路易•阿拉貢(1897-1982)翻羅較偉留配事也是法國共産黨成員,一生詩風多變,代表作品包括詩集《歡樂之火》(1920)和,《永動集》(1926)等。散文詩《聖潔的禮拜四》寫在複活節前的禮拜四民間結彩遊樂迎春的景象,糅合了現實和想落理象。1930年以後,阿拉貢脫離超現實主義,轉而歌頌社會主義,并積極參加抵抗運動。由于阿拉貢的詩歌大量采訴成才點魯功投候情詩用口語,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因此在二戰時期,戴高樂曾親自在倫敦的法國電台朗誦他的作品,并下令向法國敵占區空投他的詩作。 安德烈•布勒東(1896-1966)是法國超現實主義的理論領袖,他發表于1928年的中篇小說《娜嘉》是超現陸擊許實主義文學中爲數甚少的小說中的佳品。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語氣講述女主人公嘉娜的故事,是“自動寫作法”的試驗成果。全書最後一句話:“美可能是痙攣性的,也可能不是”已經具有後現代主義者模棱兩可的特征。 聖-瓊•佩斯(1887-1975)曾于1916年出任法國駐華使館三等秘書,他曾蟄居北京西北郊的一座道觀,陸續寫出長詩《阿納巴斯》,十個詩段描寫一個部隊從海疆到内陸的征戰的場面,表達征戰中的孤寂。佩斯從未參加過任何流派,也不附和任何傾向,他的詩具有宏偉史詩的色彩,但也帶有一些超現實主義的因素,例如奇麗的幻想和神秘感、超越常規的意象比喻、先知預言式的口吻等等。 勒内•夏爾(1907-1988)在23歲那年成爲布勒東的信徒,其詩集《沒有主人的鐵錘》是他超現實主義時期的代表作。七、存在主義文學 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有薩特的小說《惡心》、哲理劇《禁閉》和加缪的小說《局外人》等。… 八、新小說派 “新小說”派或稱“反小說”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出現于法國,盛行于五、六十年代,它對英、美、特别對西歐和東歐(波蘭)産生較大的影響。新小說派的主要代表是法國作家阿蘭·羅伯·葛利葉、娜塔麗·薩洛特、米歇爾·布托爾、瑪格麗特·杜拉等。羅伯·葛利葉(1922?)是新小說派的創始人,他的論文《未來小說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義、悲劇》,被認爲是新小說派的理論宣言。他的第一部小說《橡皮》于一九五三年發表後,曾引起西方文學界的争論,譯成英文後,流行于美國。娜塔麗·薩洛特(1902?)出生在俄羅斯,後随父母定居法國,曾當過律師,被認爲是新小說派的先鋒兼理論家。在《懷疑的時代》一書中,她提出了許多新小說的藝術主張。一九五九年後,新小說派在美國興起,代表人物有唐納德·巴塞納等。 九、荒誕派戲劇 怎樣理解荒誕?發展概況。思想内容與藝術特點。代表作家作品。《等待戈多》的思想内容。 十、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的幽默。主要作家作品。思想内容與藝術特點。《第二十二條軍規》的思想内容。 十一、魔幻現實主義 西班牙傳統文學、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印第安民間文化和東西方古代神話傳說對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形成的影響。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形成過程、主要作家作品、藝術特點。《百年孤獨》的思想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