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抽象主义?它和我们的 现代生活是何种关系?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抽象主义不同于20世纪的其它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
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
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
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
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
得宁静,祗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枯辩桐化无常的偶
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
之扩大影响。
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
、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 *** 艺术家去做抽象
美创造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
、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
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不少抽象主义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
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感情。多数抽象主义作品的着眼点在于艺术形
式的独特创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抽象主义艺术家最有代表性的是俄国人康定斯基和荷兰人P.蒙德里安以及由他创建的风格派。前
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艺术家,后者开拓了几何抽象主义的道路。俄国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构成主
义,也是几何抽象主义的派系。法国继立体主义之后产生的俄耳浦斯主义,实际上是注意光和色彩的抽象主义。欧洲在30~
40年代出现的塔希主义,是注意偶然涂抹和斑污、痕迹所形成的纹样和质地美的抽象流派。没坦
4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糅合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手法的抽象艺术,代表人物为J.波洛克。抽象表现主
义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出现的后绘画性抽象,实际上是几何抽象在当代的发展。因为它是较为规则的、有明确造形和清晰边线
的抽象画,所以被美国评论家称为硬边抽象。归纳20世纪欧美各种抽象主义艺术,凡是着重感情表现的,称为抒情的抽象或热
抽象;凡是着重表现理念的,称为理性的抽象或冷抽象。
抽象主义有独特的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祗能作为一种表现灶扰形式存在,决不能取写实主义而代之。西方一些抽象主义
理论家,宣传写实主义过时和抽象主义代表着艺术发展方向的论调,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
抽象主义绘画特点?
抽象主义的绘画,是一种排斥对自然及现象的任何模仿、再现,且主张完全依赖心理的,用抽象的要素来表现画家主观心灵的一种艺术。公认开创于1910年,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是俄国的康定斯基和马勒维奇、荷兰的蒙德里安等。康定斯原本在莫斯科学习法律360问答,是后来到慕尼黑皇家学院学习的美术,毕业后在德国从事美术活动,多次去巴黎研究印象派艺术,1907年开始,探索不同于野兽派、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方映点重且排省快游干苏法认为艺术作品的“内在的因素是艺术家灵魂中的感怕鸡调紧切括听情”,主张绘画应以色彩、点线和面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情侵感和“内心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最突好出的是出现了“塔希主义”,又称“动作画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杰克逊·波洛克,他认为绘画来源于无意识深层,“当我进入我’的画中,我一直意识不到我是在干什么”实践中,他以线条,痕迹,斑点作为符号去表现作者自发的冲动。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又产生了“新抽象派”抽象主义绘画派别众多。表现形式各有差别,但通过分析,可以抽取出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来。以主观心灵为表现对象,排斥客观现实。一般说,动排艺术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绘画也一样,总同时包含着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即在再现客观对象时注入作者担参营主观的思想、情感,只不过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度航沉往配掌素在作品中略重略轻。西方绘画,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主观表现在加强,但艺术反映现实的原则并没有改:变。即使是十九世纪末的印象派,仍然主张艺术是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追求光色变化中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后期印象派特别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但还主张艺术是“人加自然”。而抽象主义画家则不同,他们主张绘画不必表现眼睛所能看见的真实世界,而应努力去从自我精神中发现最深层的真实。康定斯基认为:艺术是表现艺术家的“心灵颤动”他在《论艺术之精神》一书中说:纯粹的艺术,只追求表现内心和本质的感情,为内心需要所使用的一切手段都是神圣的,反之则都是有罪的。赵由于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来自灵魂深处。杰克逊·波洛克强调必须靠无意识本能冲动来作画,因此,他们都反对艺术再现现实生活,认为那是陈旧,过时的艺术主张,而把自己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表现个人的主观心灵表现神秘的直觉、朦胧的意绪和潜意识本能冲动,艺术被理解电吸为一种纯粹是主观心灵训始岁类因批范井的产物,他们的这些主张是否正确?这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它涉及对造型艺术“本体”的理解。主张形式就是内容,把艺术归为“纯粹形式”领域里的东西。艺术创作的最重要规律之一在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有机的统一,形式是由内容来决定的,而内容表现在一定的形式之中。西方美术,有的虽受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影响,主张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偏重于形式,但就大多数美术家来说,基本能够坚持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的原则,而抽象主义绘画主张形式就是内容,美术就是形题控范岩革因今走式的艺术。例如,康定斯基很须认为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就有无限丰富的内容,他说:色彩是能够直接对心灵发生影响的手段,色彩是琴上的黑白键,眼睛是打键的锤,心灵是一架钢琴,艺演所但甚术家是手,它通过琴键把心灵带进颤动里某营富限宁抗八些当代西方美学著作在涉及绘画艺术的特性时,也认为色彩本身就是有独立的艺术价值。绘画的审美效能只能存在于由色彩来呈现的纯形式之中。例如巴恩斯在《色彩图形构思》一文中就认为:色彩是一种最重要的创造手段……色彩的效果依赖于它固有的特质,它独立于其它一切的组成成分之外,这一事实育各病可以由实验来加以证实。有些色彩能产生安宁和静止的效果,另一些色彩则能产生华丽和使人兴奋的作用所以一幅画和呈现于我们的特殊的色彩感觉有很大关系,它既直接又持久滑。怀特海说:艺术家所以为艺术家,就是要把感性知觉控制在色彩本身感觉上,一个画家的职责就是要求创造出纯形式和色彩的组单款亮认次括合。不可否认,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单纯凭色彩本身的美,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比如涂一块均匀的绿色,它不表现什么具体对象,仍然有它的美,但是,作为艺术作品要反映生活现实来说,不能脱离对对象的描绘。抽象主义绘画,不去反映生活,也不去描绘自然物体的形象,而倾心在色彩,线条等艺术形式上下功夫,在画面上只做几何形体的组合或作抽象的色彩,斑点和线条的挥洒,否定内容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使艺术走向了“非意识形态化”。主张抽象,反对具象。抽象主义画家不再把艺术作为表现外在的造型美和反映生活的特定手段,而成了记录人们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手段于是各种各样被画家自己所认为可以表达他个人内心思想活动和精神状态的艺术语言被创造出来,甚至用符号,象征等高度抽象的语言来表现自己思想、情绪。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是相统一的,抽象主义绘画是用抽象的表现方法创造出抽象的艺术形式。抽象的表现方法与抽象的艺术形式的特点,就是艺术家把自己所需表现的内容深深地埋藏在这些抽象的色彩、斑点、线条和儿何形中,而不是直接表达出来或者使色彩、斑点、几何形成为暗示自己不易说出或不愿说出的一种符号,或者本身就是一种潜意识本能冲动的印记,康定斯基认为,“抽象绘画是比有物象的更广阔、更自由、更富有内容”绘画在抛弃了事物外观的束缚后,它的内容更深刻了,我认为抽象主义绘画不反映生活的特性,使抽象主义绘画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走向了神秘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