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
因为他是首创那种
意识流的写法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看不懂他的作品,据说只可意会
试举卡夫卡的一两部作品为例,分析作品如何体现“卡夫卡式”的创作特色的?
所谓“卡夫卡式”是指卡夫卡自己创造的荒诞世界,艺术特征表现为象征、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和一搜厅定的自传色彩;作者将自己对世界的悖谬式思考、孤独意识和恐惧意识渗透其中,使人体验到一种说不出的忧郁感、压迫感和灾难感。而作为卡夫卡“孤独三部曲”之一的《城堡》就是从人与城堡的关系来表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其一,《城堡》表现了荒诞和异化的主题。主人公K欲进入城堡而不得的经历是荒诞的。他既是小人物的象征,也是现代人的命运象征,同时也是卡夫卡的精神写照。“城堡”既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机构的缩影,也是神秘的异己力量的象征。尽管K想方设法向当局陈述自己的申述,但始终未能如愿,反而受监视、遭迫害,最后终于精疲力竭。
其二,象征、梦幻的手法。作品的整体结构寓意深长。作品中的背景、人物、时间、地点的虚化,“城堡”的可望而不可及,使整部作品笼罩在一层神秘而朦胧的氛围中,使读者仿佛做了一个惊悸不安的梦。
《审判》是卡夫卡小说风格形成的标志,同样具有“卡夫卡式”的创作特色。
第一,作品表现了荒诞世界中的荒诞的人生。主人公也是叫K由一个清白无辜的人到被捕杀害的遭遇是荒诞的,法庭的整个审判过程也是荒唐的,K被捕的罪名是莫须有的,他被捕以后可以照常生活工作,最后却以私刑处死。K在别人审判自己的法庭上是无罪的,作品隐含了对资本主义司法制度的批判;而他在上述雀漏袭的过程中顷兄渐渐意识到,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中,自己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有罪的。这又包含着作者自觉的道德伦理意识。这正是作者悖谬思维的表现。
第二,卡夫卡善用隐喻表现深刻的寓意。作品中牧师讲的“在法的门前”的寓言故事最典型。一个农民为了告状坐在法院的门前直至死去,也没见法院开门。由此寄予了作者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