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马图》动物画赏析


《奔马图》是徐悲鸿在1948年(52歲)时创作的水墨画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民国时期时期的动物画题材的藝術作品,《奔马图》的尺寸高3.26米、宽1.12米,使用水墨,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徐悲鸿纪念馆保管。

《奔马图》

《奔马图》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奔马图》

藝術家名稱:徐悲鸿

馆藏地: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共有13件藏品)

奔马图是徐悲鸿在1948年(52歲)时创作的水墨画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民国时期时期的动物画题材的藝術作品,奔马图的尺寸高3.26米、宽1.12米,使用水墨,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徐悲鸿纪念馆保管。

徐悲鸿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实践对我国绘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曾经留学法国,学习西方油画艺术,在色彩、透视等技法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奔马图》是徐悲鸿1948年创作的一幅水墨画,是他后期的代表画作。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笔下的马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笔墨酣畅淋漓,精微处却不琐屑,奔放处又不失狂狷。在这幅画中,马四蹄腾空,急驰而至。飞动的马鬃,腾空的四蹄,都充分展现了马儿挣脱羁绊追求自由的神态。徐悲鸿融合了中西技法,逼真而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马匹骨骼结构精准,是具有典型个性的徐悲鸿的画马模式。画作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出了马的形态,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体现了中西绘画的精髓。这幅画采用了西方绘画中明与暗分块造型的方法,同时运用了传统没骨法,纵情挥洒,独具一格。徐悲鸿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实践对我国绘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曾经留学法国,学习西方油画艺术,在色彩、透视等技法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奔马图》是徐悲鸿1948年创作的一幅水墨画,是他后期的代表画作。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徐悲鸿笔下的马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笔墨酣畅淋漓,精微处却不琐屑,奔放处又不失狂狷。在这幅画中,马四蹄腾空,急驰而至。飞动的马鬃,腾空的四蹄,都充分展现了马儿挣脱羁绊追求自由的神态。徐悲鸿融合了中西技法,逼真而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马匹骨骼结构精准,是具有典型个性的徐悲鸿的画马模式。画作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出了马的形态,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体现了中西绘画的精髓。这幅画采用了西方绘画中明与暗分块造型的方法,同时运用了传统没骨法,纵情挥洒,独具一格。

《奔马图》藝術家簡介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藝術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藝術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藝術作品1200余件…

本文关键词:水墨画高清繪畫作品,动物画,徐悲鸿纪念馆藏品,徐悲鸿作品全集

3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