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中国新古典主义建筑与下

A 启蒙现代性表达 B 人文精神体现 C 民族国家360问答象征 D 古典艺术表现

吸取西方元素的中式建筑有哪些?

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扮清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衷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诸如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汇丰银行(1921—1923)、麦力利银行(1922—1923)、上海邮政总局(1922—1924)、嘉道里公馆(1924)、法国体育总会(1924—1926)等;哥特复兴建筑有中国通商银行大楼(1893)、徐家汇天主堂(1910)等;中国古典传统复兴的代表作如原国民党拆弯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1931—1933)、中国银行大楼(1937)等,以及一些具有中国传统装饰厅御前的商业建筑;折衷主义的代表作如有利银行大楼(1913—1916)、海关大楼(1925—1927)、王伯群住宅(1930—1934)、马勒住宅(1936)等;二三十年代流行全世界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对上海的影响使上海成为国际上装饰艺术风格的中心之一,其代表作有沙逊大厦(1926—1929)、国泰大戏院(1932)、中汇银行大楼(1934)、峻岭寄庐(1935),以及遍布上海西区的许多公寓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则有国际饭店(1931—1934)、大光明大戏院(1933)、毕卡第公寓(1934)、吴同文住宅(1938)以及许多花园洋房等。

中国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有哪些

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