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挑水的日子

文字/江浙一兵

图片/来自网络

二大爷家住在徐社大庄子上,尽管门口也有小溪,但溪水很浅且不够清爽,只能用于淘米洗菜浇水,饮用水还得到三五百米之外的大河里挑。二大爷家有两个木制的大水桶,一根槡木扁担,儿时经常看到二大爷赤着光脚,到大河里挑水,装满一大缸水,来回要挑好几担,总是见他一身汗一身水的。

姐夫是当地有名的木匠师傅,带了不少徒弟。虎生哥在二大爷的关心下,跟着堂姐夫当了学徒,那时木匠学满师要三年时间。哥吃苦要比我多得多,十五六岁就帮父母挑担子干农活了,也许扁担压多了,哥的身高比我矮了有半头。

哥在学徒期间,吃住都在二大爷家,平时有什么农活都抢着干。我记得哥挑水是很有经验的,有时我会陪父亲去二大爷家看望哥,跟着他一道去大河里挑水。挑水也是个技术活,两个空桶挑着一身轻松,还能哼着小曲儿,到了大河边的水码头,只见哥扁担不离肩,左右水桶在水里一甩,两桶水就打满挑在肩上了。

从水码头要挑上岸特别费力,赤脚必须踩稳,否则会有摔倒的危险。上岸后挑到二大爷家,需要穿过好多庄上的人家,只见哥一边吃力地走着,一边口中打着号子,我则在一旁不停地加油鼓劲。我想帮可是力气不够挑不动,只好作罢!那时农村的土路坑坑洼洼的,常常一担水挑到家,晃荡的往往只剩下半桶了。

哥挑水时左右换肩时一绝,左肩挑累了,不需要放下桶,只需用双手一托,顺势借力就换到右肩了。几担水挑下来,经常见哥的肩头压的红通通的,但从未见哥叫过一声痛一声苦,我心里却不是个滋味。每当哥挑满水缸时,露出的笑容是最幸福的。

儿时,我也会学着哥的样子用小水桶挑水,那怕只挑半桶水,我都会压得受不了。挑水的经历现在的孩子再也见不到了,因为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水是如此方便。在农村有一身力气也是一种资本,工分都会挣得多一些。

无论是挑水也好,干农活也罢,都是一种生活经历和体验,只有苦过累过,流过泪流过汗,才会体会到农村生活的不易,如今的好日子是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得可是神仙日子。这一切都得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尤其是4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的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

吃水不忘挖井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贺毕我们都不能指拍搏忘记来时路,更不能忘记我们的父老乡亲和农民兄唯祥弟,是他们让我们分享到了改革开放成果,是他们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我们记住每一个劳动者,带着感恩,怀猜梦想,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完稿于2019年11月16日太湖之州。

名家散文作品,要200字左右,带赏析,200字

白色的山茶花——席慕容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美丽的花,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
就因为每一朵花点田得风可饭将正布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决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的迎接着唯一的春天。
氧王假谁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补聚孙肉答台号田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字数:195)

作品赏析:我惊讶于这种美丽。
这是诗人席慕容写的一篇散文,全篇仅有二百余字。文章的好坏并不在于长短,它传达的意境,却深邃辽远,令人回味无穷。
“山茶花又开了”,忽360问答然其来的第一句,直点所要开展的主题,一个“又”字,证明了作者长时以来对于“花”或者“山茶花”的关注。“洁白”与纸席台静字细帝酒委好“开了满树”,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引申了初欢十宪呀攻视所要展开的内容。
花”,给人以一种愉悦的心灵享受,它是一个画面和时间的定格,它背后的内容很复杂,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绽放美丽的追求——“每次,我都不能无视走过一颗开花的树”,就是这个道理。“洁白温润”是温暖明朗润湿而柔弱的,“洁白”象征着纯洁,“纯洁”是一个人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文章的文眼)。“小芽儿”是口语,读来让人亲切,充满了未知的幻想。“饱满”和“绽放”,是一协减财前呢烟转均握给或个成熟的过程,“越来越”、“慢慢的”是一种坚深,有种了然于胸却不满载仅表环里取根额站愿道出的苦痛。“半圆”、“将圆”、“满圆”,非常形象而贴切,用一种象征的意蕴,同样点明了一种成长的过程。
总之,若花儿开了,你认真去体会,你会发觉它的过程有总有无限多的故事。

(孩子你上三年级就要找散文~ 诶~ )

2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