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

荒诞派戏剧的磨数渗主要特征是

1、在内容上

表现世界的荒诞性和人生的无意义。

马丁·艾思琳在《荒诞派戏剧》的序言中指出:“广泛的意义上讲,荒诞派作品的主题,都是人类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苦闷心理。”《等待戈多》就是写人类在荒诞的世界里有所期盼又失落的苦闷心理。

2、在创作方法上

废弃传统的戏剧形式,创造了所谓的“反戏剧”,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无鲜明的个性,对话语无伦次等。

3、在寓意上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在貌似荒诞的事物里面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扩展资料

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

1、象征手法

荒诞派戏剧的象征手法则纯是剧作家所自创的离奇古怪的象瞎脊征。例如《椅子》中以满台椅子逼得一对老夫妻在舞台上难以插足,最后不得
不生生被挤下舞台,以此来象征资本主义物质的极大丰富对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价值、生存地位的侵害。

2、隐喻手法

荒诞派戏剧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剧作很毕握多,例如《等待戈多》中,
戈多并未上场,只是一种符码,以这一符码来隐喻人类苦苦等待、苦苦寻找、苦苦盼望的“希望”。

3、夸张手法

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则脱离现实生活,往往采用梦幻、怪诞、有悖常理的方法进行夸张,以凸显其荒诞性。例如《秃头歌女》中那座“大钟”竟然敲了29下,这种夸张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其荒诞性显而易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荒诞派戏剧

4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