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幅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表现的相似主题和表现形式以及给人的不同感受
从西方美术史的角度来说,我们以群体肖像画为例,对比文艺复兴盛期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文艺复兴后期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列昂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丁托列托《最后的晚餐》
美术作品的产生无掘让改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形式、风格都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个时代才有,而不太可能出现在其他时代。所谓”地域性“,是指某些题材或内容在某个地域会不断出现,而在其他地域是不存在的。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它与达芬奇的同名作品给人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呈对角线倾斜的大趋势,气氛骚乱而激动;一个是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定架构。丁托列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被称为风格主义的代表性画家。滑返激烈交错的“动”感是这类绘画的突出特征。两幅画的完成相距一百年,达芬奇等大师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对平衡和谐的审美追求在此时已发生变化。四百年以后,有一位名叫”达利“的艺术家,他又作判判了一幅《最后的晚餐》,他是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最后的晚餐》
与达芬奇的戏剧性场景迥然不同,达利的这幅画,耶稣是唯一有容貌形象的主角。12门徒皆俯首。“他们不是以独立的个体身份发生作用,而是他们相加而成的整体,才是意义所在,可视为势不可挡的宗教体验。”(JohnDixon)这句话也可用在这幅画中。这使达利在思想意境上,达到了宗教的高度。而现代的玻璃杯,非现实的穹顶结构,裸体女性的半身,与巨大的天庭背景融为一体,成为现代符号。达利在人的欲望,宗教的神圣中,注入人性的内容,表达了现世的挣扎。所以说,同一题材,不同时期的作品,因为时代性与地域性的不同,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诺尔德最
诺尔德作于1909年的《最后的晚餐》,充分反映了他的绘画风格。该画表现的是古老的宗教主题。画面的正中央是基督的形象,周围环绕的是他的门徒。所有形象都紧密地挤塞在这个虚幻的正面空间里。这些形象被画家进行了变形或夸张的处理。一个个仿佛骷髅和面具一般,鬼气森森,令人不寒而栗。在这幅画上,基督头发及人物衣服的红色,有如火炬一般在背景的阴皇黑杆教技乎影里闪烁,而人物面部的黄绿色则与其形成对比。红色的躁动及狂热,与黄绿色的压抑和低沉相互衬托,从而强化360问答了画面的骚动不安和不祥之感。那种灾难将至的感觉,在这里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在这幅画上阳危对,画家使色彩的情绪化表现达到了某种极致。诺尔德以神秘的及象征的表现手居把苦再法,将这幅宗教画表现得富于精神性,使早期基督徒的心醉神迷,在这里得以复活。
画中的反长适讲剂微正毛原始意味,显示出比利时画家思索尔的某种影响牛。它使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思索尔画上感恩节行列中的人物形象。事实上,诺尔德对原始艺术的兴趣由来已久。而他1911年与恩索尔的谋面父已源洲鲜才异收防,则使这一兴趣进一步得以加强。1913年,他应邀参加考察队前往南太平洋,留在那里作画数月,并且尽心研究土著居民的生活习俗,努力追寻自然本源,感受原始的纯朴魔力。1927年,他的大型回顾展在德累斯顿举行,并且出版了纪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