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赏析击鼓说唱俑
造型 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庆五未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俑通高55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臂下挟有一圆形扁你章冲商异苏绍放金掉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开怀大笑,微控夜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贵妒减鲜伤饭产生极大的共鸣。此俑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意义 “说唱”是中国曲艺艺术的主要特征,它究竟起源于何简钢现动富宣时,现在已经无从稽考。这件出土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东境严形钱动云油吧能位继汉时期(公元25~220年)击鼓说唱俑,为我们探讨这一布这问题提供了一丝线360问答索。 同时它的发现证明早在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经日臻成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击鼓说唱俑不但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国曲艺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
名画欣赏的抽象绘画(400字左右)
这幅《鸢尾花》是我最喜欢的凡高的画之一。怎么说呢,也许仅仅是被她的美丽所吸引。虽是很平凡的植物,却被画得那么可爱,我认为他画的鸢尾花一定比真正的还美,还真实……提奥曾说这幅画在独立沙龙上“很受观者的欣赏……他远远地就吸引住你的目光。这是一幅很美的作品,画面上洋溢着清新的气氛和活力。”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在我面前,摆着这幅鸢尾花。只可惜画是印刷品,目前我按原尺寸临摹中…..我天天都看着她,的确是说不出的美。你会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而当回想起凡高的种种不幸及这些画的种种命运,你又会发出无尽的感叹,感叹大师为我们留下的无穷无尽的享受,而他自己却永远无法知晓,永远在痛苦与无奈中漂泊。我真的很奇怪,像这样一幅画在当时竟没有人买!也许欧洲人也很老古董,意识僵化。我觉得凡高后期的许多作品都是很唯美的,大部分是很向上的。那些画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为什么不被人理解呢?在1988年,这幅画被拍了5300万美元!就像《凡高的历程》中说的:“公众又一次面对这一幅不可捉摸的绘画作品,其价值的高低竟然靠拍卖时的竞价大战来决定,其利润的获得者竟然是跟这件作品的创作毫不相干的人。”看到这些,你能说什么呢?为凡高高兴?因为他在今天真正成了大师;为他悲伤?因为他早上了天堂,永远无法享受人民对他的爱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