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卡夫卡式”的写作特色呢?

“卡夫卡式”指捷克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写作特色,多体现为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和不确定性。

他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卡夫卡的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贺轿察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

扩展资料:

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卡夫卡中的象征主义是什么

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禅茄驱和大师。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帆姿的。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党视之为同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此外,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中国作家甚多,有残雪、格非、余华等。

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弗兰兹·卡夫卡(奥匈帝国)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变成甲虫揭示了或象征了什么

1、主人公变成甲虫,揭示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而且整天忙碌,因此,人变成甲虫也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巨大的甲壳下包着毫无伤害的360问答躯体,也映衬了当时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
2、原著简介
《变形记》(德语Die Verwandlung,英语The Metamorphosis)卡夫卡短篇代表作,环难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
3、作者简介
布层字停矿将香终差刘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论修牛团红乡力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星跑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格出鱼械赶候输成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叫等重送表损表称、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3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