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洛克时期古
字数限制,分部分发。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而且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来才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
事实上巴洛克音乐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伴奏道群热压还乐于题部分即通奏低音。通奏低音演奏者在羽管键琴或管风琴(或拨弦乐器琉特琴或吉它)上奏出低音声笔头喜督春面立达连京部,上面标出数字指示他应演奏的填充和弦。通来自奏低音经常由两个360问答人演奏,一人用大提琴(或维奥尔琴或大管)一类可延长音响的乐器演奏低音声部,另一立革直完许广断本军意底人演奏填充和弦。
悠久的巴洛克音乐这种使用通奏低音的律个程季织体是:上面一个人声或乐器的旋律声部,底部是一个低音乐金阿器,中间填以和声,这是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风貌。上面的声部也常有用两个的,有时是为两个歌手写的,有时是两把小提琴(此时即称三重奏哥鸣曲),此种结构在巴洛克音乐中也很典型,特别是通奏低音不能或缺,说明由低音产生和声的概念对于巴著圆出企洛克音乐是如何重要,是它的中心。这个概念的出现并不突然,在十六世纪中已有将低音声部区别于复调音乐中上面其他几个声部线条的,但只示施是到了巴洛克时期这种风格才清楚地确定下来。
与上述的变化一起,香段而且是有关的,是放弃复调(更精确地说,复调音乐成为一种老式的方法,几乎只用于教会的某一类音乐中)。重视和声必然导致在一首乐曲中出现和声事置进行的若干终止点,这些终止点称终止或收束,是由于某一种标准的一系列和声进行而形成的。与此相关的是节奏的进行,在声乐中,原助喜区旋律要表达歌词的情等万与站喜级保感,必须按照(甚至夸张)语言的自然节奏;在器乐中(包括一些声乐,特别是合唱曲)有用舞蹈节奏的。由于低音用了舞蹈音乐的节奏型,加速了调性感觉的洲好定务景权案减材族发展以及向某一个特定的音进行的趋向性。
与此同时,新乐器种类的出现加速了这个进程,其中最重要的乐器为小提琴族系。当时维奥尔琴的发音适合复调音乐进晶白负至领护吸胜左的清晰但却缺乏节初表六早请阳合该奏的动力感,而小提琴洁净明快的运弓以及其演奏辉煌技巧乐曲的能力适合演奏舞蹈节奏的音乐,与单声部歌曲相比更有发挥技巧的能力。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的交替进行是典型的巴洛克的手法,巴洛克音乐中有这样两种不同风格的交替进行是为了新奇和效果。
巴洛克早期重要的音乐形式是单声部歌曲(相对于前一个时期复调音乐而言)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体载歌剧与清唱剧,强调语音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在歌剧中还有布景的效果。单旋律音乐中不使用对位,其形式是由旋律与低音相结合发展起来的,如分段歌形式,回族曲结构,在反复出现的低音声部上的变奏。在乐器方面也有相应的发展,如适合于演奏通星学因医甲当还目普善察奏低音组合的乐器,以及替代维奥尔琴族系的小提琴等,小提琴族系乐器更灵活而且能演奏较高的类似人声的音域。
通常来说,巴洛克音乐有生架美液呼班如下一些特色:它的节奏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作曲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种装粒能矛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同时西洋管弦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提琴的出现、拨弦古钢琴的成形都为巴洛克音乐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其他乐器的发展也使得某些特定风格的巴洛克音乐其配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规模的方向发展。不过诸如管风琴、羽管健琴、维奥尔琴这类颇具历史的古乐器依然被广泛使用。
在音乐表现形式方面,巴洛克时期要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裁丰富的多。皇室以及贵族对音乐的需求,促使许多巴洛克音乐家开拓出很多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歌剧的兴起(并不是起源,歌剧的起源要追述到更久之前)便是最为突出的一点。虽然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曾被一些专家批评为“矫揉造作”,但却是此后歌剧发展的一个基础。声乐领域的其他表现形式还有神剧、经文歌、清唱剧、受难曲和弥撒曲等,这些都是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由此可见在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在西洋音乐中依然占有很大的分量。巴洛克时期的器乐曲发展很迅速,出现了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各种舞曲、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赋格和奏鸣曲等诸多表现形式。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发展、演变,从而成为了后来更为成熟的形式。
最后谈谈巴洛克音乐的演奏。对当今的指挥与乐团而言,演绎巴洛克音乐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其一是采用现代乐器演奏,但是缩小乐团规模,以符合巴洛克作品的特定需要。其二则是采用古乐器或者仿古乐器演奏,甚至成立专门的小编制巴洛克乐团或者古乐团。两种方法相比,显然后一种演绎更能贴近巴洛克音乐的本质,近年来这种本真的演奏方式也已经成为演奏巴洛克音乐的首选。
浪漫主义的音乐家有那些及作品?古典时期音乐家及作品?快答…赶的很..谢谢
浪漫主义:
(1)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任选)。
(2)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茄销、《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3)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言家》)。
(4)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塞维亚的理发师》。3.歌剧《赛米拉密德》。4.歌剧《灰姑娘》。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芦纳薯
6.圣母悼歌。
(5)董尼才悌(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2.歌剧《唐?巴斯瓜雷》。3.歌剧《爱情灵药》。4.歌剧《联队之花》。5.歌剧《宠姬》。
(6)舒伯特(1797~1828):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推荐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号交响曲。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4.即兴曲D.899、D.935、D.946。5.乐兴之时D.780。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8.第一号、第二号钢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鹅之歌》。11.歌曲集(任选)。12.八重奏D.803。13.弦乐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鸣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白辽士(1803~1869):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幻想交响曲 。2.序曲集(包括《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交响曲)4.歌曲集《夏夜》。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8)葛令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露斯兰与鲁密拉》序曲。2.降E大调六重奏。3.管弦乐曲《卡玛琳丝卡亚》、《马德里之夜》。
(9)孟德尔颂(1809~1847):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三号《苏格兰 》、第四号《意大利 》、第五号《宗教改革》。2.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3.钢琴协奏曲(二首)。4.《芬加尔洞窟》序曲。5.戏剧音乐《仲夏夜之梦 》。6.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 。7.第一、二号钢琴三重奏。8.大提琴奏鸣曲(二首)。9.无言歌陪者。10.神剧《以利亚》。
(10)萧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2.练习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圆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 、《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8.马厝卡舞曲(任选)。9.即兴曲(四首)。10.叙事曲(四首)1 2 3 4 。11.诙谐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摇篮曲OP.57 。14.船歌OP.60。
(11)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 )。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4.狂欢节OP.9。5.克莱斯勒利纳OP.16。6.交响练习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22。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 、第二三乐章 )。11.钢琴五重奏OP.44。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话画册》(中提琴与钢琴)。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7.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1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1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 、二号钢琴协奏曲。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 、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 。9.巡礼之年。10.第三号《爱之梦》。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12.《浮士德》交响曲。
(13)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茶花女》。2.歌剧《阿伊达 》。3.歌剧《奥泰罗》。4.歌剧《麦克白》。5.歌剧《游唱诗人》。6.歌剧《命运之力》。7.歌剧《纳布果》。8.歌剧《假面舞会》。9.歌剧《唐?卡罗》。10.歌剧《法斯塔夫》。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12.安魂曲1 2 6 。
(14)华格纳(1813~1883):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序曲与前奏曲集 (任选)。2.歌剧《漂泊的荷兰人》。3.歌剧《唐怀瑟》。4.歌剧《罗安格林》。5.乐剧《崔斯坦与伊索德》。6.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7.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注:因为华格纳的歌剧作品规模都颇为庞大,所以初入门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选曲》和《歌剧选曲》听起。)
(15)古诺(1818~1893):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浮士德》。2.《浮士德》芭蕾音乐。3.小交响曲。4.圣母颂。5.小夜曲。6.歌剧《罗密欧与茱丽叶》。
16)奥芬巴哈(1819~1880):德法(出生于德国的德国人,但大半生活跃于法国)作曲家、大提琴家。推荐曲目:1.《天堂与地狱》序曲。2.芭蕾音乐《欢乐的巴黎人》。3.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奥芬巴哈著名的《船歌》即出自此歌剧)。
(17)法朗克(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D小调交响曲。2.交响变奏曲。3.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4.管风琴圣咏曲。5.《前奏曲、圣咏与赋格》(钢琴)。6.管风琴曲《英雄》。7.F小调钢琴五重奏。
(18)拉罗(1823~1892):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西班牙交响曲》OP.21(其实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2.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9)布鲁克纳(1824~1896):奥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四、七、八、九号。2.谢恩赞美歌。3.第二号弥撒曲。
(20)史麦塔纳(1824~1884):捷克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我的祖国》。2.《被出卖的新娘》序曲。3.小提琴奏鸣曲《我的家园》。4.第一号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5.G小调钢琴三重奏。
(21)鲍罗定(1833~1887):俄国作曲家(因为他是一位职业科学家,仅有空闲在周末从事作曲,因此也有人称他是《假日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中亚细亚的草原》。2.《鞑靼人舞曲》(选自歌剧《伊果王子》)。3.第二号弦乐四重奏。4.第二号交响曲。
(22)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2.第一、第二号钢琴协奏曲。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小提琴与大提琴复协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学庆典》序曲、《悲剧》序曲。7.竖笛五重奏OP.115。8.竖笛奏鸣曲(二首)。9.小提琴奏鸣曲(三首)。10.大提琴奏鸣曲(二首)。11.第三号钢琴奏鸣曲。12.韩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钢琴小曲集(喜欢布拉姆斯的人这些曲子一定要听,它包括了间奏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等)。15.钢琴五重奏OP.34。16.弦乐四重奏(三首)。17.弦乐六重奏(二首)。18.钢琴三重奏(三首)。19.钢琴四重奏(三首)。20.法国号三重奏OP.40。21.竖笛三重奏OP.114。22.海顿主题变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选)。
(23)圣桑(1835~1921):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2.动物狂欢节-Lions 、Chickens 、Tortoises 、Wild 。3.交响诗《骷髅之舞》。4.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OP.60。5.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OP.33。6.第一~五号钢琴协奏曲。7.《哈瓦奈舞曲》及《序奏与轮旋随想曲》(均为小提琴曲目)。8.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9.第一号大提琴奏鸣曲。10.竖笛奏鸣曲、双簧管奏鸣曲、低音管奏鸣曲(各一首)。11.歌剧《参逊与黛丽拉》。12.七重奏OP.65。
(24)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2.《卡门》 组曲。3.《阿莱城姑娘》组曲(序曲 、一 、二 )。4.《儿童游戏》组曲。5.《贝城-丽姝》组曲。6.歌剧《卡门》。
(25)布鲁赫(1838~1920):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OP.26。2.苏格兰幻想曲(小提琴、竖琴与管弦乐)。3.大提琴曲《晚祷》OP.47。4.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OP.44(D小调)。5.小夜曲OP.75(小提琴与管弦乐)。
26)穆梭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展览会之画 》(钢琴版及管弦乐版)。2.交响诗《荒山之夜》。3.歌剧《包利斯?郭德诺夫》。4.联篇歌曲《死之歌舞》。5.歌剧《霍望奇纳》中的《前奏曲》与《波斯奴隶之舞》。
古典主义:
莫扎特
代表作:
g小调第40交响曲
c大调第41交响曲《周彼得》
降E大调第39交响曲
d小调第20号钢琴协奏曲
D大调第26号钢琴协奏曲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A大调竖笛五重奏
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土其进行曲》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魔笛》
歌剧《唐璜》
d小调《安魂曲》
贝多芬
代表作:
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
C大调第5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
A大调第7交响曲
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
序曲《爱格蒙特》
序曲《柯利奥兰》
降E大调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C大调第9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3号
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
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
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
F大调第2号浪漫曲
献给爱丽丝
土耳其送行曲
海顿
代表作:
升c小调第45交响曲《告别》
G大调第94交响曲《警愕》
F大调弦乐小夜曲
清唱剧《创世纪》
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