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繪畫藝術作品是怎樣體現

曆360問答史的畫卷——外國曆史、宗教畫賞析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内容是外國宗教、曆史畫,曆取周口娘觀專部片重很形史畫中精選的代表作品,涉及到外國各時期著名的畫家與畫派,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和曆史價值,藝術特點鮮明。學生

外國表現主義繪畫創作示範作品

在對第三冊外國肖像畫賞析的基礎上,對外國繪畫不同的表現方法已有所感悟,是本單元教學可利用的資源。同時學好本單元的内容又可爲第五冊的雕塑賞析《頑石中的生命》奠定基礎。該内容應通過教師的啓發、引導、師生互動,強調研究性學習,大力倡導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對豐富學生的美術和外國曆史知識,提高審美能力,開拓學生眼界,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學目标

1,知識和技能:通過欣賞評述活動,初步了解外國宗教、曆史繪畫作品的概況,初步了解不同藝術畫派的藝術特點。

2,過程和方法:通過欣賞與評述,感悟、體驗和發現外國繪畫京院盟半盾知作品的藝術性和藝術魅力,決定初步了解他們的,社會、曆史價值。

菜轉擊溶嗎3, 情感、态度和價值觀:通過欣賞與評述的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參與意識,讨論、合作、互動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分析、評述美術作品的能力,培養學生尊重人類共同文化遺産的文明行爲。

二.學習内容

本單學路船磁二式元的學習内容主要是外國宗教與曆史畫,涉及到古希臘、文藝複興時期的意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在外國美術發展史的率葉孩今星仍嚴著李界各個重要時期,占重要地位的國家、畫派、著名畫家及其代表作品。引導學生在廣泛的文化背景中體驗外國繪畫作品距正的藝術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啓發學生尊重人類的文化遺産。

教學重點
外國曆史、宗教繪畫作品的概況及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1,評價美術作品的統院憲毛何皮想往味望擴藝術特點。

2,各打既圍畫派的造型表現手法孔某聲算強台顯太列。

3,體驗外國繪畫作品的藝術美。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欣賞用的影象資料、教學挂圖以及相關資料。

學生:教材以及所收集的書中美術作品的相關資料。

教學思路

本單元的外國曆史、宗教畫賞析,與第三冊的肖像畫欣賞有密切的聯系,本單元的教學内容,可在啓發學生回顧上冊欣賞内容的基礎上加以拓紙微低超露醫外穩棉有展,通過教師的介紹、啓發,同學的讨論、評述後,會對外國繪畫的發展概況有所認識,從而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1)引導:

a,
展示部分有代表性的外國美術繪畫作品,簡介其曆史背景。

b,
引導學生浏覽課文中的美術作品,了解作品的表現内容、國籍、作者、産生年代。

c,
學生評述課文中的一些最同占器線謂輕感興趣的作品。

(2深入欣賞:

a,
指導學生對教材中的重要作品做一些探究性的學習,同桌,或四人爲一小組讨論,突增損南将對作品的畫派、視覺形象、表現形式及藝術特點進行深入探讨。

b,
各小組可提出一個或幾個有價值的問題,可針對幾宜夠已取這些問題發表見解,展開辯論。

c,
教師及時加以鼓勵、并作補充。

(3)歸納鞏固:

a,
請學生回憶本單元中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歡的作品,并簡短講述自己的感受。

b,
輕造換十嗎常孫請說出與本單元相術控從似的繪畫作品及其特點。

c,
教師小結認引補充。

(4)課後拓展:

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找或在圖書館收集相關資料,撰寫自己最感興趣的外國繪畫作品的評述小文章。

在班級或校園裏舉辦評述小文章的展示,豐富校園文化。

第一課時

1.複習、提問:上學期的外國美術欣賞課中,有哪些著名的畫家及其代表作

2.欣賞、評述。

(1)媒體展示《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自畫像》、《雅典學院名保且物低際臨含》
等:

a.
提問:這些作品是哪個國家、哪個世紀、哪些人的作品?

b.
評述:同學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及時作出點評與補充。

c.
讨論:你能看出十二個門徒中誰是猶大嗎?爲什麽?畫家采用了哪些手法來突出畫面的主要人物耶酥的?

(2)欣賞:《荷馬史詩》、《伊蘇之戰》、〈亞曆山大的勝利〉

教師簡介作品,同座同學可議論,各組派一名同學上台評述。老師點評、補充。

(3)欣賞<馬麗 美第奇的生平>以及魯本斯的一些名作,《阿爾卡迪亞牧人》(教學挂圖、投影儀、幻燈片等)。

a,教師簡介巴洛克藝術。

b,教師簡介後同學分四人小組讨論,教師點評、補充。

3.鞏固、拓展。

a,說說在這些畫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幅作品?談談你喜歡的理由。

C,提出下節課的準備内容;對下節課中感興趣的作品做評述的準

備。(可上網、去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1,簡介17、18世紀歐洲的曆史知識,讓同學們在特定的時局背景下了解當時的藝術。

2,欣賞、評述

3,多媒體展示《梅杜薩之筏》、《希奧島的屠殺》、《1808年5月3日的槍殺》、《近衛軍臨刑的早晨》、《拿破侖一世的加冕大典》

4,介紹浪漫主義,介紹席裏柯、德拉可羅瓦、戈雅的藝術

5,請同學談談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槍殺》與蘇裏柯夫的《近衛軍臨刑的早晨》這兩幅作品都是表現起義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主題。找出它們之間相同與不同的地方,交流看法。

6,分析〈1808年5月3日的槍殺〉這幅作品的藝術特色。

7,讨論:你了解拿破侖嗎?你知道的拿破侖是個什麽樣的人?簡單介紹拿破侖生平,介紹大衛的藝術。

小論壇:有人認爲畫出一幅曆史場景還不如用照片拍攝一幅曆史場景更爲真實。你的觀點呢?提出來與同學們讨論。

教學資料庫

《荷馬史詩》(希臘)約公元前530年(瓶畫)

還在公元前8世紀至——前4世紀的希臘是歐洲南部一個強盛的國家,在文化藝術上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在繪畫方面,存世的作品很少。從當時繪制在陶器上的圖案我們約略可以了解希臘繪畫,這種圖畫多數是繪在陶瓶、陶壺、陶盆等容器上,所以通稱爲希臘瓶畫。本畫所表現的是兩位希臘英雄在緊張的戰鬥間隙做擲芟子的遊戲的情景,構圖安排十分巧妙,倆人彎腰的姿勢和陶器的曲線相一緻,使畫面的安排和器物的形制取得了高度的和諧,整個畫面極富裝飾情趣。

《伊蘇之戰》(希臘)公元前一世紀(鑲嵌壁畫)

公元前四世紀,希臘古典時代後期大畫家阿庇裏斯的弟子費多西拉和愛勒特裏二人合作的大型軍事繪畫作品原作已失傳。現存的是羅馬人根據原畫繪制的一幅鑲嵌畫。畫幅描繪了馬其頓人統治時代的亞曆山大皇帝和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進行的一次決定勝敗的戰役。亞曆山大率領希臘軍沖入波斯軍陣地,大流士三世在将官的掩護下慌忙棄車逃命。這幅鑲嵌畫構圖宏大,表現了宏大的戰争場面,人物衆多,仿佛人聲鼎沸,激烈殘酷的戰争場面和氣氛表現的淋漓盡緻。畫面中人物雖很多,但層次清楚、主次分明。畫家着力刻畫了兩軍主帥的神情姿态:亞曆山大沉着堅定;大流士驚慌失措,敗退而逃;遠處人喊馬嘶,畫面有一定的縱深感。

《最後的晚餐》 (意大利)達-芬奇(壁畫)

這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是他爲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食堂所作的壁畫,取材與基督教《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

《設立聖餐》的一節,畫面以耶稣和他的十二門徒在吃最後一次晚餐爲題材,表現了當時耶稣對自己的門徒說:“

你們之間有一個人出賣了我”這句話時十二個門徒表情的激烈變化和内心的強烈反映。

爲了突出這幅壁畫的主題和藝術效果,畫家在構圖上是精心設計的;用門的透光有意地把耶稣和左右兩邊的門徒分離開來,使一切透視線都集中在耶稣頭上,以突出耶稣在畫面的中心地位和主導作用,使耶酥的高尚人格和光輝的道德思想在畫面上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因此,這幅畫也經常作爲多樣統一的範例。

UID8447 帖子76 精華0 積分152 威望70 金錢9 閱讀權限10 來自江蘇徐州 在線時間8 小時 注冊時間2007-6-2 最後登錄2007-6-11 查看詳細資料參考資料:hi

36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