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趣在人4》是汪中創作的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明代時期的題材的藝術作品,《得趣在人4》的尺寸30 x 27 cm,使用,目前該藝術作品由上海博物館保管。
《得趣在人4》
《得趣在人4》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得趣在人4》
藝術家名稱:汪中
館藏地: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共有132件藏品)
得趣在人4是汪中創作的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明代時期的題材的藝術作品,得趣在人4的尺寸30 x 27 cm,使用,目前該藝術作品由上海博物館保管。
《得趣在人4》藝術家簡介
汪中(1745年-1794年),原名秉中,字容甫,号頌父。清代學者,江蘇揚州人。
七歲喪父,家貧,由其母鄒維貞授《小學》、《四書》。十四歲入書店當學徒,遍覽經史百家,故揚州民間雲“無書不讀是汪中”,工骈文,特出于當世,二十七歲時作《哀鹽船文》,描寫揚州江面鹽船失火,“狀難寫之情,含不盡之意”,爲杭世駿所歎賞,評爲“驚心動魄,一字千金”。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以《射雁賦》應試,列揚州府第一名,補諸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鄉試落第,遂不複應試,專心治學。
汪中早年家貧,營養失調,又過于勞心勞力,以緻于聞更鼓雞犬聲,心跳加速,夜不成寐,自稱與劉孝标有四同五異,一生“未嘗有生人之樂”。他爲馮廷丞作碑銘時,一再稱自己“恐朝露有期”、“衰疾餘生”。汪中侍母至孝,其妻孫氏,工詩,惜不爲婆婆所喜,最後汪氏出妻,招緻不少指責。汪中嘗言,“平生有三憾:一憾造物生人必飲食而始生,生不百年而即死;一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