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麦田》(雷斯达尔——荷兰)和《千里江山图》局部(王希孟——北宋)。对比两幅绘画作品的表现手法…

C

布列达的投降的作品赏析

《布列达的投降》(1634-1635)是画家以腓力四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军事胜利为素材创作的历史画,描写1625年7月25日西班牙侵略军攻占一个由荷兰长期坚守的军事要塞布列达(那是荷兰的一个小城)的事件。在17世纪荷兰反抗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中,布列达一战是西班牙唯一的一次小小“胜利”,况且此事已过了10年之久,荷兰也已收复了这个要塞。国则御王腓力普四世为了吹嘘他的武功,仍要画家画下来。
委拉士开兹接受这一任务并不光彩,因为这是在为侵略军树碑立传。画家受命固然是不得已,但另一方面也有一层私人的关系,即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斯宾诺拉,此人是画家的朋友和主顾。可是在这幅画上并没有宣扬西班牙军队如何“英勇顽强”,对垒的两军充满着和平休战的气氛。显然,画家是把战争双方的矛盾的实际意义掩盖了,侵略军头子斯宾诺拉和荷兰军队的指挥官正笑容可掬地在战场上欢然会面,大有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情调。且不管这个主题是否即国王的意愿,它毕竟构成了历史的虚数芹伪性。委拉士开兹想在画上减弱这种侵略的实质,而画成休战(而不象是投降)的阵势,只能混淆荷兰革命战争的意义,这就是委拉士开兹在这幅画上的历史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艺术的真实,绝不是一种纯技巧的产物。画家的绘画技巧是高超的,这里他发挥了来自威尼斯画派的色彩表现功力,构图极富层次。两军交会,并不单调,双方仅以一方长枪直竖,一方枪枝凌乱,作为胜败的标志,而人物形象就如集体摄影一般,木然无情。
此画曾题名《枪林》,在人物身上渲染一种和谐的威尼斯色调(画家极崇拜提香,曾孙毕岩说:善与美要到威尼斯去寻找,而提香是创造这种善与美的画家们的领袖)。委拉士开兹由于阶级地位而表现出的思想上的弱点,在这幅画上是显而易见的。画家只有在他大量的风俗画和肖像画上建立了自己的现实主义功勋。

1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