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总体风格
浪360问答漫主义时期,声乐与器乐都进入到了繁荣期。
这一时期的免钟各施这深表具德宁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诗食传思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更加强调情感的抒发,在和声结构上也用色彩性和弦取代功能性和弦,弱化音乐逻辑,突破均衡方整的乐句结构,采用了更加舒展自由的结构,增强了抒情性。
因此出现了容有明确语义词汇和主题的标题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出现了大量的交响诗作品。
更加注重民族性表达。
因此也涌现出大量个性不同的作曲家。
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代表作及作者
文学:
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雪莱——英国——《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海涅——德意志——《德国,一个冬天的灶衡童话》
大仲马——法国——《基督山恩仇记》
音乐:
肖邦(1810-1849),波兰,有“钢琴诗人”之誉。作品:《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革命练习曲》、《离别练习曲》、《一分钟圆舞曲》、《降E大调辉煌的大圆舞曲》……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作品:《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匈牙利狂想曲》、《爱之梦第三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个特别好听!!)、《降D大调音乐会练习曲”大海》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作品:《童年情景》、《蝴蝶》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品:《第一钢隐激做琴协奏曲》、《1812序曲》、《第四交响曲铅轮》、《第六交响曲“悲怆”》。舞剧:《天鹅湖》(1876年)、《睡美人》(1889年)、《胡桃夹子》。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黑桃皇后》
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曾与同时代的哲学家尼采有过交往。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
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作品:《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
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仲夏夜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