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年画代表作品
四川绵竹年画代表作品:老鼠娶亲,三猴烫猪。绵竹年画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有深受民众爱戴的历史人物、英勇的武士、娟秀的美人、快乐的儿童以及祥瑞的动物花果等。斗方,多是讽刺寓意的独版小品,是一种中国民间讽刺画。如《老鼠嫁女》、《三猴烫猪》等。绵竹年画简介: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与剑南春酒、赵坡茶并称为“绵竹三绝”。绵竹年画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2002年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美术赏析击鼓说唱俑
造型 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俑通高55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臂下挟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360问答生极大的共鸣。此俑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意义 “说唱”是中国曲艺艺术的主要特征,它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从稽考。这件出土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击鼓说例介裂图说唱俑,为我们探讨肥注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均画害末丝线索。 同时它的发现搞口美证明早在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危映系掉已经日臻成熟并广泛未演从群受见奏由目巴流传于民间。击鼓说唱俑不但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国曲艺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