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

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i)

1904年,达利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菲格拉斯。像毕加索、米罗及高迪等前辈一样,在加泰罗尼亚文化背景中成长。1921年去马德里美术学院学习之前他已接触到印象主义、点彩主义和未来主义,随胶棉止属绿每交之,在认真接受学院派训练的同时,他又发现了契里柯、卡腊等现代画家。所以在二十年代里,他探索了各种风格:立体派、新古典主义以及维米尔的势帮导永那种精确现实主义等。护杂边联另外,显然弗洛伊德的学说也传到西班牙。

1928年,达利来到巴黎,与超现实主义者们结识。1929年他成为正式成员,并与加拉·艾吕雅结婚。此刻,弗洛伊德理论已被用来指导超现实主义者们的派巴主促极刘威茶创作活动,尤其是弗氏的释梦理论成印和精神分析方法,为他们发展为一种“纯粹的心理自动主义”创作方法。用布列顿在声明中所宣称的:“超现实主义者的最高目标是在两种看上去完全矛盾的状态:梦与真实之间找到一种未标始依仅抓本生师广声来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一种绝对的真实,即超现实。”超现实主义者们正是从“梦”入手寻找绝对的真实境界。达减需行考组物较货触验利也不例外,他留下的文字中有大量记叙梦以及半梦半醒之间的幻想的内容。一半是因为激情的天性,一半是因为有意的训练,达利仿佛从此开始了他的幻想之旅,从任何一件普通事物上他都能建立起一连串奇特的梦幻形象,辅以他独特的绘画技法,技希省儿利研修产生一种梦魇般的效果。学院中的训练使达利熟练掌握了古典画法,尤其是袖珍画技法以独特的发光透明色调吸引了他。所以他的作品从日常者著短马熟悉的用品出发却总能厂黑玉史余威完创造令人感到陌生的境界。可能由于达利的妄想倾向所致,1934年,布列顿将达利开除出超现实主义大会。

超现实主义绘画历史背景

1938年而扩举亚有阿包修,达利在茨威格的陪同下去伦负赶气打移处敦访问了弗洛伊德,还为之画素描,或许是哗众取宠的天性驱使,他把弗洛伊德的头盖骨画成一只蜗牛壳的残痕

四十年代,达利到了美国,除与电影界人士合作外还创作了许多肖像画,显示出惊人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为好莱坞臭名昭著的杰克·华伦画肖像时突出那双精心修饰过的手,为朋友哑剧负不屋但已喜剧演员哈普·马克斯设计了有大龙虾头饰的造型,还在他的竖琴上装饰了一个漂浮不定的舌头。有时,毫不相关的因素堆积一处的确带来混乱,人们对达利的画往往产生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画中所有事物都辨认得出,而组合在一起时似乎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想顾差配两激突。更何况达利有时让每个物体同时表示几种事物,比如30年代的作品《记忆的永恒》中的钟。在美国,为剧院、商店、期刊、艺术品店所做的设计工作为达利获得巨大名声。1950年以后,他主要创作带神秘意味的基督教题材作品,同样由于他的过激和冷酷,这些作品并不为宗教人士喜欢。只是这时,谁也不能开除他了,而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其他参加者都未能像他那样获得成功,支评企显从而使代表一职最终还是落低此织欢号某议到这位被开除者的头上。

超现实主义的历史

达达派之后,法国产生了一个近代艺术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画派——超现实派,此派从达达派发展而来,但事实上要对此两流派的时代作明确区分,则相当困难。因其演变过程并没有明确的在造型艺术上出现。不过,如果因此所把达达派精神与超现实派的本质视为同一,则是一大谬误。达达派虽成为超现实派诞生的温床,但超现实派多少还是承受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的遗产,另外还吸收了新的要素。如今我们谈超现实主义发生之年代,都是根据宣言文字的发表时间作区分,无法在艺术作品上对产生年代作正确说明。在理论上,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发起者是两位作家,布列顿和阿波利奈尔。超现实一词是诗人阿波利奈尔首用的,原是哲学上的术语,最初称为“超自然主义”,后来才用于绘画上。1924年,布列顿发表了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1928年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超现实主义与绘画》其思想的基础是在求取人间想像力的解放。布列顿对超现实主义的定义是:“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 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布列顿又说:“我相信,在表面上被认为矛盾的两个状态,将来是有办法解决的,那便是梦与现实的统一。那可以说局纳是绝对现实的一种,也可以说是超现实的一种。”从这宣言中可以明了超现实主义是追求梦与现实的统一,并且是以人类为对象作为表现的范围。布列顿在文章中要求人们注意那些可能与文学超现实主义有联系的艺术家,其中有马蒂斯、德兰、勃拉克和毕加索。实际上这些画家并不符合布列顿对超现实主义所下的定义:纯粹的心理自动。但他所推崇的另一位画家基里柯则可能是最早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基里柯从1911年到1915年一直住在巴黎,他的画很受阿波利奈尔的赞赏,阿波利奈尔在1918年写的剧本《蒂里西亚的乳房》冠以“超现实主义戏剧”的副标题,最早使用了“超现实主义”这个术语,他对基里柯的看重显然是注意到了基里柯画中那种超验的精神与内心世界的表现。
给予超现实派最大的启示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精神病心理学教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下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从整体上说,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艺术运动,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还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超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思想领袖布列顿有过学医的经历,他在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后,立即领会到精神分析与达达派的无意识表白之间的关联。精神分析注重对梦想、幻想和幻觉的分析,并把白日梦作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创作方法加以诱导。依此而从事于下意识的梦幻的世界的研究,与自然主义相对立,不受理性支配而凭本能与想象,描绘超现实的题材,表现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比现实世界的再现更具重大意义的,想像领域中的梦幻世界。
此派的画家们可举出阿尔普、米罗、艾伦斯待、达利、马松、基里柯、克尔诺、坦基、马格里特、夏卡尔等。他们以布列顿的“自动的活动、无意识的自动作用(Automatisme)和梦幻世界的采求”展开创作,部分也受哲学家柏格森(H Bergson)的影响,在思想上企求打破心物二元的宇宙观,建立一元化的形而上学,因此他们任意表现梦与想象,很多奇异的变形与线条令人无法了解。他们的创作活动自由自在的安排在一种时空交错的世界中,毫不受空间与时间的束缚。但是,如果用布列顿的这种视觉形象来解释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话,还只说明了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种主要风格,即以达利、马格利特、德尔沃为代表的风格。这种风格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以识别的经过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桐行没,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它的来源是卢梭、夏加尔、思索尔、基里柯及19世纪的浪漫主义艺术。它企图带渣运用弗洛伊德所下的定义,创造一种不受意识和理性控制的形象。但是其作画的过程实际上与写实画法没什么区别的理性过程,因此这种风格又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和古典的超现实主义。另一支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则是以米罗、马宋等人为代表,他们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最终结果总是充满幻觉的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因此,它又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或绝对的超现实主义,这一倾向与达达主义者和某些未来主义者所从事的偶然机遇和无意识行为的试验有关联。
自布列顿于1924年发展宣言后,1925年6月在巴黎举办了首次超现实主义画展,参加者包括毕加索、阿尔普和克利等人,他们显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只有恩斯特在他的达达主义的拼贴中首次尝试了具有超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1926年超现实主义者组织了超现实主义画廊,1936年和1947年他们先后在伦敦和巴黎举办了重要的展览。曾一度风行欧洲的超现实主义热潮虽于30年代之后渐趋式微,但这一运动并末消失,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因为二次大战前很多此派画家从巴黎到美国,所以超现实派绘画从欧洲影响到新大陆。此外,其影响力扩及戏剧、舞台装饰、摄影、电影、建筑、雕刻等艺术领域。
超现实主义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力求突破合乎逻辑与真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揉合,以展现一种绝对的或超然的真实情景。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其充满幻想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奇特风格,对20世纪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