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莫奈以外,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莫里索也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D
缢死者之屋的作者事迹
保尔·塞尚(1839.1~1906.10)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埃克斯。父亲是一个后来成了银行家的制帽厂厂主。塞尚因家庭富裕,自小受到良好的人文科学教育。青年时去巴黎深造。早年由于爱好绘画常去卢晌皮乱浮宫和巴黎画坛寻师访友,在绘画上也受过广泛的教养。他爱好浪漫主义的绘画,对现实主义也极感兴趣。1872年后,又和印象派画家结成莫逆之交。
约从1861年,即他22岁时起,进了巴黎的斯维塞画院学习。此后,一直靠自学迈入他终生不走运的美术界。
1872~1874年间,塞尚在奥弗尔(Auvres)认识了毕沙罗,受到他的外光画法的影响,开始户外写生,技术日趋熟练。
1874年,他参加印象派画展,两次画展他都积极拿出作品来。由于他的艺术目标与印象派画家不尽一致,总是和伙内同道格格不入,性格上也与他们合不来,最后只得离开印象派集团,自辟蹊径。他的画要比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还难售出。他没有固定职业,长期宴档来一直靠父亲供养。当时的评论界包括一些支持握顷印象派绘画的权威人物如左拉、丢朗蒂,对他也存有偏见。致使人们对塞尚的艺术在理解上造成许多障碍。塞尚在世时受到的不公正、折磨和痛苦,要比同时代印象派画家还要多。有时,简直是一种敌意,使塞尚常常灰心丧气。有时,他也发出反抗,他在1874年说我开始觉得,我比我周围所有的人都要强。在活着的画家当中,只有一个人才是真正的画家–那就是我。每一部法典的制定,都会有多达2000个政客参加,可是塞尚的出现,200年才有一回。这些属于发作性的语言,充分反映了一个孤独、落泊、不被世人理解的天才的愤懑。
1870~1871年普法战争期间,塞尚在爱斯塔克(离马赛港不远的地方)学习绘画,不久又回到巴黎。1872年转赴瓦兹河的奥弗尔,这时他对毕沙罗这位风景画家的劝告,是言听计从的。他画了些风景,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气质,画上反映的尽是一些塞尚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很注意形象的重量感,稳定感和宏伟感。其实,这就是他的艺术素质,是他特具的结构主义艺术的预兆。作于1872~1873年间的《缢死者之屋》就是这样一幅典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