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系列·高更》:以专业视角解读后印象派大师

《大艺术家系列·高更》有别于传统的传记或图鉴,是面向设计师等艺术类专业人士的,系统介绍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保罗·高更人生经历、生活轶事和艺术创作历程的一本独具艺术风格的图书,以专业视角解读了这位后印象派大师。

《大艺术家系列·高更》这本书的主打色是“绿”,那是一种属于热带植物的、充满生命力的特殊绿色。书的封面选用了一幅高更中期的作品《带光环的自画像》,这是他最重要、最激进的作品之一,也最适合展现他在新美学体系中傲视群雄的特色。画像浓郁热烈的配色,与背景绿色的碰撞,更加彰显了高更的个性。

在《大艺术家系列·高更》中,介绍了高更五个人生阶段的经历、生活轶事和艺术创作历程。这五个阶段按时间顺序依次是:不务正业的股票经纪人、四处漂泊的实验画家、风格自成一派的艺术家先锋、远古神话与传说的镌刻师、逃离现代文明的不羁灵魂。同时,书中还精选了高更的私人书信、珍贵访谈和评论文章,搭配他的人生足迹地图、朋友圈,重现了他的艺术之旅。据官方介绍显示,书中共收录了200多幅高清油画、木刻版画、草图和多部雕塑、陶艺作品,配套70张9色色谱,可供读者以更专业的欣赏视角感受高更的艺术魅力。

我会被这本《大艺术家系列·高更》吸引,首先是对高更的真实人生经历好奇,想知道他的人品究竟是不是真像毛姆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中男主人公那样差?另外,我也很想知道他和文森特·梵高之间的友谊与矛盾或带在他的人生中是如何被描述的?

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知道,《月亮与六便士》中男主人公是以高更为原型创作的。那是一个厚颜无耻、麻木不仁、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忘恩负义等一堆贬义词都不足以概括的卑劣角色。如果只用一个词形容他,我觉得还是“混蛋”更合适。不仅因为他抛妻弃子,本就给人留下没有责任感的印象,更可恶的是他还破坏了恩人的感情,导致对方家破人亡。看过《月亮与六便士》的人,都难免会对高更的真实情况产生疑惑,想要在高更的人生经历中寻找与小说相似和不同的情节。

可悲的是,高更虽有艺术才华,却不是个好人。据《大艺术家系列·高更》中所述,高更的原配妻子梅特前后总共为他生育了五个孩子,原本作为股票经纪人的他,后来为了追求艺术梦想,毅然决然地抛下了妻儿。尤其是在他的爱女阿琳离世后,因几个月后他才得知消息,悲痛欲绝的他从此与梅特断绝来往。从离开家起,他身边的情人一个接着一个,其中更不乏为其生儿育女的。甚至有14岁的少女与他同居,后来也为他生了孩子。

最夸张的是《月亮与六便士》中勾引好友妻子的情节竟然也有真事,当事人就是舒芬尼克尔。此人与高更初识时是业余画家同事,但其实他也是法国印象派艺术家、画家、艺术教师和艺术收藏家。据《大艺术家系列·高更》中所述,舒芬尼克尔可是最早影好薯响高更自学油画的人之一。在高更与妻子梅特闹矛盾时,也是此人收留了他。就算是最后和他闹翻,对方仍同意担当他的经纪人,为他衫袜芦保管和销售作品。明明对方是因为不满他勾引人家的妻子,才拒绝投资他梦想的“热带画室”。他还理直气壮地大肆辱骂对方,并宣告结束两人长达20年的友谊。能做到如此厚颜无耻,又如高更这般理直气壮的人,实属罕见!

再有就是高更和梵高的友谊与矛盾问题。在梵高的多次邀请下,以及梵高弟弟提奥答应每月提供经济援助,高更终于前往阿尔勒著名的“黄屋子”,开始了一段与梵高同住、一起创作的生活。期间,他在绘画时学习梵高,使用更明亮的颜色和厚重的笔触。但随着二人交流的深入,他们在艺术上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了。

梵高需要在户外作画,创作的主题就在眼前的风景中。高更则认为要用头脑作画,他在给舒芬尼克尔的信中说道:“不要太直接地描绘自然。艺术是抽象的,从自然中提取出来的同时需要想象,要更多地关注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种艺术上的分歧,令他们经常吵架,最终导致了梵高割耳事件的发生。而高更与此事肯定是脱不了关系的,正是在他的精神折磨下,梵高才越来越失控。

高更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既然他和梵高是这种“相爱相杀”的关系,和塞尚的关系如何呢?据《大艺术家系列·高更》中所述,高更非常欣赏塞尚,收藏了他不少作品。高更认为塞尚的色彩具有“东方绘画”的特点,评价塞尚是“一位本质上神秘的东方人”,但塞尚却把高更的评价理解为嘲讽。

高更资产阶级的身份,以及对塞尚评论家好友埃米尔·左拉的轻视,都让塞尚感到不满。他更看不惯高更对自己画作的模仿,担心高更会偷走他创作的灵感。塞尚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高更这一时期常常借鉴其他画家的作品,亦步亦趋地模仿他们独具风格的构图、色彩和笔触。

不管是对塞尚还是梵高,高更都从他们的作品当中学习、借鉴、模仿绘画的风格。用现在人的眼光看,这就是公然抄袭、剽窃。而且他不是像别人那样低调、偷偷摸摸地模仿,他就是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不断通过模仿逐渐掌握绘画的技巧,并将自己的喜好融入其中,从而最终形成了他独有的风格。

《大艺术家系列·高更》整本书中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高更还曾投身新闻事业,为当时的法国政治月刊撰写评论文章,讽刺塔希提的法国殖民当局。这段经历只能算是他艺术人生当中的一段小插曲,但他却也从中受益良多。而他能有那样尖锐的政治见解,也是源于原生家庭的耳濡目染。他的这些想法不仅体现在了他的评论文章中,也影响了他画作的思想深度。

保罗·高更

高更画作多描绘岛民原始风俗与仪式,人物造型浑厚丰实,色彩大面积平涂,线条轮廓醒目,富于象征意味和装饰效果,对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较大。高更不仅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且是良师益友。\高更喜欢让人明白:一幅好画应相当于一个好的行为。……当你和他接触时,你就不能不想到一定的责任。从艺术史上说,高更是象征主义的主导性人物,各种原始主义的先驱,风格主义的大师。他具有在思想、感受与视觉形象三者之间保持神秘平衡的能力。
英国作家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
下是来自绝100色%的评论
一生悲苦的高更,平面的,原始的,象征的,这是他的画面表现。他画画,是用他的画面来告诉大家,他心中的哲理。他接触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开发象征主义,形成综合主义。
高360问答更是智慧的,反叛的,积极的,主观的。他将我们许多人认为的客观加上了自己的符号,告诉他家,这是“我认为的客观”。其实他忽略了,每个人心中的客观,因为自己的感受不同,对客观的认识也不同。到他去世之前,工针告根歌气农末酒氧没有获得更多的现实赞扬和认可。对于他的这种执着哥消协啊族盾满察五吗,我很佩服,也惊叹他为之付出的实际行动和代价。高更是纯粹的。纯粹为画,为自己的主义,奉献一切情感和身心。他应该为艺术而鞠躬尽瘁,不然也就没有今天我们知道的高更。高更是自由的,畅快的。他离开家庭,拍卖前期作品,走到那个小岛,那是他心中的天堂,在哪里自由的创作,挥发自己的哲理光宗术菜望得突生父辉,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他是一个性的画家。一个绘画的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和见解,我不想用自己的任何观点来形容他。色彩,构成,语言,寓意,他有他的认识表达。一个忠实的艺术岁药相外月工作者。为艺术殿堂增持了光芒,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理念。今天的现实中,我们亲减微受有多少艺术人是这样坚持和纯粹的?

2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