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詩歌的象征主義特色
望舒是中國現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人物,借用法國象征派象征化的意境和氛圍傳達感情象征派詩人追求的是把強烈的情緒寓于蒙胧的意向中,主張詩要寫得像“鎮畝面紗後面美麗的雙眼”,傳達出内心的最高真實。戴望舒創作與接受的審美标準高旅寬正是使詩歌處在表現與隐藏自己之間,即詩歌的蒙胧美。其成名作《雨巷》就開始顯露象征派感傷的情調和思緒。 其詩歌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把傳統詩歌的意象、類似于民歌的誇飾、複沓和意象朦胧的現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結合在一起,表現詩人身處理想失落的現代社會,不願舍棄、卻又無力追回的掙紮的無奈和哀傷。如在《尋夢者》中,“尋夢者”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當“夢開出花來時”,他已經“鬓發斑斑”、“眼睛朦胧”,執着的追求精神寄予在衆多的朦胧的意象中,在一種類似于民歌的詩歌形式中,表達得既明白,又蘊藉,既清楚,又朦胧。同樣,在《樂園鳥》中,作者的矛盾的、對自己理想追求的懷疑和追問,也是通過“樂園戚亮鳥”等意象來表現的。 其二、用親切的日常口語說話的調子,将複雜化、精微化的現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達出來。《尋夢者》和《樂園鳥》兩首詩,語言是明白如話的,但顯然同民歌不同,表達的思想情緒不是單一的,而是複雜的。現代人追求理想的執着的情緒的表達是清楚的,但追求中的疲倦和感傷又是迷惘的、朦胧的、含蓄的,這種既明朗又迷惘的風格,正适合于表現現代人矛盾的心緒。 戴望舒的詩歌藝術除了以上兩個個方面的特點外,還具有其他方面的特色。其中最爲突出的就是他在詩歌中多種手法的運用。如通感、比喻、頂針、拟人、象征、重疊、複沓等。《緻螢火蟲》中那句“我躺在這裏/咀嚼太陽的香味”,曆來被人們所稱道,詩人奇妙地将視覺、味覺、嗅覺三者溝通在一起,并且将情思融彙于一句話之中。再如《秋蠅》一詩中“用一雙無數的眼睛/衰弱的蒼蠅望得眩暈/這樣窒息的下午啊/它無奈地搔着頭搔着肚子//木葉
下列作品屬于象征主義的代表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