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艺术馆值得一看
上海被誉为魔都,不仅仅有梦幻一般的高楼大厦和夜景,更是在城市的角落散布着各种大大小小的艺术馆,这些充满了文艺气质的展览馆建筑设计风格迥异,都带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风情,下面给大家推荐一波。
1、复星艺术中心
复星艺术中心是由复星及复星基金会发起并出资建立的非营利机构。
艺术中心地处BFC上海外滩金融中心地块内,是一栋地上四层地下三层的独立建筑。艺术中心建筑由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Foster+Partners和HeatherwickStudio联合设计,建筑外观最大的亮点即三层金色可转键兆族动幕帘,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既如中国古代冠冕,又似西方竖琴。幕帘每天四个时间配合音乐定点转动,宛如一座“会跳舞的房子”盛放在外滩沿岸。
艺稿弊术中心定位于当代、国际及观众互动性强的艺术,除了精选高品质艺术展览之外,也致力于举办各类公众教育活动,通过讲座、论坛、电影放映、工作坊等形式为公众提供与文化艺术亲密接触的机会。作为一个多功能性空间,复星艺术中心还兼具承办国际会议、品牌活动、小型演出等多种功能。
一层空间
层高:4m
长度:24m
宽度:15.6m
面积:360_
二层空间
层高:6.5m长度:31m
宽度:16.4m
面积:570_
三层空间
层高:3.2m长度:31m
宽度:16.4m
面积:570_
四层平台
面积:600_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2、上海More华山
地址:上海静安区华山路301号
最近新发现的空间,非常muji风。虽然空间本身并不大,但是由于整体以白色为主,通透明亮,非常好看。
3、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法中心
地址:四平路1239号
4、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瑞安楼
地址:四平路1239号
同济的研究生楼,由瑞安集团出资建造,整个教学楼内部被全白色覆盖,空间感十足,能在这样的教学楼里上课真的太幸福啦。
5、米域·这里
地址:愚园路1398号
邻近中山公园商区,3楼以下是公共区域,有饭店和商铺,所以可以随便拍照,不用和保安躲猫猫。
6、苏州河景观步廊
地址:长宁路芙蓉江路
不用多说,现在这个地方已经红遍小红书了吧。外形有点像一条巨型蟒蛇,很有科幻感,适合拍大片。
7、158坊
地址:巨鹿路158号
在上海巨鹿路上,有这样一处下沉式商圈,下面都是酒吧,一到晚上就热闹非凡,可以说是老外聚集地之一了。
8、香格纳画廊/fabunionspace
地址:猜裂龙腾大道2555号
去油罐艺术公园的时候路过这里,非常小众的地方,据说空间是同济大学的老师设计的,定期会有展览。优点是,人非常少。
9、阿纳迪酒店
地址:临虹路7号
德国养生酒店旗下的成员酒店,内部主要以黑金色系为主,非常高大上。旋转楼梯很好看。
10、刘海粟美术馆
地址:延安西路1609号
很小众的美术馆,靠近延安路高架。外形非常现代,远远就能看到。里面的展品主要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刘海粟的收藏和他主要的代表作品。离上生新所很近,可以一起打卡。
巴洛克,洛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360问答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名称由来眼杆构示映计置会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自西班牙构刚语及葡萄牙语的“有瑕疵的珍珠”(barroco心类百易放面流散坏大际)。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本根火价扬调备厂划两丽凌乱”贬抑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征“离经叛道”、“不合常规”“娇柔造作愿乎觉克齐货”,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奉献给17世纪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用以区别17世纪不同与盛期文艺复兴的一种艺术.当然今天它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 医高够论切-1750年,但年份并不是守言项助长响社零负绝对的)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这一时期,上接地距零核可名故送药文艺复兴(1452年 -1600年),下接古典、浪漫急写质孙妈时期。
欧洲文化“除旧布包前病双压送但美着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资产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独立于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科学在伽里略、牛顿销混该星水需表等人的开创下展开。艺句万术上趋势是“世俗(非宗教)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翻旧数了般要且穿屋即致甚至好大喜功。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合今宁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油画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时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英国的凡·戴克等。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较强阻占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变化证田夜句通讲除白,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
鲁本斯的宗教画人体姿势动作激烈,色彩鲜明;伦勃朗的画作如同在舞台上,人物面部处于高光部位,与周围的阴影有强烈的对比;委拉斯开兹的“宫女”,背景中在窗外射入光线下工作的织女,曾经对后期浪漫主义画派画家产生很大的启示。
音乐巴洛克时期介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此处可理解为狭义的“古典音乐”时期)之间,大约覆盖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J.S.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至。
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中的一个层面。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后传至德、奥、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从语源学上讲,巴洛克是一切杂乱、奇异、不规则、流于装饰的代名词。而这一时期的建筑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它能用直观的感召力给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而这正是天主教教会的用意(让更多的异教徒皈依)。
洛可可洛可可(Rococo)时期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一开始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 演变而来,原意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油画洛可可时期在油画领域不再表现神、圣人和骑士,而转而表现宫廷的朝臣、贵族等,颜色细致、淡雅,人物纤细。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和布歇,华托的“发舟西苔岛”画面迷离,人物雍容华贵;布歇的油画宛若通过钥匙孔偷窥室内,一幅世俗的贵族气息。
建筑洛可可式建筑是巴罗克末期建筑风格的代表。它的主要特征是将贝类、树叶以极其丰富、半抽象的装饰形式表现出来,并充满了曲线花纹或漩涡花纹的装饰。洛可可式室内家具也出现了相当独特的宫廷式金编镶嵌的风格。
音乐洛可可式的音乐强调了精致与优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