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源流——(二)欧洲创作版画的由来(2)
5. 版画销售和艺术家的参与
由于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大众对版画的需求日增。各种优美的凹版地图,名人肖像、宗教像、新发现的奇异风光、政治宣传和书籍插图等等,品类繁多,应有尽有,几乎到了十分惊人的境地。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各种出版和销售企业应运而生,各种销售网络遍布欧洲各地,艺术家,特别是己过世的艺术家的版画原版,成了画商、出版商营利的宝贵财产。他们将原版买到手后,由固定的工匠大量复印,印数多达销售基尺脊额的最高点。为满足无限销售,原版印损后,再请工匠刻制加工,反复印制直至版子报废,其结果往往与原作相去甚远。
这种一味以营利为目的版画销售,不仅影响了版画在民众中的声誉,而且严重损害了艺术家的权益。早在十五世纪末,丢勒困段为保护他的作品不被仿造,除在作品上刻有象征自己原作的识别标记 “AD” 外, 还曾特地去意大利佛罗伦萨,向当时名铜刻工雷蒙迪(M. Rairnondi) 提出抗议,以阻止对他作品的非法翻印。贺加斯(Willian Hogarth,1697 -1764) 是英国十八世纪的名画家,他的辛辣的、针眨时尚的《娼妓的经历》(图48) 第一套六幅油画,自己只得了34几尼(guinea,旧英国金币) 的报酬。但这些画在被出版商们复制成铜版画大量刊行前,就有1200多人前来预订这一几尼一套的蚀刻铜版画。贺加斯作品如此抢手,以致使画家不得不呼吁国会,订立一个版权法,以保障艺术家的著作权。为此,英国于1753年订立了版权法。
商品经济的规律,使画家们看到了制作一幅版画,要比绘制一幅油画获利多。因此,那个时代几乎多数画家都曾作过或委请铜刻师代制过铜版画。除上面提到过的一些大师外,还有如: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巨匠达·芬 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 – 1519) 和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5 – 1520) ,荷兰乡村画家勃鲁盖尔CBruegel. 1525 – 1569);法国画家卡洛(Callot,1592 – 1645);比利时的鲁本斯(Rubens,1577 – 1640);最后一位老威尼斯画派代表提埃玻罗(Tiepolo,1696一1770);法国名画家华托(Watteau, 1634 – 1720)、布歇(Boucher,1903一1770) 和夏尔丹(Chardin,1699 – 1770);西班牙的巨人戈雅(Goye,1746 – 1828),英国的W.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 – 1827) 等等。版画市场,如可靠的纽带,使画家与大众紧密相连,它又如润滑剂,促使铜版画以良性循环,日臻完美。
铜版术自十五世纪中叶兴起以来,相继有1513年,霍普弗的第一幅蚀刻铜版;十七世纪初,荷兰赛金(Siengen,1609 – 1682) 创造“美柔汀”(Mezzotint);十八世纪,法国雕版师B-德马丢(Belgin Demarteau) 发明滚刀点刻法(Roulette);约1760 年法国柏兰斯(Prince) 发明飞尘法(Aquatint);十八世纪晚期,法国铜版作坊,先后推出,软搏渗底蚀刻法(Soft Ground) 和起底蚀刻法(Lift ground) 或称糖水法(Sugar aquatint)。至此,作为现代铜版术己告形成。与此相反,在铜版画发展和兴盛的二、三百年时期里,木版画 却仅仅与书籍为伍,且渐趋衰落,最后濒临被淘汰的边缘。
6. 木版画的复苏
十八世纪前期,铜版才由贺加斯引入英国,与欧洲大陆不同,不列颠的木版画至此始呈衰落。这时不少具有精湛技艺的雕版师,由于受铜版画的排挤,不得不从以往复制委罗内塞、丁托菜托和提香等名家作品中退出,被迫去从事墙纸的生产了。十八世纪末(1775),政府为振兴木版画,特设奖以犒赏木版画的优胜者,第一个获奖作品便是英国的版画家托马斯·比伊克(Thomocs Bewick,1753 – 1828) 的木口木刻《猎犬》(图53 – 55)等版画作品。他发明了木口木刻和优质的合金雕刀,屏弃原先的木面木板和粗陋的工具,创造了一种刻白线(阴线) 的木版明暗法,其细腻逼真程度可与铜版画媲美。由于比伊克的革新,使古老的木版画起死回生。与铜版画不同,木口木刻可将图版和文版拼结一起,同时上机印刷,因而木口木刻被迅速推广应用在大西洋两岸大量的报刊和杂志上,遍及整个维多利亚时代(1819 – 1901),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民阅读和欣赏。
所有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家及其门生,特别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他们为雕版师的刻作,直接在木口木版上起草画稿。例如,一本平淡的诗集一一《路边诗歌》,里面刊有许多富有诗意的小小木口木刻,都是由画家诺思(North)、平威尔(Pinwell) 和沃克(Walker) 画稿,由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德尔瑞尔(Dalziell)兄弟刻制的。他们的无与伦比的刻作技艺,达到了以往木面木刻所无法想象的精美。木口木刻在英国兴起后,不久就波及欧美,并有压过了铜版画的势头。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画家杜雷(Paul Gustave Dore,1832-1883) 又将木口木刻推上高峰。当时他的木刻,被称作“杜雷式”(图58、59)(是由画家用水墨直接在木口版上起稿,然后由他手下的刻工精雕细刻而成的),深受大众的青睐。人们喜爱它精细得毫不含糊,而嘲讽铜版画平易简单,类似速写和过于朦胧等等。然而,威胁两者的潜在力量,恰是正在兴起的照相术。
7. 照相术的威胁
1826年由法国石印工人涅普斯(Nicephore Niepce,1765 – 1833) 摄制成最早的一幅照片–《窗外庭院》和1839年达盖尔(Deguerre,1787-1851)银版法照相术在巴黎被公布,十余年后,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照相制版术问世;四十年后(1880) 照相制版术进入印刷业。至此,己越来越威胁着画家和雕版师们早先所从事的版画行业。法国画家特拉罗修 (Paul Delaroche,1797- 1856)曾感叹过的,“绘画从此完蛋了”, 被当作至理名言流传一时(图60)。然而真正惊慌失措的倒是那些肖像画家和版画家,特别是铜版画家“铜版画家自缢架”、“铜版画, 见鬼去吧! ”的大幅标语,在当时的漫画中屡见不鲜。石版画(俗称“石印”)发明于十八世纪末,盛行于十九世纪中,由于照相术的挑战,使铜版画很快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再者,此时大众的兴趣己越来越偏重艺术家直接绘制的版画,而非匠人的复制品,为免受刻印之劳累,画家们便偏重于石版画的亲自绘制。此间,最为有代表性的画家为: 西班牙的戈雅(Goya, 1746-1828)、法国的杜米埃 (Daumier,1808-1879)和劳特列克(Lautrec 1846-1901),他们从事于大量政治讽刺画和广告海报等的创作,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在照相术的威胁下,使一些有远见的艺术家认识到,版画作为复制绘画的手段,是应寿终正寝了。为了生存,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为摆脱版画在印刷术中的从属地位,他们极力推崇手工制作和粗矿朴拙的古风,使版画真正成为有独创性的画种。
请问谁能帮我找
外国美术史复习题及答案(一)(2008-08-18 19:46:06)转载标签: 外国美术续握深眼永局未史复习题答案杂谈 分类: 学习@来自天地
一、填空题(4360问答0分)
1、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花认罪粒纪积奏产生于 ,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2、古埃及雕刻程式在 时期就已形成,此后被简练易发掉剧结兴洲持杂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3、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 式和 式。
4、创造人体比例为1:7的希腊雕刻家是 ,其理论具体体现在他的雕刻《 》中。
5、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 。
6、罗马式教堂是以 式演变过来的,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它也有 的特点。
7、文艺复兴史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是 ,从协才别句收清挥其代表作有壁画《 》等。
8、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 、 和 。
9、欧洲第一个喜欢画妒台因挥农民生活的画家是 (国)的 。
10、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创造的一种新的肖像画形式是 ,其代表画家
是 和 。
11、制显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 肖像,一类是 肖像,一类是 肖像。
12、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 、 、 。
13、法国新言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 》,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14、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 》,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 》则标志着浪漫烟风主义盛期的到来。
15、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将是 ,而另一位画家 ,则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16、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 。
17、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调 美的 ,强调 美的 和 强调 美的 。
18、十九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画派是 ,其组织者和思想领袖是画家 ,而代表着一画派现实主义艺术最高成就的则是画家 。
二、名词解释(20分)
1、洞窟壁画
2、金字塔
3、巴洛克艺术
4钱孩鲜渐取室久外模项烧、立体主义
三、简答题(2带厂草数刻径将束0分)
1、古代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法国印象派对油画艺术发展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四、作终事执即含教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20分)
1、伦勃朗的《夜巡》
2、米勒的《拾穗》
外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责饭倍苦优雨变0分)
1、旧石器时代晚期 2、古王国 3、多利亚、爱奥尼亚
4、波留克列特斯、荷矛者 5、万神庙 6、巴西里卡、封建城堡
7、乔托、逃往埃及 8、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9、尼德兰、勃鲁盖尔 获10、团体肖像画、哈尔斯、伦勃朗
11、宫廷、亲友、下层人民 1载吗好说缺机害宪2、华多、布歇、弗拉戈纳 13、马拉之死
14、但丁之舟、西阿岛的屠杀 15、卢梭、杜比尼 16、杜米埃
17、结构、塞尚,线条、凡高、装饰、高更
18、巡回画派、克拉姆斯柯依、列宾
二、洲名词解释(20)分
1、欧洲史前时期画于洞窟壁上的绘画作品,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而写实。代表者是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2、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因其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多血易模因准谈至愿跳称。其中间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它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3、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包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点神秘感。雕刻和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
4、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三、简答题(20分)
1、埃及是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的典型代表。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的法则和程式。总的说来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2、(1)突破了色彩运用上传统的“固有色”概念
(2)树立“条件色”概念,并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自然呈现的那种瞬息即逝的色彩和气氛。
(3)使油画的色彩显得更加丰富灿烂。
(4)在欧洲绘画史上是一次色彩上的重大革新。
四、作品分析,任选一题(20分)
1、(1)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
(2)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
(3)画面整体处理得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
(4)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2、(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一、填空题(40分)
1、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 和西班牙的 。
2、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 到 ,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3、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 、 和 。
4、《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 。
5、 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其有两种形式,即 式和 式。
6、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 式建筑之一。
7、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 。
8、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 和 。
9、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 和 。
10、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三个流派,即 、 和 。
11、《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 。
12、法国“罗可可”画家华多的一生的转折点以其作品《 》为标志。
13、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画家有 、 、 等。
14、法国画家籍里柯创作的《 》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誓言,而德拉克洛瓦创作的《 》,则是这位画家的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
15、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旗手是 ,其代表作品有《 》、《 》等。
16、十九世纪英国的两位杰出的风景画家是 和 。
17、“印象主义”一词由 所作的《 》一画的标题而来。该画派中善于描绘舞女题材的是 ,而注重表现农民和农村景色的画家是 。
18、在俄罗斯“巡回画派”中,以历史画创作著称的是 ,其历史画的“三部曲”是《 》、《 》和《 》。
二、名词解释(20分)
1、汉谟拉比法典浮雕
2、威尼斯画派
3、巴比松画派
4、野兽主义
三、简答题(20分)
1、中石器时代的拉文特岩画主要有哪些特点?
2、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四、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20分)
1、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2、罗丹的《思想者》
外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40分)
1、拉斯科、阿尔塔米拉 2、长方形石墓、梯形金字塔
3、黑绘式、红绘式、东方式 4、米隆 5、凯旋门、一跨、三跨
6、哥特 7、马萨乔 8、透视学、解剖学 9、丢勒、霍尔拜因
10、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现实主义艺术 11、普桑 12、舟发西苔岛
13、大卫、普吕东、格罗(或安格尔) 14、梅杜萨之筏、自由领导人民
15、库尔贝、画室、奥尔南的葬礼 16、透纳、康斯太勃尔
17、莫奈、日出·印象、德加、毕沙罗
18、苏里科夫、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罗佐娃、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村
二、名词解释(20分)
1、汉谟拉比建立巴比伦王国,并颁布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浮雕刻画了汉谟拉比王肃立在太阳神的宝座前,听他口授法典。神的威严和王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虔诚和严肃。
2、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派之一。该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征是对色彩的崇尚、对人体美的赞颂和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代表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等。
3、19世纪中叶法国写实主义画派,因枫丹白露森林区的巴比松村而得名。该派画家厌恶都市生活、向往回归和赞颂大自然,采取“对景写生”的方式,再现自然景色,作品流露出率真、质朴之情。代表画家有卢梭、杜比尼等。
4、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5年产生于法国。该派画家不满于如实地描绘对象的传统画法,更多地追求自我体验和表现上的单纯化、概括性,注重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代表人物有马蒂斯、鲁奥等。
三、简答题(20分)
1、(1)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2)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作为特点,把运动中的任务表现成剪影效果,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但忽略细节刻画。
(3)构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
(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四、作品分析,任选一题(20分)
1、(1)文艺复兴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
(2)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3)人物仪态安详、表情平静。金字塔形构图增加了人物的端庄和稳重。双手刻画精确、丰满、背景运用“空气透视法”使主题愈加鲜明。充分突出了人物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
(4)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是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
2、(1)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以自己的作品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占政治地位的法国古典派风格分庭抗礼。
(2)以但丁的形象为蓝本,塑造了一尊组装结实的裸体劳动者形象。
(3)人物形象表现深刻,富于悲剧性和生命力,成为雕塑家复杂思想的化身。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4)作为一种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真诚地把人类生活中最深刻的爱与美展示给人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发生着强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