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大武常岐
如何看待北大武常岐
武常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战略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EMBA中心主任。1982年,获山东走啊家信大学经济学学士;1986年,获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企业管理硕士;1990年,获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2证胞得末延足势预002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2003年起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至今。
作为一位经常站出来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北大光华)EMBA教育挡风挡雨的副院长,武常岐给人的感觉总是老练、沉稳,有着一肚子道理却不善于台最新器又困称牛犯表达。作为张维迎院长的一贯支持者,即使在张维迎厉行的改革风暴中,也找不到张维迎对武常岐的一句抱怨。
北大的调停人和安抚者
1993粒裂木伟年,张维迎刚从牛津大学硕士毕业,遇到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副教授武常岐,当时武常岐很希望张维迎能留在香港科大。然而在2001年,武常岐却追随已升任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的张维迎,效力北大。2003年,北大开始张维迎主什动片宗屋威输似先争死导的师资人事改革。北大春人事改革主要有三点:破除近亲繁殖,不留博士生在本校做老师;实行不升职即离职的教师聘任制度;提高教授、副教授晋升标准。这场改革引起轩然大波,直到2007年末还有邹恒甫、何志毅对张维迎点名指责。
对于北大特别是光华的人事改革,武老态载系频益布呢士绍常岐说:“如果把学生看做产品的话,如果一件都卖不出去,你只觉得你的学生好,你怎么知道好?真好的话,在外面应该有市场。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能反映人的价值,好不好要到外面让人家检验。我带的一个研究生,我觉得很好,生相层刻凯住生深后律金可能别人不觉得。我怎么说服别人呢?我对她说,你不能留在这里,你要到外面去找工作。她在美国的大学找了一个位食马粮世社置。”
武常岐说的这个学生是战略管理系成立后他带的第一个博士曾玉萍。曾玉萍博士毕业后接到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聘书,成为该校管随医属于有解者鲁理学助理教授。博士毕业后就被美国大学聘为教员,在国内商学院是首例,是一个“零的突破”,结束了从国际上单向引进教员的历史。“学术要有新的知识,大家都留自己学生,师徒关系就变得很复杂。”武常岐说,“大家都说学术若密阿黑要薪火相传,芝加哥大学不留自己附古田右队置气稳个怀弦学生,他们的学术影响世界。模倒离呢至述胶象六展正是要传播思想才把学生送出去,传承不需要留在身边。把学生送到更远的地方去,才能发扬光大。光华改革带来的很多矛盾、冲突是因为大家理念不一致。”
编每封从外界来看,社会对于EMBA的不理解和不接受,需要武常岐做直至才接回答;在学院内感存呀湖便到环稳部,在改革的理念冲突中,武常岐会成为改革中利益受损教授的倾听者。有些教授会把武常岐作为中间人提及,教授们经常希望他从中斡旋改变尴尬的现状。
门槛和定位是EMBA关键
1999年,北大光华率先开办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项目。2002年,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EMBA正式成为国家专业硕士教育学位。经济学家何新在对《道德脱调意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的解读中阐述了美国的双层教育模式,对一般民众普及平民教育制度;另辟精英教育之途,选取英才治理国家。针对高级管理者的EMBA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体系中的典型项目。所以2000年初中国刚引入美国的EMBA项目时,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质疑。
首先EMBA教育在学员选择上,是从垄断国企的高层管理者开始的,而录取过程不通过全国统考,所以社会上有人质疑,这是不是一个为官员补学位的项目?而随着EMBA学员出现了民营企业家的身影,又有人质疑动辄几十万的天价学费,学院到底给企业家提供了什么?而又有商学院的院长承认,其实大陆现在能胜任EMBA教育的教授不超过30人。EMBA刚一出来就被舆论评价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EMBA在逐年发展中获得了广泛承认的成功的时候,EMBA的成功被认定为强大的校友网络。担任北大光华EMBA项目主任一直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大学为什么办起了富人俱乐部?EMBA到底是不是一个拉关系的圈子?”
“社会对于EMBA的看法实质上是因果倒置的误读,EMBA的运作模式不是一个圈子问题。”武常岐说,“俱乐部是你进入这个圈子,就能成功。而EMBA是成功的人才能进入到这个群体中去。”武常岐解释说,“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能够相互分享、协作、学习,有互补关系,才有价值,才能深入展开。我们不想培养那种‘我认识什么人’的人,因为首先他就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而一个人的成功需要靠他的自信、努力和眼界。”武常岐办EMBA的思想是先把成功人士聚拢在一起,再给他们先进的知识,让他们更成熟更成功,而不是让没有成功潜力的人进入圈子。“我们选择的是现在的成功人士和未来的商业领袖。”武常岐说,“这个门槛和定位是EMBA成功的原因。”相比其他职业硕士,武常岐认为工程硕士、法律硕士等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了规模的控制。武常岐说,假如600个学生报名,如果选100个可以选择到最有潜力的;如果选300个的话,空间就非常小了;如果选500人,就很难办好了。如果100个学生报名录取99个,学生就很难教了。“如果有人申请就录取,这可能是另一种‘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如果工程硕士的定位是普及工程知识,那也可以说他们是成功的。你报名我就给你讲讲,有什么不好呢?”
人物介绍
武常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战略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EMBA中心主任。1982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1986年,获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企业管理硕士;1990年,获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2002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2003年起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至今。
北大汇丰商学院怎么样?
北大汇丰商学院还不错。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集教学、研究和社桥纯圆会服务于一体的学院,由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教授担任创院院长。2008年8月30日,汇丰银行捐赠1.5亿人民币支持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学院正式冠名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并于同年的10月22日举行揭牌仪式。
商学院的学生要进行每周一次的军事训练,其初衷是在建设一种将人的素质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探敏塌索出一条德才并举的商学院教育模式,学院力图将管理素质培养、意志品质锻炼和团队建设贯彻到整个军训过程之中。
师资力量:
全体教学研究人员中30%为外籍教师,8%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学院现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人、深圳市高层次或海外高层次人才29人。学院的知名学裤察者有海闻教授、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教授、朱家祥教授、王鹏飞教授、魏炜教授、刘芍佳教授、樊纲教授、巴曙松教授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大汇丰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