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湖畔派诗人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控念水笑在损表下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早年来自向往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向保守立场,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360问答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
1、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1774-1843年),英国作家,湖畔派诗人之一。“消极办较得放浪漫主义”诗人,他曾一度激进,后反对法国革命,于1813年被国王封为桂冠诗人。
作为早期的浪漫主义者,在他的带领下盟引名占况备,民谣体诗得以复兴。他灯因尝试使用无韵的不规则诗句,是十九世纪和攻失层应规星氧止块又二十世纪自由诗体运动的先行者。
2、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思时岁欢端轴杆此亚义谁Coleridge,17日六款哪计回气今72-1834年),英国诗人和评论家,他一生是在贫病交困和鸦片成瘾的阴影下度过的,诗歌作品相对亲术较少。尽管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切哪说议翻李听轮呼确柯勒律治还是坚持创作,确竖手立了其在幻想浪漫诗歌方面的喜状英右资音写刑样士主要浪漫派诗人地位。
3、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石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新袁充最民同采三记距车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红儿又温的英语诗人之一 ,其团矿凯理分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扩展资料
中国的力哪翻察诗提皮议站围湖畔派诗人:
中国的湖畔派诗人的诗歌与英国的浪漫主义湖畔派诗人的作品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其最有特春色的是歌颂爱情的诗歌。20世纪20年代,中国爱情诗创作又一次进入了一个繁荣期。“五四”前后,在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下,沉睡的国人开始醒来,追求个体解放、婚姻自由。
《伤逝》主人公子君喊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吼声。《沉沦》主人公大胆宣称,余悔嫌“知识我不要,名誉我不要,我所要的就是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以周作人《小河》、康白情的《窗外》为肇始,爱情诗的大幕徐徐拉开。1922年4月,湖畔社在杭州前铅成立,他们多写情诗,显示出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主义的勇气和激情。
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四诗人,专事爱情诗写作,相继推出诗歌合集《湖畔诗集》、《春的歌集》,掀起了“五四”爱情诗创作的一个新高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伯特·骚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柯勒律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威廉·华兹华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畔派
〔爱尔兰〕叶芝《白鸟》爱情诗赏析
〔爱尔兰〕叶芝《白鸟》爱情诗鉴赏
〔爱尔兰〕 叶芝
亲爱的,但愿我们是浪尖上一双白鸟!
流星尚未陨逝,我们已厌倦了它的闪耀;
天边低悬,晨光里那颗蓝星的幽光
唤醒了你我心中,亲爱的,一缕不死的忧伤。
露湿的百合、玫瑰,睡梦里逸出一丝困倦;
呵,亲爱的,可别梦那流星的耀闪,
也别梦那蓝星的幽光亏贺在露滴中低徊;
但愿我们化作浪尖上的白鸟;我和你!
我心头萦绕着无数岛屿和丹南湖滨,
在那里时光会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
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
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
(傅浩 译)
威廉·勃特勒·叶芝,生于1865年,现代爱尔兰著名的抒情诗人和剧作家,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叶芝从事诗歌创作的岁月,正值英国诗坛经历了后期浪漫派、唯美派、象征派和现代派的变迁,经受了各种文学思潮的影响。然而,叶芝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诗歌艺术,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成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的大诗人。
《白鸟》是一首深深烙着浪漫派艺术和唯美派艺术印痕的诗歌,属于早期作品。诗人心目中的爱情,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诗歌的艺术氛围具有梦幻般的神奇情调。诗歌的第一节,表达诗人追求一种超群脱俗的纯真爱情。“浪尖上一双白鸟”象征悠然美好纯洁真挚的爱情。流星的闪耀令人厌倦,蓝星的幽光引起人的忧伤。诗人欲摆脱这些世俗事物,和恋人一起去做浪尖上的白鸟。第二节表达诗人反复强调不要留恋流星的闪耀和蓝星的幽光,也不要被百合与玫瑰所迷惑,对世俗的冷酷无情,不要有任何幻想。这样的现实令人讨厌,即使在睡梦里也会向人们逸出困倦。诗人为了摆脱这一切,但愿化作浪尖上的白鸟,去追求那梦幻般美妙的境界。第三节表达爱情的美妙境界不受世俗时光的困扰,再也没有悲哀来临,远离尘器,不受玫瑰、百合与星光这些世俗事物的侵蚀。爱情升华为超越时空,化解悲哀,融溶忧伤,把暂短的生命投入无尽的宇宙之中的永恒的美。
叶芝的早期创作,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后期,斯宾塞、雪莱、布莱克等都对他有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情调,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态,怀着纯真的憧憬去追寻脱离现实尘嚣的乌有乡。他在《白鸟》这首诗歌里,歌唱浪尖上的一双白鸟,这白鸟出没在浪花里,具有超群脱俗的英雄气势,诗人要以这样的幻象来挽救现实中的不幸处境。这又使他的返派作品流露出一抹唯美主义色彩,内容空灵,充溢着朦胧的梦幻意韵。既有说不尽的哀愁和无限的怅惆,又有使人陶醉的岛屿和湖滨。于是,销世派丑恶的现实消失了,爱情,爱,转入了永恒世界。
象征在叶芝的诗歌艺术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布莱克、雪莱等著名诗人的晚期作品都已具有了象征色彩,深受这些诗人影响的叶芝,在早期创作中也开始形成象征主义意识。这时,他虽然还没有去过巴黎,但是,他已经通过西蒙斯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这本书,接触到法国象征主义者的作品。所以,叶芝于1890年前后创作的一些诗歌,可以说已成为著名的象征主义作品。叶芝的《白鸟》,写于1892年。“白鸟”是爱情和爱之精神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感 *** 彩和抒情意味,不同于一般现代派诗人的象征艺术,是一种不规范的象征主义艺术,它更接近于生活,更容易被多数读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