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派的诗具有怎样的特色?
象征派的诗则把本无关系的东西联结起来,产生了“粉红的记忆”、“无味之沙石”、“金色之泪”等诗句,不仅重视声、色、味的表现,且给人怪异之感,这也就是“通感”的广泛运用,曾被称为是一种“神经艺术”。他又往往写丑的形象,所以缓羡诗中常出现死神、朽兽、野人、死草、坟墓、骸骨、黑夜、颓墙、废园等等,把恶举森作扰答拍为美之花来歌咏。在语言上,往往不用顺畅的句法,又引入一些文言虚字,读来拗口。在诗的格式上,则打破一切格律,诗句之间可以任意跳跃,更加自由化。由于这种诗一般人很难读懂,所以李金发被人称为“诗怪”。
“象征主义”诗歌
王光东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象征主义》一文中,就中国新文学中的象征主义和西方象征主义的联系、区别中探讨了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王光东指出,“‘优郁的负境矿良货论般加脱情思’里包含着生活的热忱是中国和西方象征主义所共同具有韵一个突出特束针适点”,但是,“在中国的象征主义诗歌里,‘忧郁’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孔思影条握胡元创急在对社会整体性否定的基础上,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无限度寻求而又不能如愿的困扰,不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对立中,极端地走向自身,发现生命存在危机的情思,而是在个性生备危器甚质练击盐命热忱与社会现实的对立中,对引起生命发展困境的社会性问题的思考,因此,我们看到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忧郁往往是与具体的社会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象征主义者普遍地表现出一种倾向,这就是对民族社会命运的强烈关注。”概言之,“中国象征360问答主义诗歌中‘忧郁与哀伤’的内容所呈现出来剂取以马施识新北在的具体性、现实性特点,一方面使他们对人自身价值的理解没有达到西方象征主义者的高度,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他们一种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献身精神。他们的眼光往往由个人的优郁转向对社会的关注,在个人与整个民族的历史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行动目标”。督迅、李金发、戴望舒……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