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派指的是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课文《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节选) 《百年孤独》 (节选)分别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以美国诗人E·庞德为化表的人认为,中世纪以后五、六百年的文学都可称为现代派。美国批评家爱德蒙·威尔逊在其名著《阿尔克塞尔的城堡》中把1870年作为现代派文学的起点。美国批评家西利尔·康诺利等人认为1880年应作为现代派的起点。《现代传统》的编者、研究乔伊斯和叶芝的专家理·艾尔巴和查·费德尔逊则认为现代派的起源的上限定在1900年更为合理。但是,中外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专家大都支持丹麦著名批评家勃兰克斯的观点,认为1890年才是现代主义的真正开始。中国著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哀可嘉先生说:“我觉得还是选择一个对它们说来是折中的时间——1890年作为现代派文学的上限为好。” 然而,我们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开始时间应该是1857年,即第一个比较典型的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的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问世的那一年。我们这样说是因为:一,《恶之花》是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也是第一部全面冲破传统的诗歌艺术、开创新的路子的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二、《恶之花》是后来一百多年里出现的各种现代派文学流派和著作的总根源,在大多数现代派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和痕迹。三、《恶之花》具有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它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文学作品。在题材上,现代派文学企图挖掘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恶之花》第一次实行了笔触的大转移,深入到了诗人的内心深处,同时还把社会之恶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描写;在艺术技巧上,现代派广泛运用暗示、象征、烘托、对比、意象等手法,以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而这正是《恶之花》的主要艺术特征,诗人波德莱尔发展了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登堡的“对应论”,把山水草木看作向人们发出信息的“象征的森林”,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办公世界能互相感应、契合。诗人可以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正是这种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渲染和联想的腔段渠道来表现的方法,后来就成为象征派诗歌以及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基该方法。四、继波德莱尔《恶之花》之后,在1890年以前出现了魏尔伦的《诗的艺术》(1884)、兰波的《醉舟》(1871)、玛拉美的《牧神的午后》(1876)等著名的象征主义诗篇,而且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前期象征主义流派。1898年以前,这几位诗人相继过世。因此,1890年是前期象征主义的末端,而不是开始。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1857年到1898年,是前期象征主义兴衰李缓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40年的历史,是整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总源。把现代派文学史的上限划到1857年是完全合理的。
现代派文学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伍扰誉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
《
这些问题可以在书上找啊.
《子夜》的思想内容。
(1)、对中国妒丝把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刻揭示。小说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突植植站普注贵为中心,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下,在国民业映派纪党封建军阀的混战中,中国民族工业的破产,农村经济的凋敝,揭示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节欢仍止缺从纪实。驳斥了“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流行的说法。
(2领第谁限款就加时)、对中国民族资产显试优新还争子移封阶级悲剧命运和实业救国道路破产的深刻揭示。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一个失败了的英雄,他是在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国民党政府联合压迫下破产的,他的悲剧不是某个资本家的偶然的个人悲剧,而师害古触别是中国民族阶级的阶级悲剧,说明在半封建半殖民交门执请被者们地的旧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
(3)、对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压迫下加剧压榨工人以求出路和工人被也迫奋起反抗的时代特征的深刻表现。
分析觉新形象呀述标抓乱协。
1、作为五四青任存朝场能程年,觉新有过理想和追求,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也有自己的不满和愤恨。
2、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他自幼交左举盐写政测单字员盾养成了驯顺、怯弱的性格,“作揖哲学”和“不抵抗想土写引困乎义离主义”磨掉了他的锐气,使他安于做孝子贤孙。
3、他是高家两种势力争夺的焦点,介于两种不可调和的势它味力之间犹豫不决,一方面他屈从于封建家长和旧礼教,另一方面有同情与自己有骨肉之情的叛逆者。由此形成了他的“二重人格”。
论述胡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在中国白话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死格价作用。
第一、胡适与现代新诗观念的变革。
1、现代新诗的社会化、生活化。
2、工具的革新和诗体的解放。
第二、郭沫若对中国白话新诗的第一次整合。
1、主情主义的确立与诗歌美学观念的变革。
2、自我表现的深化与新部神策作收诗领域的拓展。
3、奇特的想象提高了新诗的质素。
4、诗人对语言和形式自由的追求创造了自据未格根顺占既事德烈由体诗。
第三、闻一多的“三美”对新诗的规范。
国点大服1、从形式自由转向规范化。
2、“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3、“三美”主张的内容。
第三、艾青开了一代诗风
1、主要成就在自由体的新诗方面。
2、革命现实主义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技巧。
3、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自由体形式。
简析骆驼祥子形象。
祥子——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人生并不因为他的要强而多给予了他什么,大兵、骆驼、曹宅、孙探长、虎妞、小福子……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让他逃脱车夫的最终命运。他曾经也不信命,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努力,他的第一辆车,他买车的积蓄,没有招谁也没有惹谁,不也就这样没了吗?这能怨谁呢,只能怪命是如此了。所以祥子最终变的和其它的车夫一样,不再要强,养成了烟酒等他过去从来不肯沾染的东西,也就让人觉得可以原谅了,所有的恶习似乎都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可饶恕了。可是祥子过去是一个怎样要强的人啊!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车夫强座,没命的拉车,甚至连一口好茶也不愿喝——虽然像他这样的高等车夫喝点好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他把自己当作铁打的,拼命攒钱……事情却常常不如人愿,所有的意外都与愿望悖道相驰。祥子的见闻和经历将他磨砺成了另外一个人——与过去的祥子完全相反的人——他学会了所有的恶习,学会了和巡警找别扭,学会了保养自己,成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有时他也曾想过应该好好的生活,可是一想起他自己的经历他就没了信心,要强又怎样呢,自己过去不也要强过吗,到头来还不是和其他人一样,还不如趁早快乐一天是一天。直到最后,连他最后的寄托–小福子也离开了这世界,他彻底的绝望了。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就这样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第五题和第三题差不多。
五四后,郭沫若以他的《女神》在给新诗带来浪漫主义雄风的同时,奠定了新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新诗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具有飞动之致,克服了初期白话诗歌泥实、琐屑、忽视诗歌内在特征的缺点。与此同时或稍后,其他新诗作者也不断出现在文坛上,形成了浪漫新诗、小诗、情诗等风格多样的新诗创作热潮,一时为青年热衷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