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美术鉴赏的论文,没有太多要求,字数1500……拜托各位了哈……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间形式;其次,它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一个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世界,进而触发人们二次创造特定的情感情绪。

波兰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美学家英伽登在现象学文艺理论中提出了“未定点”的概念,尽管美术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化,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把理想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在美术欣赏的二次创造中可以称之为“模糊层面”。

一、“模糊层面”的特点和研究意义

在实际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给美术作品以单一的确定性,认为作品内涵的理解应该趋于统一,认为不应该有争议。随着对“模糊层面”的研究和认识,它将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

1、“模糊层面”的兆前塌特点

美术作品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基本特征,美术形象自然成为了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艺术作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是有许多不同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说明,艺术家灌输在作品中的观念也有“未定”的“模糊层面”,笔有尽而意无穷,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在《拾穗》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刻画了三位普通的法国农妇,她们弯着悔没腰在收割后的麦地里捡拾被遗落的麦穗。尽管艺术形象真实,但也无法表现完尽作者对生活的理想观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模糊的,敌人的野蛮残酷是模糊的,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读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所感知和体验的深度和丰富性也有所差别,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读者产生多元的解读,我们不能执迷于一种“建构”,主观武断地将对作品的“统一认识”灌输给学生。比如,20世纪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即兴》,不以自然物象为范本,有的只是线条、色彩、块面、形体以及构图等绘画要素,不同的读者视觉感知后被激发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维程度千差万别。

事实上,面对一幅全新的美术作品,不同的读者进行欣赏时的差别往往取决于对“模糊层面”的认识程度,因而研究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有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研究“模糊层面”的意义

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模糊层面”(当然也包括美术欣赏),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趋于统一化或者具体化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很注重教师课堂上对于美术作品的阐述和分析,换个时间和地点,学生的反应却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想象,完全是一种移植,这是老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听任这种势态的发展,将大大地不利于我们现时代的美术教学。

研究美术欣赏中的“模糊层面”,有助于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调整课堂教族圆学模式,让美术欣赏教学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尤其重要。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读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填补艺术家所见所感,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去体验美术作品“模糊层面”的意象之美,起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审美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元思维方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二、“模糊层面”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启示

1、 让学生成为欣赏主体。

在美术欣赏“模糊层面”,学生经常扮演着一个“理性”的旁观者,是一个欣赏客体,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欣赏。

求一篇“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赏析”的论文

在20世价纪初,西方出现前所未有来自的艺术变革,那就是——360问答西方现代主义。其风格流派有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波普艺术等。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他有着那个时代最为重要的精神文化特征,他反率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极为重要的审美思想。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人们带着精构神的创伤和扭曲的酒因离景心理状态,去表现强烈个人主义和精神虚无的艺术作品,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博大精深、辉煌崇高的审美理论予以颠覆。当时的人们包括那些艺术家们对待客观中的自然、社会和人以及自我关系上是失去平衡的,也同时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悲观失望和忧患恐惧。因此,作为空前浩大的现代美术变革,对传统的审美理论强力地批判和猛烈地冲击,格宜修血光倒引金是具有一定的鲜明性和深刻性。益讨沿矿已卷也且赵把在高等美术教育实践中所常用的《外国美术简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被泛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太均息形困美术,包括20世纪初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中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在进入20世纪之后得到更大的张扬。”

20善伟创告简构标走毛特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牛苗消庆留结构以及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管是什么原因轴状措领案权垂责,作为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人们对其看法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不管如何,从艺术的生命宗旨来看,它的创新精神和敢与上千年的传统给予颠覆的勇气还是值得学习的。

首先,现代前卫美术在艺术思想上与传统作出决裂。不管是野兽派、表现主义还是达达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派别,都有自己的艺术主张距府保王供,都是在不满传统的情况下作出强有力的反映,在作品上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因为它们都看到了传统的不足,都意识到一味地传承传统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完结。奥·佩特罗丘克在评论未来主义时这样写道:“在自己对于‘工业世纪’的陶醉中,资本主义最积极的集团和它们的思想家们,竭力摆脱许多社会、伦理和美学的准则,摆脱与它们相联系的传统及不过是在挑衅的、一往直前的道路上设置障碍的习惯。”这样看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想与传统的审美理论的决裂有着必然保洲的发展趋势,决定这种趋势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早就意识到,传统的审美规则和伦理道德,是不粉督回样知号条井能使人们摆脱社会生活和精神所带来的恐惧和压力。因为所谓的古希腊罗马崇高美学精神、中世纪神性美学精神以及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学精神,对他们来说就是古胜出编零线谓山景老而美丽的传说,就像是一头沉睡了上千年的狮子,也做着上千年的美梦,来到20世纪,被突然一声巨雷所化星业团就袁办李充差惊醒,便迅速回到了现实充境。

作为哲学大家黑固王帝格尔似乎成了预言家,持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理论招牌,来到了20世纪是西方现代,在某种程度上起了承续的作用。在现代审美意识刚刚觉醒的时候,黑格尔的预言美学和“艺术科学”必将史无前例地大发展,现代审美体系和表现形式以及艺术批评从此伴随着艺术作品,也同时解释和证实这些前所未有是现代前卫美术作品。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出现,将达达主义的怪诞、荒谬引往至超现实主义的虚无梦幻之中。也就成了当时人们一时所依靠的精神武器。这样看来,现代前卫美术作品在还没到来的时候, 在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母体里早已孕育了。

其次,现代前卫美术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作出了决裂。在形式上的革命,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前卫美术颠覆传统最重要的创举,也是现代主义各风格流派最具共性的一个特征。就艺术的“形式革命”,法国著名艺术理论家马克·西门尼斯在《当代美学》这样说道:

“我们以形式革命来表现各种运动、潮流和艺术趋势,从19世纪中期以来,这些运动、潮流和艺术趋势就与西方几个世纪以来遵循的严格的惯例和规范体系走向了分离。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在绘画、雕塑、建筑,还有音乐艺术中,艺术家们试验着、寻找着革新和新颖的东西,他们与陈旧的教条决裂,试图从学院主义中解放出来。同样的,绘画抛弃了神圣的模拟原则,否决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自然的教条,抛弃了被文艺复兴运动确立起来的惯例所束缚着的造型艺术。”

其实,在艺术形式的革命方面。印象派最早撼动传统绘画法则的艺术运动。可以说这种运动对现代主义有着传承的影响作用,印象派巨匠毕沙罗对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有着很大的影响,再加上塞尚那赋有哲学家的思维,为现代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的艺术贡献主要是“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程式”,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对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蒙德里安等以形式、构成为主的画家影响最大。可以说,塞尚的出现,一切模仿自然或再现自然的艺术已经划为永恒的过去。所谓旧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等等,乃至印象主义、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统统被颠覆了。

那么,现代主义所追求的艺术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到了后来现代艺术不断地发展,艺术家们在表现艺术作品时,强烈地突出艺术的个性张扬和表现内心虚无的精神世界。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达达主义”等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典型。当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将工业产品小便器创作出作品《泉》的时候,在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可以说他是现代艺术的先锋。对于马塞尔·杜尚艺术的影响,马克·西门尼斯同样在《当代美学》中评论道:“实际上,这一行动引发的思考至今仍然存在,在当代艺术出现危机的背景下尤其如此。但是这一行为可以让人们超越那些生活习惯了公共空间。杜尚希望对画架上的绘画、视网膜艺术和二维艺术作出致命一击。无论这些制成品是否贴了标签,无论其状态是修正过还是处于自然状态。一件工业制成品或者是手工艺作坊的制成品突然入侵艺术圣殿,这不仅仅是扰乱日常美学认知,还是在和西方数个世纪以来建立起来的艺术表现体系分道扬镳。如果说艺术表现体系受到了冲击,还不如说是艺术的传统定义被押上了解剖台。”

不难看出,在现代前卫美术作品中,传统的影子早已受到致命的一击。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美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美学观点本身的意义上来说,它最大的进步性与其价值程度,完全在于参与和发展了20世纪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它作为西方的一种艺术现象,既然存在过,并轰动一时,我们完全应该持肯定的态度来看待它并分析和研究它。

最后,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现代主义,它如同它的艺术形式,给人们留下的是“永恒然而又瞬息即逝”的美。

11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