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美術和浪漫主義美術的時代背景有何不同

新古典主義美術的時代背景和代表人

1、産生的時代背景18世紀到19世紀初,法國社會劇烈動蕩。資産階級對古代希臘羅馬英雄主義精神的追求,産生了新古典主義美術。

以複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爲旗号的古典主義藝術,早在17世紀的法國就已出現。在法國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會改革之前,有一場純粹的藝術革命,這就是新古典主義美術運動。這一時期的法國美術既不是古希臘和羅馬美術的再現,也非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的重複。它是适應資産階級革命形勢需要在美術上一場借古開今的潮流所謂新古典主義也就是相對于17世紀的古典主義而言的。同時,因爲這場新古典主 義美術運動與法國大革命緊密相關,所以也有人稱之爲"革命的古典主義"。

2、特征:(1)繪畫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古代曆史和現實的重大事件),(2)在藝術形式上,強調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現;(3)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4)在造型上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

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從維安、大衛到安格爾,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并達到高峰。

4、代表作:法國大衛的《馬拉之死》《拿破侖加冕式》,普魯東《四季》和安格爾的《泉》

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之間的過渡

維安是法國最早的新古典主義畫家,他試圖反對情欲的、過分雅緻的藝術,力 求恢複古希臘藝術的樸素、莊嚴。由于他的才能和個性的局限,他沒能實現藝術上的根本變革。

大衛的同時代人普呂東的藝術表現了革命年代藝術理想的另一方面,作爲藝術家,有人認爲他并不遜色于達維德,在某些形象的嚴整和作品富有生氣的處理上還在達維德之上。

維安的學生大衛在大革命爆發前夕,從羅馬留學歸來,他非常成功地展出了他的繪畫《乞食者貝裏塞赫》。随後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在1785年的 沙龍上展出,這幅畫明顯表現出莊嚴、雄偉的希臘和羅馬藝術的影響,對公民道德 加以頌揚,又同法國革命的步調一緻,引起了資産階級的強烈共鳴。1789年他創作了《布津蒂斯》,這幅畫具有明顯的向路易十六王朝挑戰的意味。正是這些作品奠定了他作爲一個藝術家在大革命時期的重要地位。19世紀初期,在大衛無可置疑的領導下,新古典主義在法國取得了勝利。在大衛的周圍,他的追随者衆多,其學生就有400多人。他們大都成爲法國畫壇上的活躍人物,其中最享盛名并就某種程度來講獲得了獨特地位的是熱拉爾、吉羅代和格羅。

大衛的作品充分體現了新古典主義的美學特征,以自然爲原型,按照純粹的理性美去再現自然,讓對象服從于既有的典雅和古典主義的美學模式,将對象理想化、完美化。大衛十分推崇普桑,在藝術理念上明顯受到普桑的影響,主張用理性來指導藝術,将藝術納入規範和有序之中。大衛的許多作品以古希臘羅馬英雄事迹爲題材,強調強有力的結構關系,追求簡潔、質樸和莊重感。由于過分誇大理性作用,把情感和個性放在了從屬地位,因此大衛的新古典主義有時被稱爲折衷的、派生的風格,這種風格使文藝複興以來的古典主義得到延續。

大衛的學生中安格爾成就最突出,并當之無愧地成爲大衛之後最重要的新古典主義畫家。新古典主義發展到這裏表現出明鎮譽渣顯虛行的轉折:忽視政治和社會作用,重視藝術的純粹性和觀賞性;風格華麗唯美、具有東方色彩。安格爾不久成爲當時最有獨創的藝術家并被推崇爲古典畫派的首領。新古典主義從大衛到安格爾是一個轉折,從描繪與時代相關的事件轉向了脫離現實的神話和純藝術,從形式上由嚴格的古典主義風格走向了帶有華麗東方色彩的古典主義。安格爾的一生藝術活動極爲活躍,他的女性人體和肖像畫成就最高。

在安格爾所處的時代,浪漫主義已經蓬勃興起,而他堅守着古典主義法則,以一種“爲藝術而藝術”的姿态來反對浪漫主義藝術。安格爾最初是大衛學院派藝術的忠實信徒,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第一幅正式的曆史畫創作《阿格流斯接見阿伽門農的使者》,雖然獲得了當時最高的藝術大獎——羅馬獎,卻引起了大衛的誤解和不滿。在這幅畫中,安格爾一改學院派教條、僵化的表現形式,表現出古典繪畫從未有過的輕巧和詩意。

法國的新古典主義繪畫對歐洲的一些國家也産生了影響,其中首先禦悄應該提到的是同時期的英國繪畫。當時一大批優秀的畫家活躍在畫壇上,其中有風景畫家威爾遜、桑德比和動物畫家斯塔布斯。富塞利則是一位獨具風格的英籍瑞士畫家。明顯受新古典主義影響的畫家還有巴裏、韋斯特。同時期的德國畫家有希克、科赫和傑内利。

15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