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历史
小号—Trumpet
小号最初的形状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其长可达数公尺。
十五世纪起,360问答小号就有了S型的卷曲形状,到了十六世纪后才改成与现代小号形状相近的椭圆型卷曲形状。在大约1770年曾出现了伸缩小号,后来又试制成带键的小号。1780年由德国乐器制造师约翰.安德丽亚.斯坦图和约盖利造出插管小号。1790年左右发明了一个活塞能够变成两个调的小号,后来由两个活塞增至三个活塞,至此小号已经基本定型完善。
小号音色明朗响亮,非常锐利。不仅可以演奏振奋人心的旋律,而且能够演奏抒情的优美乐段。因此无论是交响乐团还是军乐团或者爵士乐团,它都是常见乐器。小号的中音区与高音区是最有表现力的音区,中音区力度变化夜离于之前缺眼心宽幅度最大,低音区发音软弱,强奏较难,高音区效果最好,但音量不恨大。
一般小号是价段降B调乐器,还有C调和D调等。用高音谱号记谱,记谱比实音高大二度。
乐器本调:降B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移调高大二度记谱。
实用音域知群谈代轮案军又:小字组F-小字二组C。
结构组成:号嘴,管体和机械三部分。管长1.355米,机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组成,通过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达到延长号管的目的。活塞分为直升式和回转式两种。
使用材质:磷铜管。
乐器特色: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小号叶厚县代预慢似微杆界么最早是在军队中用来传递信号,17世纪以后成为管弦乐队和独奏的乐器。19世纪以前,小号仅 限于吹奏泛音列的各音,而到巴赫时代,许多小号则长于高音区的演奏。基音的音高可以通过 安装不 同长度的接管(若干节号管)来改变。大约1830年,小号又加上了阀键,以便更容易演奏。 小号是军 乐队的重要乐器,也大量用于爵士乐队。除降B调,另外还有C、降E、A等多种调的小号, 但使用很少。 小号音色嘹亮,富于英雄气概,多用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如威尔第的《阿伊达》中的 小号齐奏,气势恢弘,极富煽动性。 小号演奏时,还可以在号口塞梨状弱音器,堵住排气量的百分之七十,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 以表现抒资普本约情、梦幻与神秘。
现代小号在管弦乐队中的运用
一、进行曲乐段
在现代小号诞生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其后的二十世纪作曲家的管弦乐作品中,进行曲性格的乐段占有显著地位。作曲家们非常喜欢运用现代小号来表现辉煌灿烂、胜利凯旋、刚毅雄壮的音乐形象。
首先我们可以从法国作曲程多鱼革总思团言学活家柏辽兹(Berli破批短oz 1803— 1869)创作的《幻想交响曲》第四乐章(赴代刑)中,听到作者使用四支小号与铜管声部的合奏来演奏时而阴森残酷,时而灿烂庄阿判固李军宜封加妒据盟严的进行曲乐段。这个乐段使用了级进式的附点等杆作车音符进行,没有很高的音域,作曲家所追求的是整个铜管声部的和理粮台化饭应条医财反声效果。用小号与整个铜管组的合奏形式和它产生的效果,为后来的作曲家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为了使小号不仅在听觉上,而且在视觉上达到更具有戏剧性渐似或的效果,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曾在1871年开罗上演歌剧《阿伊达》时,特意制造了一种长达 150厘米的 bA调小号,具有较长的锥型管、末端带有一个漂亮的小喇叭底皮门口的“埃及小号”。第二幕的凯旋八配群解传号宣古进行曲,是在小号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泛音之间进行的,而旋律中自然泛音所空缺的re和fa音,只用一个下降的M度达水活塞即可。用以表现埃及军队战胜埃塞俄比亚后,胜拿情房搞过微顾块服重器利返国时万众欢腾,威武豪迈的壮观场面。这一创举使观众耳目为之一新。后来,世界许多著名歌剧院在上演《阿伊达》时,仍常常使用这一“埃及小号”。
如果说柏辽兹《幻响交响曲》铜管组通过强奏,演奏出非常明亮、饱满的音响效果;那么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第三乐则使用铜管声部的轻声合奏,奏出暗淡、短促的音响效果,表现出军队在远方的行进。
在非典型的带有进行曲性格的创作上,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交响诗中对现代小号的运用可以说是一个范例,它在速度的变化、强弱的对比以及调性的转换等几个方面,充分发挥了现代小号的演奏性能。由现代小号庄严奏出的“大自然的主题”,使人感到宇宙无所不包的伟大,同时在和声上由小和弦到大和弦的进行,暗示出一种神秘的意境。
二、号角性乐段
早在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时期,作曲家们就已开始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小号来演奏号角式的乐段。这是小号最容易演奏、最适合乐器本身特点的表现手段。到十九世纪现代小号诞生之后,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与乐器自身构造上的进步,号角式的乐段获得了新的发展,无论在调性上、技巧上都已远远超出了现代小号诞生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浪漫主义以后的作曲家们,在歌剧、交响乐、交响诗、以及室内乐等形式和体裁中普遍运用现代小号演奏号角性乐段。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既有短小动机式的,也有大段歌唱性的Z既有单一声部的,也有多声部的。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Chaikovsky 1840—1893)在他创作的《意大利随想曲》中,一开始就运用现代小号,以强烈的音响奏出一段沉雄的号角性音调。可以明显地看出作曲家是以自然音列来创作这一段音乐的,这与作者要表现的音乐形象直接相关。这段音乐是根据柴可夫斯基滞留罗马期间,观看意大利王室骑兵队于黄昏时通过广场,并听到头戴羽毛军帽、身穿鲜艳军服的喇叭手所奏的曲调时获得的灵感而创作的。
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Verdi 1813-1901)的歌剧《奥瑟罗》第三幕中,为了表现威尼斯贵宾到来的宏大场面,使用六支C调小号的合奏,吹奏出以自然音列构成的号角式音调,声部的交错此起彼伏,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以上两个乐段虽然都是用自然音列写成的,但是使用现代活塞小号来演奏这些乐段却会产生出更加辉煌的效果,因为演奏者可以根据音乐的需要和适合自己的吹奏习惯,任意挑选相应调性的小号来演奏。
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一科萨可夫(Rimsky—Korsakov 1844—1908)在他创作的《西班牙随想曲》第四乐章中,使用小号与圆号、小军鼓合奏并带有安达卢契亚特性的号角性音调。这段号角式乐段已打破了以往的自然音列的写法,使用了变化音。为了获得更丰满的音响效果,作曲家用现代小号与圆号同时吹奏这一以三连音为特征的乐段,生动地描绘出色彩鲜艳的大自然景象和西班牙人民富有诗意的生活风貌。
使用现代小号吹奏号角式音凋,并使它在一个乐章中多次出现,用以表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可能要数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马勒(Mahier 1860—19if)所创作的《第五交响曲》了。在第一乐章(送葬进行曲)中,出现的这个号角式乐段,第一次是表现葬礼的行进,第二次是表现对死亡的预感,第三次是表现对过去往事的回忆。使用同一个音乐动机来表现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可以说在现代小号演奏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同时也给现代小号的演奏艺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至今这一段音乐仍然是世界各大交响乐团人团考试的必奏文献之一。
使用现代小号吹奏的号角式音调表现英雄性的主题、揭示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冒险精神,在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Strauss·Richard 1864—1949)所创作的《英雄生涯》交响诗第四部分(战场上的英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段号角性音调中,使用(谱10)以前从来没有的大跳音程、一系列的变化音以及持续的强奏音,充分发挥了现代小号的强大威力。
使用现代小号的号角性特点用于歌唱性乐段,来呈示乐章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一个独创。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在《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中,三次使用这一具有号角性特点的歌唱性乐段,表现出森林的神秘气氛,把人的想象力引向连绵不断的山峦和奔流不息的河边。从这里不难看出马勒对现代小号的偏爱,在艺术表现和演奏技巧上都作出了前人没有作过的探索和实践。这一歌唱性乐段在演奏法上与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急求!!!古典音乐知识@
百度百科里面有 直接搜索“古典音乐”就有了
乐风转变
当欧洲音乐进入古典时期后,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父”海顿,“神童”莫扎特,以及“乐圣”贝多芬碰档!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古典音乐丛书
时间进入19世纪,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昌携同之处!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我不得不提到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像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音乐,这时候的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象无声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音乐形式! 注:按广义的古典音乐定义: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来看,印象派音乐和现代音乐皆属古典音乐之类;若按严格的古典音乐定义,则古典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音乐作品。
中世纪时期
(Medieval Period)(1450年前) 这一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广为演唱的单声部歌曲集。大多用于两种礼拜仪式:一是弥撒,歌词为纪念基督最后晚餐及其献身事迹,这是教 堂仪式的中心;二是日课,就是修道院每天咏唱的八课圣事,主要以诗篇为主。 推荐:GREGORIAN CHANT
巴洛克时期
(Baroque)(约为公元1600—1750) 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 华丽、复杂、藻饰、扭曲, 著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 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古典时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 那么巴洛克时代(及后来的浪漫时代)就是代表著骚动、不安和疑虑。四声部的和声, 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 (figured bass) 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旧有的教会调式消逝, 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关调性之崛起, 是巴洛克时代大事。另外, 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代萌芽, 也就是在音乐曲谱中加入小节线。这些形式日后直接衍生为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前奏曲与变奏曲。不过巴洛克时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触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题模仿(古幻想曲) 。
古典主义时期
(Classical)(约公元1750—1820)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浪漫主义时期
(Romanticism)(约为公元1820—1900)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耐吵伏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民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此时期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肖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号;华格纳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20世纪的作品有布列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引》、《小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保钦奈拉》、《彼得洛希卡》,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在此推荐德国作曲家亨德密特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画家马席斯》交响曲,以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的《马术竞技会》、《一个平凡人的号角》。
编辑本段主要乐器
木管乐器
短笛piccolo、长笛flute、双簧管oboe、英国管english horn、黑管clarinet、低音黑管bass clarinet、大管bassoon、低音大管contrabassoon、 高音萨克斯soprano saxphone、中音萨克斯alto saxphone、次中音萨克斯tenor saxphone、上低音萨克斯baritone saxphone
铜管乐器
圆号french horn、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柔音号flugelhorn、长号trombone、低音长号bass trombone、次中音号baritone horn、上低音号euphonium、大号tuba
打击乐器
定音鼓timpani、小军鼓snare drum、大军鼓bass drum、小镲small cymbals、大镲big cymbals、吊镲splash cymbal、铃鼓tambourine、三角铁triangle、响板castnet、锣gong(tam-tam)(grongkas)、音棒claves、雪橇铃sleighbell、木头wood block、木琴xylophone、马林巴琴marinba、管钟tubular bell、钟琴glockenspiel、铁琴vibraphone
键盘乐器
钢片琴celesta、钢琴piano、管风琴organ
弦乐器
大键琴harpsichord、竖琴harp、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violoncello、贝司contrabass 古典吉他Classical Guitar
编辑本段巴洛克时期代表作品
蒙特威尔第
蒙特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1.牧歌选辑 2.晚祷(1610年)。 3.歌剧《奥菲欧》。
柯瑞里
柯瑞里(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浦赛尔
浦赛尔(1659~1695):英国作曲家。 1.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 2.歌剧《仙后》。3.歌曲选辑。4.颂歌选辑。
其他
(4)斯卡拉蒂(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风琴均有选)。 (5)塔替尼(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魔鬼的颤音》小提琴奏鸣曲。2.柯瑞主题变奏曲。 (6)裴高赖西(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 曲目:圣母悼歌。
编辑本段古典时期代表作曲家
德国作曲家
莫扎特
葛路克(1714~1787):由巴洛克后期跨越到古典时期的德国歌剧作曲家。 曲目:歌剧《奥菲欧与幽丽狄彩》。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有“乐圣”的美誉。 曲目:1.交响曲第一~九唬(第五号命运 )(第三号英雄 )。2.钢琴协奏曲第一~五号。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钢琴奏鸣曲第八号《悲怆》、第十四号《月光 》、第二一号《华德斯坦》、第二三号《热情》、第二六号《告别》、第二九号《汉马克拉维亚》、第三十~三二号。5.小提琴奏鸣曲第五号《春》、第九号《克罗采》。6.大提琴奏鸣曲第三号、第五号。7.弦乐四重奏第七~十号、第十三、十四号。8.钢琴三重奏学五号《幽灵》、第七号《大公》。9.序曲选辑。10.浪漫曲 (G大调与F大调)。11.三重协奏曲OP.56。12.歌剧《费黛里奥》。13.庄严弥撒曲OP.123。14.给爱丽丝 。15.绮想轮旋曲。
奥国作曲家
海顿(1732~1809):奥国作曲家,有“交响曲之父”的美誉。 曲目:交响曲第四十五号《告别》、第八十三号《母鸡》、第八十八号、第九十二号《牛津》、第九十四号《惊愕 》、第九十六号《奇迹》、第九十九号、第一○○号《军队》、第一○一号《时钟》、第一○三号《鼓声》、第一○四号《伦号 》。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曲目:1.第三五~四一号交响曲。2.钢琴协奏曲第一九~二七号。3.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五号。4.长笛协奏曲(二首)。5.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29。6.竖笛协奏曲K.622 。7.低音管奏曲K.191。8.法国号协奏曲(四首)。9.交响协奏曲(K.364和K.297b)。10.钢琴奏鸣曲K.310、K.330~333(331 )、K.457、K.545 。11.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任选)。12.弦乐四重奏第一四~二三号。13.竖笛五重奏K.581。14.法国号五重奏K.407。15.小夜曲K.239、K.320、K.525 、K.361。16.歌剧《女人皆如是》、《费加洛婚礼 》、《魔笛》。17.C大调弥撒曲《加冕》。18.安魂曲K.626。19.长笛四重奏(共四首)。20.钢琴三重奏(共八首)。
编辑本段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曲家
意大利
古典音乐唱片封面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塞维亚的理发师》。3.歌剧《赛米拉密德》。4.歌剧《灰姑娘》。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 多尼采蒂(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2.歌剧《唐?巴斯瓜雷》。3.歌剧《爱情灵药》。4.歌剧《联队之花》。5.歌剧《宠姬》。 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曲目:1.歌剧《茶花女》。2.歌剧《阿伊达 》。3.歌剧《奥泰罗》。4.歌剧《麦克白》。5.歌剧《游唱诗人》。6.歌剧《命运之力》。7.歌剧《纳布果》。8.歌剧《假面舞会》。9.歌剧《唐卡罗》。10.歌剧《法斯塔夫》。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12.安魂曲1 2 6 。
德国
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 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 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言家》)。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 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4.狂欢节OP.9。5.克莱斯勒利纳OP.16。6.交响练习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22。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 、第二三乐章 )。11.钢琴五重奏OP.44。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话画册》(中提琴与钢琴)。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7.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1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2.第一、第二号钢琴协奏曲。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小提琴与大提琴复协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学庆典》序曲、《悲剧》序曲。7.竖笛五重奏OP.115。8.竖笛奏鸣曲(二首)。9.小提琴奏鸣曲(三首)。10.大提琴奏鸣曲(二首)。11.第三号钢琴奏鸣曲。12.韩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钢琴小曲集(喜欢布拉姆斯的人这些曲子一定要听,它包括了间奏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等)。15.钢琴五重奏OP.34。16.弦乐四重奏(三首)。17.弦乐六重奏(二首)。18.钢琴三重奏(三首)。19.钢琴四重奏(三首)。20.法国号三重奏OP.40。21.竖笛三重奏OP.114。22.海顿主题变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选)。
奥国
舒伯特(1797~1828):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 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号交响曲。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4.即兴曲D.899、D.935、D.946。5.乐兴之时D.780。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8.第一号、第二号钢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鹅之歌》。11.歌曲集(任选)。12.八重奏D.803。13.弦乐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鸣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小约翰 施特劳斯(1825~1899):奥国作曲家。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父亲是"圆舞曲之父“。) 曲目:1.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南国玫块》、《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与歌》、《艺术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拨奏》、《雷鸣与闪电》、《闲聊》、《狩猎》、《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赛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轻歌剧《蝙蝠》。
其他
柏辽兹(1803~1869):法国作曲家。 曲目:1.幻想交响曲 。2.序曲集(包括《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交响曲)4.歌曲集《夏夜》。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2.练习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圆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 、《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8.马厝卡舞曲(任选)。9.即兴曲(四首)。10.叙事曲(四首)1 2 3 4 。11.诙谐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摇篮曲OP.57 。14.船歌 贝多芬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 、二号钢琴协奏曲。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 、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 。9.巡礼之年。10.第三号《爱之梦》。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12.《浮士德》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 曲目:1.交响曲第四号、第五号、第六号《悲怆》。2.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OP.23。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4.芭蕾音乐《天鹅湖 》、《睡美人》、《胡桃钳 》。5.《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6.意大利随想曲op.45。7.交响幻想曲《暴风雨》op.18。8.《一八一二年 》序曲。9.斯拉夫进行曲OP.31。10.交响幻想曲《黎米尼的富兰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2.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大提琴与管弦乐)。13.A小调钢琴三重奏。14.弦乐四重奏(三首)。15.管弦乐组曲第一~四号。16.歌剧《尤金?奥涅金》。17.弦乐小夜曲OP.48。18.交响曲第一~三号(第三号 )。19.《曼弗列德》交响曲。20.钢琴曲集《四季》。21.忧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现代时期
拉赫玛尼诺夫
(1)杜卡(1865~1935):法国作曲家。 曲目:交响诗《魔法师的徒弟》。 (2)西贝流士(1865~1957:芬兰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七号(二、五两首尤其著名)。2.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47。3.交响诗《芬兰颂》OP.26、《传奇》OP.9、《黄泉的天鹅》OP.22NO.3、《海洋女神》OP.73、《塔比奥拉》OP.112。4.《卡列里亚》组曲。5.悲伤圆舞OP.44。6.夜骑与日出(管弦乐曲)。 (3)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家。 曲目:1.钢琴曲:《水之嬉戏》、《镜》(五曲) 、《夜之加斯巴》(三曲)、《库普兰之莫》(六曲)、《死公主的巴望舞曲》。2.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钢琴协奏曲《左手》。3.管弦乐曲:《波烈露》舞曲、《西班狂想曲》、《鹅妈妈》组曲、《圆舞曲》、《达芙尼与克罗伊》芭蕾组曲、《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库普兰之墓》组曲。4.小提琴曲:《哈巴奈拉》、《吉卜赛》。5.F大调弦乐四重奏。6.小提琴奏鸣曲。7.序奏与快板。8.钢琴三重奏。 (4)布劳克(1880~1959):瑞士作曲家。 曲目1.希伯莱狂想曲《所罗门》(大提琴与管弦乐)。2.小提琴协奏曲。 (5)巴托克(1881~1945):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 曲目:1.钢琴协奏曲第一~三号。2.管弦乐协奏曲。3.弦乐、打击乐与钢墙琴的音乐。4.芭蕾音乐《奇怪的满州官吏》。5.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6.舞蹈组曲。7.罗马尼民俗舞曲。8.弦乐四重奏(六首)。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10.双小提琴二重奏(共四十四首)。11.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12.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13.嬉游曲。14.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15.两首狂想曲。 (6)柯达伊(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 曲目:1.《哈利雅诺斯》组曲。2.孔雀变奏曲。3.格兰达舞曲集。4.马罗许塞克舞曲集。5.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7)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俄国作曲家。 曲目:1.芭蕾音乐《火鸟 》、《彼得洛希卡》、《春之祭 》。2.《诗篇交响曲 》和《三乐音交响曲》。3.《敦巴顿橡园》协奏曲。4.士兵的故事。5.《普钦涅拉》组曲。6.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7.管乐交响曲。8.舞蹈协奏曲。9.单簧管协奏曲《黑檀》。 (8)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俄国作曲家。 曲目:1.交响曲第一、五、七、十号 。2.芭蕾组曲《黄金时代》。3.小号与钢琴协奏曲。4.G小调钢琴协奏曲OP.57。5.降E大调大提琴协奏曲。6.A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7.大提琴奏鸣曲OP.40。8.中提琴奏鸣曲OP.147。9.第二号钢琴三重奏。10.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11.钢琴五重奏OP.57。 (9)布里顿(1913~1976):英国作曲家。 曲目:《法兰克·布瑞基主题》变奏曲。战争安魂曲。
编辑本段不同时间需听的古典音乐
下午茶时间:让心情平静恬适的音乐
奥芬巴赫 《霍夫曼船歌》 亨德尔 《水上音乐》 莫扎持 c大调《弦乐小夜曲》 威尔第 歌剧《茶花女》之《饮酒歌》 马斯奈 《泰伊思随想曲》 威尔第 歌剧《弄臣》之《善变的女人》 舒曼 《儿时情景》作品15之梦幻曲 舒曼 《森林情景》作品82之预言鸟 舒伯特《野玫瑰》 舒伯特 《鳟鱼》 舒伯特 《军队进行曲》第1号 普契尼 歌剧《蝴蝶夫人》之《美好的一天》 圣—桑 《动物狂欢节组曲》之《天鹅》 李斯特 交响诗《前奏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斯美塔那 交响诗《我的祖国》之《莫尔道河》 理查德·施特劳斯 交响诗《查拉图斯持拉如是说》 德利伯 芭蕾舞剧《葛贝莉亚》之《洋娃娃圆舞曲》 霍尔斯特 《行星组曲》 格什温 《蓝色狂想曲》
起床时间:让精神振奋清醒的音乐
巴赫《康庚舞》 奥芬巴赫 《天堂与地狱》序曲 辛定 《春天的呢喃》 老约翰·施特劳斯 《拉德斯基进行曲》 贝多芬 《第7交响曲》 门德尔松 钢琴曲集《无言歌》之《狩猎之歌》 肖邦 波兰舞曲《英雄》 瓦格纳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海顿 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雷斯庇基 交响诗《罗马三部曲》 葛罗菲 《大峡谷》组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莫扎特 《朱被特交响曲》 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 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克菜斯勒 《美丽的露丝玛莉》 舒伯特 《乐兴之时》 韦伯 《邀舞》 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 比才 《卡门》 帕海贝尔 《卡农》 安德森 《切分音时钟》 姆斯基—柯萨科夫 《大黄蜂的飞行) 卡普亚 《我的太阳》 卡尔奥福 《布兰诗歌》 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5号 夏布里埃 《西班牙狂想曲》 亨德尔 《快乐的铁匠》 贝多芬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5号《春》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布里顿 《青少年管弦乐入门》
睡觉时间:温轻浪漫梦幻的音乐
柴科夫斯基 《天鹅湖》(品味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音乐 《睡美人》、《胡桃夹子》) 德沃夏克 《新世界交响曲》 芭达洁关丝卡 《少女的祈祷》 贝多芬 《给爱丽丝》 巴赫 《戈德堡变奏曲》 勃拉姆斯 《摇篮曲》 马斯卡尼 歌剧《乡村骑士》 德利果 《小夜曲》 拉赫马尼诺夫 《声乐练习曲》 沃思威廉斯 《绿袖子幻想曲》 比才 《阿莱城姑娘》组曲之步舞曲 格里格 诗剧《皮尔金特》之《索尔维格之歌》 舒伯特 《未完成交响曲》 德彪西 《贝加马斯克组曲》之月光曲 门德尔松 《仲夏夜之梦》 柴科夫斯基 c大调《弦乐小夜曲》 萨蒂 《吉诺佩第钢琴曲》 肖邦 钢琴奏呜曲第2号 莫扎特 《竖笛协奏曲》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第16号 雷奥波德·莫扎特 《玩具交响曲》 格里格 a小调《钢琴协奏曲》 巴赫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交响组曲天方夜谭 德沃夏克 《幽默曲》
工作时间:让情绪激昂慷慨的音乐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穆索尔斯基 《展览会之画》组曲 李斯特 《第1钢琴协奏曲》(五大钢琴协奏曲) 阿尔贝尼兹 《西班牙组曲》 柴科大斯基 降B小调《第1钢琴协奏曲》(五大钢琴协奏曲)(品味柴科夫斯基) [降B小调第6交响曲《悲怆》(品味柴科夫斯基-交响曲)] 巴赫 《意大利协奏曲》 杜卡 交响诗《小巫师》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协奏曲》 拉赫马尼诺大 c小调《第2钢琴协奏曲》 (五大钢琴协奏曲)[舒曼 a小调《钢琴协奏曲》] 格林卡 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哈倍图良 芭蕾舞剧《加雅涅》之《马刀舞曲》 贝多芬 《钢琴协奏曲》第5号《皇帝》(五大钢琴协奏曲) 拉威尔 《波莱罗舞曲》 罗西尼 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 西贝柳斯 交响诗《芬兰颂》 柴科夫斯基 《意大利随想曲》(品味柴科夫斯基-管弦乐曲)[《一八一二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 贝多芬 《热情钢琴奏鸣曲》 [贝氏钢琴奏鸣曲 c小调奏鸣曲《悲伦》Opl3 升c小调奏鸣曲《月光》Op 27 C大调奏鸣曲《华伦斯坦》 0p 53 降E大调奏鸣曲《告别》Op 81a 降B大调奏鸣曲《汉马克拉维亚》 Opl06 ·晚期最后三首奏呜曲: E大调奏鸣曲 0p109 降A大调奏鸣曲 Opll0 C小调奏鸣曲 0p.111] 亨德尔 清唱剧《弥赛亚》; 艾尔加 《威风凛凛进行曲》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7张)
开放分类:
音乐,艺术,乐器,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classical music
我来完善 “古典音乐”相关词条:
爵士乐曲水流觞中世纪音乐tarja原创音乐轻音乐民族音乐歌剧世界名曲芭蕾舞亚洲音乐印度音乐
交响乐民歌试验音乐新世纪音乐流行音乐哥特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严宝瑜玛利亚·安娜·莫扎特觞
爵士乐 曲水流觞 中世纪音乐 tarja 原创音乐 轻音乐 民族音乐 歌剧 世界名曲 芭蕾舞 亚洲音乐 印度音乐 交响乐 民歌 试验音乐 新世纪音乐 流行音乐 哥特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 严宝瑜 玛利亚·安娜·莫扎特 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