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占春芳·红杏了》诗词赏析

占春芳·红杏了

宋代:苏轼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饥轿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译文

红杏花开过了,娇艳的桃花凋谢了,梨花独自暮春开放,兰草麝香怎能和梨花相比呢?梨花的香气自然飘来深深的像从骨子里沁出。

饮酒赏花,忆起这酒似歌*“佳人”的姿色,兼有荼蘼花般的香艳,梨花啊!不要因时令之笛吹落;否则,担心的便是开国受命之宁王。

注释

占春芳:词牌名。《万树词律》卷四注云:“此体他无作者,想因第三句为题名。”《词式》卷二:“苏轼咏杏花,制此调。”

红杏了:红杏花开过了。

夭桃尽:娇艳的桃花凋谢了。

兰麝(shè):兰草与麝香,即大自然生成的兰草香和人工制成的麝香。

透骨:从骨子里沁出,极言深刻。兼合明光:占尽酒和花般的酴醾的香艳。以颜色似之,故名

创作背景

这首《占春芳》,约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三月末到四月初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时。

赏析

与咏梅花、咏海棠一样,苏轼以梨花自况,袒露他贬居黄州后心胸仍像洁白梨花那种旷达情怀。

上片,以反衬手法,从视角上写梨花的品格。“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开头三句,以“红杏”开过腊乱了,“夭桃”谢“尽”了来衬托梨花盛开状态,交代梨花独放的暮春季节。“独”字一用,宛有万花皆离我独笑的孤姿;“占春芳”再无他花,只有此花独为大地占尽春芳,显示高洁。以红衬白,个性鲜明。“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从嗅觉上和心态上,以反衬之笔,写梨花的自然清香和沁人脾的魅力。兰草与麝香本是花中和香中之首,在此与梨花相比,自然逊色多了。但他并未贬低兰麝。然而,作者巧妙地指出:兰麝怎能和“自然透骨生香”的梨花相比,进一步突出了梨花的名贵地位和观赏价值。这为下片写人埋下了隐示性的一笔。

下片,运用了正喻手法,写包括作者在内的游黄州、武昌的友人梨花般的品格。“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突出他们饮酒赏花,酒花香醉的谐谑情景。“对酒莫相忘”为领颔句,领取串连下文。喝上了酒,就会忆起这酒似歌*“佳人”的姿色;还兼有或占尽那似酒似花的、“无花香自远”的“明光”酴醾的韵味。酒、佳人与酴醾的联系是从白色与麝香般的气味为媒体的。紧接着两句点题:“只忧长笛吹花落,除了宁王。”由上的写物而隐喻到写人,让人留恋的红杏、夭桃最后凋谢了,但最担心的是梨花,不要因时令之笛吹落;否则,担心的便是开国受命之宁王。很显然,作者以此隐寓着贤明的神宗,能否像宁王那样,不要吹落他这“梨花”。

全词笔法奇特,博喻成堆。先是以“红杏”、“夭桃”红色和凋谢反喻梨之白花和盛貌;继而以兰麝的兰黑色和沉香来正喻梨花般的白花和透骨的本质;再以上片的花物来喻隐下片的人事;下片又以酴醾般的酒、花与忆想中的“佳人”相喻,且三者融为一体,互得益彰。最后,借花抒发花与宁王息息相关的命轮肢档运,来影射宋朝皇帝是否爱惜孤洁梨花般的贬臣东坡;何况苏东坡早是“酴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的齐安花了。

潇湘归来忆山川——孔祥腾诗词作品赏析

        曾经读到金不忧的新作七绝《赠孔云骧》:“ 圣人后代琅琊留,先祖遗风犹未丢。今日闻君为古调,几分疑是在春秋。”很好奇,不知孔云骧是哪位,后经确认得知是之前经常见到其书法作品的孔六可。还曾经读到过他的一首《虞美人》,读后感觉甚赞,尤其喜成审晚育权抗欢“倚月听花雨”一句,还想着哪个月夜去领略一番这样的意境,就收藏了。

         虞美人•抚琴

       凤桐摇曳传新曲,

       倚月听花雨360问答。

       斑斑竹影小轩窗,

       挥手七弦万壑、照千江。

       清声雅韵随缥缈,

       莫道知音少。

       不觉心契古人情,

       相与乘风一笑、慰平生。

       诗车史人金不忧看了本次孔祥腾潇湘游作品之后,撰文如下:

        孔祥腾,字云骧,号六可,琅琊临沂人。

        其人也,圣人之裔,好古而财进游绝喜文,善书法,亦偶作诗词,颇怀才情。处世平和,为人恭谨。乐以求学,并授于人经另叫并,以承扬国学为己任。常居斋阁而诵经典,偶临山川以旷心胸。才高居不高。我自修我身,何顾他人评说。其表别等生研急严限望极风采也如此。

        孔生与诸亲友同,曾于近日游潇湘一带。其间登山临水,逢贤遇隐,采莲习书,饮酒听雨,复访湘学源头隐山诸地、周氏宗祠及药山竹林禅院。所感所思错句服可谓多矣,因作绝句八首以记之粉空月代程亚。

    其一 隐山赞

漫道圣贤无迹影,

湘学源远隐山青。

武夷岩下曾听雨,

又入濂溪濯我缨。

其二 访药山竹林禅院

药山隐隐水迢迢,

禅院钟声彻九霄。

云在青天何处觅?

湖中日月两三篙。

其三 山中访喻老师

竹影荷风微酒醒,

层峦叠嶂庆云盈。

庭前山水本无价,

万里潇湘入画屏。

    其四 山居

汲水东邻笑裂态语归,

种竹南舍抵柴扉。

阶前碧饭起派都章草随风起,

坐忘山居岁月催。

     其若静它鲁绿践降屋洲传外五 饮酒

山翁耽醉高阳里

陶令复著漉酒巾。

千载风流无处觅,

飞觞遥契古人心。

      其六 习书

古来翰墨莽苍苍,

心慕手追在二王。

茶胶磁定候得均越白鹤缑山承道祖,

亭家法世泽长。

     其七 采莲

手把芙蓉入翠微

千株晨露映千晖。

溪边年少剥莲子,

一任山前白鹭飞。

     其八 听雨

菡萏长存云外意,

芭蕉初展雨中情。

归来忘却天涯客,

一曲潇湘寄此生。

2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