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文学地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起源于德国,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掘坦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1、在诗歌上:
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韦尔弗(《世界之友》、《彼此》),德国的海姆、贝恩
2、在戏剧上:
美国的奥尼尔:《琼斯皇》(1920),作者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判镇桐于自己的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毛猿》(1921),副标题是“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八场喜剧”。主人公:扬克
瑞典的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
3、在小说上:
奥地利的卡夫卡: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旅世城堡》(1915)、《变形记》(1915)
描述西方文学中人
西方古典小说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荷马史诗描写了众多神和英雄的事迹。和当时的人文观念有关系,希腊属于泛神论的民族,希腊
神有着很强烈的人性,众神之父宙斯就和人一样四处应测响硫留情。所以文学创来自作表现的是人性与人欲为主。其实与其说是描写360问答神,不如说在描写神化的人。
肥陆时练但是这种放纵人欲是危险的,这也是希腊诸城邦逐渐灭亡的原因之一,希腊诸类就神逐渐被天主教的上帝所替代,而随着天主教的极度兴盛,希伯来文化也开始逐渐兴盛,强调神的唯一性,节制欲望,人的描写重点就逐渐转向人向神的提升的方向。就是人性的神化。描写圣徒的作品很多,然而毕竟人是思想自由的动物,宗教对人性的钳制必然招致反抗,于是出现了各种骑士文学甚至平民文学等等描写一般人的作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科学的进步让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既然上帝是不存在的,那么君权神授也延矿功形试守担就是胡说八道了,那么人应该是觉鲁另情算亲众么着自由的,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摆脱社会对自己的钳制成了所有人的向往,思想进一步自由导致文学向着揭露社会阴暗面为主,描写扭曲的人性,也就航微衣响职是你说的“非人”,通过控诉不正常的社会,提出自己对自由的人性的向往。现实主义文学开始抬头。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见。简述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