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卡米耶.毕沙罗的简介,
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
法国印象派大师。1830年生于安的列斯群岛的圣托马斯岛,1903年卒于巴来自黎。在他去世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在他去世后3年,“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录中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
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毕沙罗是惟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毕360问答沙罗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是印象派的先驱,有印象派“米勒”之称。
印象派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 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似你理工剧容延验县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余王聚殖牛额花纪非供绿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反露粉饭规策谓案一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支句补次担听跳志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类最受欢迎的艺术珍宝。
《洛德希普刘歌些倒造着商术体权源林恩火车站》
在这幅作品里柯罗式的单纯清新的蓝绿色调和朴素优雅、带有古典韵味的幽静气氛显而易见,画法沉稳,虽有柯罗影响,但仍然是毕沙罗的。
《通往卢弗西埃恩之蠢信纤路》
毕沙罗向柯罗学习,决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而是一种特有的灵敏悟性,把柯罗的画法完美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熟练技巧和潇洒格调之中,以极其自然的形态出现在画所面上。
我们从这一幅《通往卢弗西埃恩之念有致善当转系作路》中看到的既有柯罗影子,但更多的是毕沙罗自己的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柔和深认英称故电远的云天,给人的时空和色彩的感觉妙极了,这种印象的真实感能唤起每个老承千面点煤文向婷相人如同身临其境的回忆。
《村落·冬天的印象》
在这幅《村落·冬天的印象》富罪中,毕沙罗尝试运用塞尚式的较为阔大、稳重、坚实的笔触代替他原有细碎的笔触,其色彩也方训南王耐儿殖有类似塞尚式的单纯冷暖过渡,色块铺垫得都训职定异哪厚实,富有平面感,画面很有力度和分量。但整个画面比塞尚活泼且含温情。
《菜园和花树·蓬特瓦兹的春天》
毕沙罗真正属于早期印象派风格的代表烟沿带目支富素作品,形成于70年代后期,画家在1877年作的这幅《菜园和花树·蓬特瓦兹的春天》就比较典型。他运用细小的笔触点画造型,色彩的配置过渡非常微妙、丰富、沉稳与厚实,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毕沙罗画法。这种画法和异交算阶洋关坏义明后来的修拉点彩派画法有相似之处,但内在气质不同。这幅画给人以轻松止金文政业露八算的、愉快、充满生机之感,画家像是一位歌手,在用欢畅的笔触赞美春天诱人护周仅文的景色。
《蒙马特大街》
毕沙罗进入晚年的成熟期,排除了外界画法对他古题育兰八王述香的干扰,表现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印象派的元老画家的精湛技巧和恢宏气魄,后期主要描绘繁华的城市和街道建广述落铁表肉路跑急筑,多取俯视角度。他晚年更多是从楼上居室俯视描绘街景。这幅《蒙马特大街》具有代表性。
这是一幅蒙马特大街的全景图,街道两侧尽收画面,人群流动,车水马龙,由于视角宽广,楼房林立,车马人流很小,只能凭感觉用粗笔点画出来,然而显坦衫得特别生动,加之透视准确,画中车马人流仿佛在画中移动,它描绘了现代都市的繁忙热闹场面。它预示了20世纪未来派画家所热衷描绘的景象–现代都市快速运动节奏。在这幅画上,构图宏伟,街景庄严而有气派;色彩丰富柔和,在冷暖色对比中,充满中间调子的过渡,形成一种细致而变化丰富的灰调子,但却很明亮,它显示着光的饱满,其笔触均匀而不失活泼变化带仿,粗犷与细致融为一体,表现出毕沙罗特有的艺术风格。
毕沙罗生性随和,易为新鲜事物所吸引,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每当他发现更为新颖的画法,总是很快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他年轻时除受到柯罗的影响外,米勒、库尔贝等人的画风也在他的创作中出现过。后来莫奈典型的印象派风格给予了毕沙罗决定性的影响,使他在不断改变画风后最终保持了印象派的风格,并以此风格画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19世纪80年代以后,他的风格又屡经变化:忽而受到修拉的科学主义观点的影响,加人新印象派的行列;忽而受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的那种感伤画风的影响;忽而又为新艺术运动装饰风格所动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最后他所尝试过的各种风格和手法,终于汇集成一种淳朴、敦厚而柔和的印象派风格。
毕沙罗既注重外光色彩的表现,也强调人物形象的刻画,二者并重。他除描绘了许多农村题材外,也画了不少巴黎的街景,他特别喜欢描绘消失在远方的道路。
卡米耶·毕沙罗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他对印象派的重要意义甚至超过莫奈,他品德高尚赢得所有人的钦佩,在印象派画家心目中,他是这个松散大家庭的家长,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印象派的摩西(上帝的传喻者,以色列人的领袖)。
法国印象派画家,其作品有《金发浴人》《睡觉的女人》等。
雷诺阿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
雷诺阿 (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法国印象画派的著名画家、雕刻家。最初与印象画派运动联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
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出生在利摩日的一个穷裁缝的家庭。5岁时全家迁居巴黎,在13岁时已学会画瓷器画的手艺。70年代雷诺阿和莫奈经常共同外出写生作画,切磋画艺,共同探索画中的光与色的描绘。
1874年雷诺阿以《包厢》一画参加首次印象派画展,这标志着雷诺阿风格的成熟。后来,1876年,他又在《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一画中,用这种方法表现规模宏大的场面,透过树丛的星星点点的阳光,洒落在人们的身上、脸上、桌上和草地上,真正实践喊清了“光是绘画的主人”这一句印象主义者的口号。是印象主义绘画在风俗方面的重要代表作。表面上看三描写巴黎一著名的露天咖啡馆兼舞场热闹和欢快的气氛,实际上真正的主题是透过树叶间隙照射下来的阳光。这阳光照射在人们的身上,引起了丰富的光色变化,充分表现了印象主义画家对现实生活的光与色变化的高度敏感。
1876年以后,他的风格臻于成熟。作为这种风格的代表的《游艇上的午餐》、 《爱尔·潘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肖像》,都以明朗、艳丽、令人眩目的光彩,受到评论界和官方沙龙的赞美。随着绘画上的成功,生活境遇得到了改善铅灶。于是决定走出法国去东方寻找新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他去了阿尔及利亚又取道英国,1881年又赴意大利游历艺术名胜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等地,当他在罗马看了拉斐尔的画时感叹道:“真是妙极了,我早该看到它们。”这时他的艺术追求倒退到古典主义学院派,他说:“在油画方面我更喜欢安格尔。”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一次危机。但就在这危机时代,他的印象主义精神仍始终保存在他的风景画中。
阳光、空气、大自然、女人、鲜花和儿童。这就是雷诺阿一生用丰富华美的色彩所弹奏的主题。雷诺阿一生都很贫困,但画面却很甜美、明丽。他所画的女性丰满娇丽、妩媚动人,目光中常常流露着一种淡淡的忧郁;所画儿童,天真纯洁。他是位红磨坊街舞会卓越的人物画大师,晚年得了类风湿病,手脚都变形,十分痛苦,仍坚持作画。
雷诺阿少年时在一家瓷器厂负责为瓷器上描绘花朵,开始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到了二十一岁便立志做一名专业画家。他与莫奈在同一画室学画而成为挚友。1870年代中期,雷诺阿已发展槐渗扮出个人独特的风格,画中经常出现的优雅女士,像粉红玫瑰般惹人怜爱。这时候的人物造型避免清晰轮廓或粗线条,而以自然写实的笔调烘托出画面那份梦似感,有点午后阳光下的慵懒,光影斑驳,有种温馨的热闹。到了1881年,他开始回归古典,同年他往意大利取经,回来后作品有了极大改变。不久后他又觉得自己的风格太严肃,于是再度采用粗犷自然的笔触却不失物体原有的外形。奠定了这种画风后,他用色更大胆,技法更奔放,他的主题总是女性桃红晶莹的肌肤、丰满光滑的胴体,予人健康活泼的印象。
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他曾说过:“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他还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说 “只有当我感觉能够触摸到画中的人时,我才算完成了人体肖像画。”
雷诺阿在印象派绘画集团中是属于较年轻的一个,比莫奈也小一岁。这位艺术家一生的作品大多以明快响亮的暖色调子描绘青年妇女,尤其是她们的裸体形象。他以特殊的传统手法,含情脉脉地描摹青年女性那柔润而又富有弹性的皮肤和丰满的身躯。他虽也画了不少外光风景画和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然而裸体与妇女形象占据他一生作品的主流。他的人体油画不同于以前学派画家所追求的那样虚伪和做作。雷诺阿的女人体,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一个个都象是伊甸乐园里从未尝过禁果的夏娃,她们悠然自得,魅力惑人。
雷诺阿一生都坚持户外写生与创作,共留了6000多幅充满光与影的嬉戏的户外作品。
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
雷诺阿 (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法国印象画派的著名画家、雕刻家。最初与印象画派运动联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
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出生在利摩日的一个穷裁缝的家庭。5岁时全家迁居巴黎,在13岁时已学会画瓷器画的手艺。70年代雷诺阿和莫奈经常共同外出写生作画,切磋画艺,共同探索画中的光与色的描绘。
1874年雷诺阿以《包厢》一画参加首次印象派画展,这标志着雷诺阿风格的成熟。后来,1876年,他又在《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一画中,用这种方法表现规模宏大的场面,透过树丛的星星点点的阳光,洒落在人们的身上、脸上、桌上和草地上,真正实践了“光是绘画的主人”这一句印象主义者的口号。
1876年以后,他的风格臻于成熟。作为这种风格的代表的《游艇上的午餐》、 《爱尔·潘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肖像》,都以明朗、艳丽、令人眩目的光彩,受到评论界和官方沙龙的赞美。随着 绘画上的成功,生活境遇得到了改善。于是决定走出法国去东方寻找新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他去了阿尔及利亚又取道英国,1881年又赴意大利游历艺术名胜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等地,当他在罗马看了拉斐尔的画时感叹道:“真是妙极了,我早该看到它们。”这时他的艺术追求倒退到古典主义学院派,他说:“在油画方面我更喜欢安格尔。”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一次危机。但就在这危机时代,他的印象主义精神仍始终保存在他的风景画中。
阳光、空气、大自然、女人、鲜花和儿童。这就是雷诺阿一生用丰富华美的色彩所弹奏的主题。雷诺阿一生都很贫困,但画面却很甜美、明丽。他所画的女性丰满娇丽、妩媚动人,目光中常常流露着一种淡淡的忧郁;所画儿童,天真纯洁。他是位卓越的人物画大师,晚年得了类风湿病,手脚都变形,十分痛苦,仍坚持作画。
雷诺阿少年时在一家瓷器厂负责为瓷器上描绘花朵,开始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到了二十一岁便立志做一名专业画家。他与莫奈在同一画室学画而成为挚友。1870年代中期,雷诺阿已发展出个人独特的风格,画中经常出现的优雅女士,像粉红玫瑰般惹人怜爱。这时候的人物造型避免清晰轮廓或粗线条,而以自然写实的笔调烘托出画面那份梦似感,有点午后阳光下的慵懒,光影斑驳,有种温馨的热闹。到了1881年,他开始回归古典,同年他往意大利取经,回来后作品有了极大改变。不久后他又觉得自己的风格太严肃,于是再度采用粗犷自然的笔触却不失物体原有的外形。奠定了这种画风后,他用色更大胆,技法更奔放,他的主题总是女性桃红晶莹的肌肤、丰满光滑的胴体,予人健康活泼的印象。
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他曾说过:“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他还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说 “只有当我感觉能够触摸到画中的人时,我才算完成了人体肖像画。”
雷诺阿在印象派绘画集团中是属于较年轻的一个,比莫奈也小一岁。这位艺术家一生的作品大多以明快响亮的暖色调子描绘青年妇女,尤其是她们的裸体形象。他以特殊的传统手法,含情脉脉地描摹青年女性那柔润而又富有弹性的皮肤和丰满的身躯。他虽也画了不少外光风景画和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然而裸体与妇女形象占据他一生作品的主流。他的人体油画不同于以前学派画家所追求的那样虚伪和做作。雷诺阿的女人体,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一个个都象是伊甸乐园里从未尝过禁果的夏娃,她们悠然自得,魅力惑人。
雷诺阿一生都坚持户外写生与创作,共留了6000多幅充满光与影的嬉戏的户外作品。
法国电影导演雷诺阿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1841-1919)
1841年 生于利摩日,父亲是个裁缝。
1846年 全家迁居巴黎。
1854年 13岁的雷诺阿已经学会一门手艺:画瓷器画。而后又开始学画屏风。
1862-1864年 在美术学校学习,同时又在格莱尔画室学习,在那里他认识了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巴齐依和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
1864年 雷诺阿以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主人公为题材的风俗画《爱斯密拉尔达》(这幅画后被他毁掉了)为沙龙接纳。这是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等人毕生也未能获得的荣誉,而他当时年仅23岁。
1867年 雷诺阿画了一幅《丽莎》。同年9月,雷诺阿和莫奈同时画了《青蛙塘》。
1868年 《丽莎》一画在沙龙展出并取得了成功。
1869年 普法战争期间,雷诺阿参加法国骑兵队,战争结束后重新拿起画笔。
1870年 29岁的雷诺阿,事业上还未露头角,经济上又处于拮据状态,不时要光顾当铺,不得不多次地从一个阁楼搬到另一个阁楼。就在此时期,他去阿让特依,跟随莫奈去户外写生,去理解和感受大自然中的光色效应。
1874年 他参加了第一次“沙龙落选展”,也就是后来所称的首次印象派画展,随后以印象派所倡导的艺术技法创作出大量的富于个性的作品,从此,他成了印象派画家群体中的活跃分子。当年,在纳塔尔照相馆举行的宣告印象派诞生的著名画展,展出《包厢》一画的雷诺阿是当时受到最尖刻评论的画家。
1875年3月24日 雷诺阿与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西斯莱、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等人在德鲁旅馆举行作品拍卖会,他送去了15幅作品,结果遭到惨败,拍卖的收入甚至抵不上成本。同年他创作了《秋千》、《通往草地的路》等。
1876年 雷诺阿抛弃了他创作中的一切来自外部的影响以及动摇与奢望。在一些以人物形象为主的画面上,创造了他自成一格的印象主义,创造了完全符合他的创作想象力的豪壮风格。《浴女》、《红磨坊街的舞会》可以说是这一年最惊人的作品。
1878年 他又创作了《夏尔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
1879年 在巴黎沙龙中,雷诺阿的《夏尔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这幅画获得了好评。他获因此得到了1000法郎的酬金,这对贫困的雷诺阿来说,似乎是天降甘露,从此有了生活转机。
1880年 在沙龙获得成功后,就开始外出旅行。第一个目的地是诺曼底海滨。同年夏季,他又到了安罗瓦西,在那里他经常去弗尔纳兹大娘在沙东附近的住所。
1881年春 雷诺阿去了阿尔及尔。
1882年夏 再赴诺曼底,秋季即登程赴意大利,意大利之行促使他画风的转变,在那里走访了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庞贝等地。
1883年 他在法国一家旧书店买到一本属于14世纪后期意大利画家钦尼诺·钦尼尼撰写的《绘画论》,此书使他入了迷。他后来在与画商伏拉尔谈起他的艺术倾向转变的原因时说:“1883年左右,我随印象派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终于不得不承认,不论油画还是素描皆已技尽。总之,对于我来说,印象主义是一条死胡同”。
1881-1888年 雷诺阿的绘画风格大有转变。《游艇上的的午餐》是极鲜明地体现和综合其年轻时思想的最后作品.
1894年 雷诺阿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此后几年每况愈下。
1903年 雷诺阿由于关节炎不得不迁居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卡纽去疗养。
1910年 雷诺阿下肢瘫痪,只得终身与轮椅作伴。
1912年 全身瘫痪雷诺阿,经过治疗病情略有好转,上身已恢复了生理机能。
1919年8月 他的《夏潘蒂耶夫人画像》被卢浮宫收藏,法国艺术界为此隆重地邀请雷诺阿出席首展仪式。
1919年12月 雷诺阿死于肺炎,享年78岁。
1990年 雷诺阿 《红磨坊的舞会》,以7810万美元成交。
母女图 荡秋千 落潮
两母女 康达维斯小姐画像 花束
弹钢琴的女孩 戴帽子的女孩 裸女
半身像 小船 夏天
舞者 桃子和桃胡 谈话的女人
水果和杯子 水果 散步
伞 青蛙塘 青蛙塘
骑士 女孩像 男人头像
在花图中画画的莫奈 浴女图 在牧场
自画像 艺术家的一家 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