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简介与作品?

1、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激慧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2、作品: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扩展资料

茅盾象征主义手法教学

笔名趣事:

现已获得证实的沈雁冰的笔名有98个,然而在众多笔名中“茅盾”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个笔名的来源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1927年,大漏磨革命返铅斗失败,沈雁冰被迫隐居在上海,郁郁不得志的他开始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小说《幻灭》。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可许多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章。这使得他内心十分矛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

稿子最后交给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了意见,认为这个名字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

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矛盾

茅盾小说

《虹》:为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它是茅盾思想逐渐走向纯化,摆脱小资产阶级悲观失望心态的转折。取名为“虹”具有象征意义,在茅盾看来“虹”是桥,虽幻美危严门鱼着陆已水跳开送,却有诱人的魅力,但本身是空幻的,是过渡性的。主人公梅行素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发展到走上革命道路,性格是有发展变化的。梅的性格特点是始终反叛于封建制度,坚决“往前冲”,尽管四处碰壁,但仍“我城军思先七析增行我素”。《虹》意味着从苦闷到振奋并积极进取的一个过渡,反映了作者透过黑暗现实,知难而进的精神。

4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