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谈中世纪的日本文学

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第三十讲讲到中世纪的日本文学。自己脑海中唯一关于日本文学方面的便是风靡日本的“三行情书”。读完木心先生关于中世纪日本文学的讲述,甚是觉得其“三行情书”与日本文学风格的联系异常紧密。

近代以来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国人对其仇恨程度的表述远远超过应该保持的理性程度。

木心先生开篇便说陈丹青一行艺术家或许因为年轻,对日本仇恨不深。或许是艺术家总能抛开一些民族性,国家性的眼光来审视艺术,故而木心先生有此表述。我个人倒是觉得木心先生的表述不以为然。生活在我周边的青年都是对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带有仇恨的,并且仇恨的程度我认为并不少于木心先生所在的那个时代,只是我们比那个时代受到的悲苦少一些。当然这只是一个年少轻狂的孩子的妄谈搭银枯,因为短短的一句话就可以把我上述的观点推翻:

木心谈象征主义

没有经历,没有感同身受就别去发言。

但是,对于日本国家、民族还是有仇恨的,只是多少的程度。

回到日本文学。日本古代是没有文学的,待中国《论语》、《千字文》传到日本,日本才始用汉字写文章,故中世纪乃至日本文学的开端都是受到中国影响的。

中世纪的日本文学时代划分为四个部分: 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黑暗期”。

奈良时代的文学有散文、诗歌。大多讲的是人伦情爱,父母妻子家人离别之类。诗歌浅但有味道。(这风格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他们文学受到中国影响,跟中国文学很是相似但混淆不起来。

莫问立在那里的是谁,

是九月露水沾湿了等待君的我。

这样的深知洞夜搏庆休要归来呀!

道旁的小竹上铺着霜呢。

这是典型的日本风格,中国诗人万万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这些诗轻薄,透明。与中国唐宋风格大不相同,我初次读来两种相似的感觉:一是《诗经》。这可能是诗歌本身取材的缘故。《诗经》中大多离别时,等待丈夫归来的描写也甚是多样。但比起《诗经》的表述日本风格显得太过于通俗,倒像是《诗经》里诗歌的白话文解释,没有形式美,也没有文学形式里的神秘感,甚是有些乏味,不过初次读来倒是恬淡,多了便是无趣之极。二是民国诗。这个风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徐志摩,戴望舒这类的风格,但是比来还是感觉少了些神秘感。

奈良时代一诗人大家,名为柿本人麻吕,其诗歌甚是轻、浅。但没人学得来。

和哥浦中潮满时,

砂洲已看不见了,

白鹤朝芦边鸣着飞去,

夜渐深了,

长着楸树的清静河原,

千鸟频啼。

从明日起去摘嫩叶,

预定的野地,

昨日落了雪,

今天也落雪。

我感觉这部诗基本上代表了奈良时代的风格,也是整个日本文学的基调。

既不是欧美文学,也不是中国的,颇像他们的木拖鞋,纸灯笼。我感觉是不论不类些。

然后是平安时代。

这时是太平盛世,公子多情,女子薄命,都有些病态。当时每人都会写情书,懂得献殷勤,眉目传情。出了世界四大小说之一的《源氏物语》。木心先生对此评价是比上不上《红楼梦》。

当时文字上出现了平假名、片假名,也就是“亻”这类,木心先生便赶忙讲到日本人很是会偷,偷得聪明,偷出来自成风格。我读来也是甚是有趣,颇是讽刺,讽刺的好!

读木心先生谈的日本文学的平安时代我甚是觉得开创了“三行情书”。(其实不然,三行情书来源于文艺复兴)。

例如:

月非昔日之月

春非昔日之春

唯我乃昔之我

没味道,不甜不咸,地地道道的日本腔。

还有:

前年、去年、今年,前天、昨天、今天,

恋着君的我呀!

当时日本人认为这种风格怪诞,今天看来我认为不是诗歌,实在无聊。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散文是“物语”,类似于我国的“故事”。出了《源氏物语》。

总之木心先生认为前两个时代的文学是阴柔的。我读来这几首也感觉这文学太过柔弱,并且缺乏深刻性,顶多可在饭后暇时随手一读。

到了镰仓时代便是阳刚的文学了。与当时的政治情况有关,歌谣多是悲怆,大气且洒脱。

“ 祗园精舍的钟声,鸣诸行无常之响;婆娑双树的花色,呈盛者必衰之理”。

这可能是那个时代里脍炙人口的佳句,读来颇有春秋战国之时的特点。真可谓文化受影响于经济与政治。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连歌:

春到

雪融化。

雪融化,

草就长出来了。

至此木心先生的评价是:傻不可及。

中世纪日本的文学重要时期是奈良和平安两个时期。

除了中世纪日本文学,再谈谈日本这个国家、民族的通性:善于模仿,狡猾,无趣乏味、倔强,注重享乐又刻苦。

唐时期大张旗鼓的模仿中国文化,后又模仿欧美。例如和服始于汉服,把汉服长袖减掉便是和服;又如茶道,但在日本茶文化的形式的礼高于茶本身的功能。

另外日本这个国家存在于一种不能解释的武士道精神,他们复仇,侵略,建设都能一鼓作气,中国便没有。关于武士道精神讲完后木心先生只说:

这个民族值得大家注意。

以上便是木心先生讲述的中世纪的日本文学。木心先生本人也明确说了看不起日本人,但是关于日本的文化木心先生倒是有一不同的总结:

日本对中国文化是一种误解,但是这一误解,误解除了自己的风格,误解的好。

通本读下来《文学回忆录》上册,感觉先生对日本的讲述可谓一气呵成,大快朵颐,让人爱不释手。

木心有

木心经典作品有如下:

1、论文:《哈姆雷特泛论》360问答、《伊卡洛斯诠注》、《奥菲斯精义》、《伽米克显免谁里斯兄弟们》(九篇集)。

2、基笑间夜元兰小说:《临街的窗子》、《婚假》、《夏狄的赦免》、《危险房屋》、《石佛》、《克里米雅之行赵存列准景就声知》、《伐哀尔独唱音乐会》、《罗尔和罗阿》、《木筏上的小屋》。

3、诗:《如烟之姿》(长诗)、《非商籁体的十四行诗》(100首集)、《蛋白质论》岩法阻三层攻督眼识冲(短诗集)、《十字架之半》(短诗集)。

4、剧本:《进来吧,主角》。

5、旧体诗词:《玉山赢寒楼烬余录》。

28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