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1名华人在南北战争中为美国人民流血牺牲?

尽管只有李青一人被美国政府承认在美国内战中参战,并且获得了退伍金,但是,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至少有51名中国人参加了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历史学家能确认名字的中国人有吴宏毅、爱德华·岱·科霍特、安东尼·达戴尔、约瑟夫·L·皮尔斯、约翰·托米。

2008年,美国历史学家劳里和米利根在专门刊登有关南北战争文章的刊物《南与北》杂志上发表论文,公布了他们在经过详细深入研究历史文献之后的重要发现:有47名华人曾参加对美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南北战争,他们分别于1861~1865年,在南北两方的陆军和海军中服役。文章刊出后,米利根又发现另4名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华人,因此总共为51人。

劳里和米利根是从军队的花名册、当时的报纸以及有关南北战争的著作中,查出参加南北战争的51名华人的。劳里说:“他们中没有一名将军,也没有任何人晋阶为军官,他们都是普通士兵。”

这些华人中有不少人是搭乘美国往来于远东的商船来到美国的。有40名华人被征召参加南北两方的海军,充当战舰上的普通水手、厨师或侍应,征召地点分别为澳门、纽约、旧金山、新奥尔良、马萨诸塞州的惠林港和加州的梅尔岛等地。其余11名华人在南北两方的陆军中参战,分散在各个部队。

在这些华人中,有一个名叫爱德华·岱·科霍特的士兵资料较详细。他被一个名叫萨金特·岱的美国船长领养,船长把他带上自己的“萨金特”号船。他在1864年满18岁时参加了马萨诸塞州第23步兵团,在弗吉尼亚冷港战役中,救了一位脸部受伤的战友的性命,自己也受了轻伤。内战结束后,爱德华·岱·科霍特在新墨西哥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以印第安战士的身份在部队服役了30年。他与一名挪威裔妇女结婚,退役后开了一家中餐馆。由于当时美国的排华法案,他始终没有获得美国公民的身份。

另外还有一名华人叫乌·邦克,他曾被北方军队征召。乌·邦克原是连体双胞胎中的兄长消裤,弟弟名叫约翰·邦克。他们以杂耍表演起家,后来成为北卡罗来纳州拥有奴隶的富有农场主。兄弟俩与当地白人妇女结婚,共生育了22个子女。北方军队在占领北卡罗来纳州后,乌·邦克应征入伍。在他去部队报到后,军方才得知他是连体人,因而马上让他回家。但他们的两个儿子曾参加弗吉尼亚州骑兵部队作战。

很多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参加南北战争的中国士兵远远不止这些。由于这些人都使用了美国名字,所以很难将他们与普通美国士兵区别开。约瑟夫·L·皮尔斯就是个中国人。有关他是如何来到美国的经历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被父亲以6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康涅狄格州的阿摩斯·帕克舰长;另一种说法是他的兄弟将他卖了60美元,也有人说孩子是帕克舰长在南中国海搭救的孤儿。1862年,约瑟夫·L·皮尔斯参加了康涅狄格第14步兵团,入伍登记中对他的记载是:身高5英尺(1英尺=0?3048米)半、棕色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出生地为中国广东。9月17日,皮尔斯所在部队参加了马里兰州安提坦特战役。战争中,他因不幸染疾在华盛顿附近住院。伤愈后他重返联邦军,并曾在军需部短暂任职。1863年5月,他重返第14步兵团,恰好赶上“吕塞斯维尔”会战,紧接着就爆发了葛底斯堡会战。在这场著名的战斗中,第14步兵团担当了重要角色。据滑启第14步兵团团史记载,“皮尔斯参加了抗击皮克特部队的冲锋,这个中国人扎着长辫子,他是整个波托马克军团中唯一的中国人。”

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正确。7月2日这天,与第3军团并肩作战的还有来信桥如自纽约的第70步兵团。该团D连的约翰·托米下士也是来自广东的中国人。没人知道托米是如何到美国的,但在这场会战中他因负伤被截肢,同年10月19日在医院去世。

参加葛底斯堡会战的还有一名中国士兵——安东尼·达戴尔。历史学家考证说,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一个船长把他带到了美国。调查认为,“达戴尔1862年10月22日参加了康涅狄格州第27步兵团,他来自克林顿地区。该部在麦田与南军激战。”战后,达戴尔重返平民生活,1912年他还曾经申请政府救济。除此之外,人们对他的生活所知甚少。

人们过去只知道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外国人有爱尔兰人、德国人、法国人等,事实上中国人也曾经在美国内战中浴血奋战。历史一再证明,华工不但为美国西部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为美国彻底废除奴隶制度,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作出了贡献。

美国画家萨金特是不是印象派画家

不算是印象派的吧,不过确实是受印象派的影响很大

14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