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派 中国新诗的介绍有没有更详细的?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现在1925到1928这四年间。中国的象征诗派创作理论和实践受法国象征主义(Symbolism)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

象征主义始于法国的19世纪下半叶的诗歌运动,象征主义最早的作品是波德莱尔(Baudelaire)的《恶之花》诗集。之后魏尔伦、马拉美、韩波等诗人发表了更多的象征主义诗歌,1886年《象征主义宣言》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从此象圆悉征主义作为流派走向成熟。象征主义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已经进入白话诗歌的中国现代诗歌运动产生影响,1925年李金发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象征主义作品《微雨》,在此之后的四年中,他发表了更多的象征主义诗歌作品。此外,颂谈新月派诗人于赓虞、邵洵美、蓬子和创造社的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也陆续发表了象征主义的诗橘樱乎歌作品。

新诗史上的第一部象征主义诗集是什么诗

中国早期的象征主义通过象征的写作手法来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在非理性的心灵世界中认识自我。这种象征主义的创作原则对后来的中国早期现代主义诗歌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代表诗人:
李金发
穆木天
王独清
冯乃超
于赓虞
邵洵美

第一部

《春秋》。《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其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春秋》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紧村还468(鲁哀公二良司顾苦球从十七年)。

《春秋》的成书意义
《春秋》标志着中国史学及史传文学360问答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古代文学史、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春秋》的主要内容
《春秋》记录大量当时本国诸侯,大夫格一,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还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公侯大夫等几失礼非礼之事,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齐国史官因为保持真实记录而被杀掉的事件等等。

《春秋》的历史意义
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人们世代传习,学习和研究《春秋》,也学习和继承了它的语言波示死件赵祖困特点和行文笔法,对后世史传文学亦有较深远的影响。

3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