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格利特
在大学之前对于现代艺术是没有什么关怀心的,如果不是黄梵老师开设的文化素质选修课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知道马格利特,当然我并不太喜欢他,就像我不怎么喜欢毕加索以及杜尚,他们挑战了我对美的理解,无疑就像学高数的时候知道有个东西的平方可以为负一样。黄梵老师也介绍了很多我比较喜欢的,比如那个基本功不怎么扎实,技巧不太好,自学成材拆祥的卢梭。之所以要了解马格利特也完全是因为黄梵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谈马格利特与卢梭的异同”的考试论文,我想了挺久的,写了仔御配《同为画梦的人》一文,顾名思义,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化的都是梦,都是不真实,不同点就是画的梦不一样。本想把当时写的论文发上来,结果只有当时找念指的资料,今天整理了一下。
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比利时画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
1898年生于莱锡内,性格内向,他14岁时,母亲自杀,这件事给当时马格里特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创伤。18岁时,马格里特进入了布鲁塞尔艺术学院,时断时续的学习了几年。在他成长过程中,诗人布尔乔亚以及马宋对他起了很大的影响。
1922年,马格里特看到了契里柯的复制作品《爱之歌》,马格里特从此确定了自己的风格。1925年,马格里特进入了超现实主义时期,他做于这一年的《两姐妹》,实际上是一个女孩白天和夜晚的双重形象。1926年他创作的《受威胁的凶手》,则是比较典型的,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然而是十分恐怖的、色情的马格里特惯用的题材。1927年8月,马格里特迁居法国郊区,与勃勒东、艾吕雅又密切交往。此后的3年,是马格里特创作上的丰收时期,他的杰出的作品都作于这一阶段。
由于对巴黎争论和癫狂气氛的厌倦,马格里特于1930年回到布鲁塞尔,与巴黎这个世界艺术中心远离,他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现代艺术回顾展上,马格里特再次被人们所认识。
马格里特一生的风格变化不大,他不受流行的新技巧影响,而专注于创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满特殊构想的形象.他的绘画作品仿佛谜语一般让人猜想,作品里浮现一种死寂的安静,表达的观点含括了从政治到哲学的理性世界,对于其他大师们常用的有关男女情爱的题材,马格里特极少涉及。
勃勒东称马格里特的作品是“最清晰的超现实主义”。马格里特的创作对西方现代绘画,特别是对达利、马宋及年轻一代的波普艺术家有较大的影响。
马格利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法国。后多次参加在欧美举行的重要画展,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画家。1960年在美国举办第一次个人回顾展。其国际声誉尤以196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回顾展达到高潮。 马格利特的绘画风格基本保持了被称之为精密、神秘的现实主义,或魔幻现实主义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作品真实地表现日常场景,不作变形歪曲,但事件与细节的意外组合,产生奇特怪诞的神秘意味,如同睡眠中醒来一瞬间,在不清醒状态下所产生的错幻视觉,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独具一格的画风。望采纳谢谢
雷内·玛格利特的人物经历
1927~1930年居住在巴黎,此后一直住在布鲁塞尔。早期受立体派360问答,未来派及纯粹主 义的综合影响。1925年他深受基里科的影响,因此放弃自己早期的风格。他将突兀,不合理的物体并列,同时营造一种另达十安静,近似恍惚的气氛,借此表达当独普顾鱼他对神 秘世界的感觉。他和达利不同,他不以绘画表期号品现个人的困惑或幻想;他作品的特色是智慧,讽刺,还有一种机智论辩的精神商航已念乐,而非自我披露。1943~1946 年,他采用印象主义的画风和颜料。1947年顶本治活规冬到1948年他所谓的野兽派时期~他画了一系列色彩强烈,意象怪异的杰出作品,批评家对于实验性的作品反映 一般都不佳,于是他有回到他束尔续个热车灯把过总熟悉的风格。他对波普艺术的影响十分重大。作品有《夜的意味》,《袭击》,《白纸委任状》。
Rene Magritt加结并神只经错把苏出e 马格利特全名叫 B, Francois Guislan Magritte, 於1898年11月21日出生在比利时的Lessines。他於1967年逝世於布鲁塞尔,享年69岁。艺 术史上的成就莫过於创立超现实主义 ,他是当时第一位超现实派画家。马格利特 对童年的往事大都忘记得房极拿利集灯级庆理议显一乾二净,当有人问他哪件事记得最深刻时,他便会 与短境找输入镇转略难说在孩童时,很喜欢与一 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个汇置的坟场里玩耍。有故庆造书合察手一天,当 他们爬过围栏解宣压入到坟场后,看见一位画家正在埋头苦干地画画。在好奇心的驱使 下,他走上前去看画,发觉画中的景物就是坟场。当他看完幅画后感来吸张到十分托异 :画得异常真实,十分好,从此他便对画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 。
在未出道时,他做过几年商业性的画家。有一次, 他被任命担任墙纸的设计–一份沈见闷的工作。纵使这样,他仍然工作了好一段时间 ,并培养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学会了将一些影像不断重复的技巧 。
马格里特出生于埃诺省莱西纳,是裁缝父亲内浦马格列特(Léopold Magritte)的长子,母亲则做女帽的销售。童年时常常搬家,10岁时就开始学画,1912年母亲投河(桑布尔河Sambre)自杀,原因不明。当其母亲的尸体被捞上来时,马格列特当时在场,母亲浮尸时异慢临怕编却被衣饰覆盖著脸部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令他在室题天冷起候大对想兰1927年至1928年台银句雷所的画的人物也是被衣布覆盖著脸孔,包括《爱人》(Les Amants),但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解释。马格负算概座艺往衣低八升画里特青年时在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就学两年,1918年毕业后曾在壁纸工厂负责花纹设计。1919年,他开始对未来主义和奥费立体主义产生兴趣,并受到大他十岁的意大利画家基里诃的影响,开始了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1922年他与童年玩伴乔吉特·伯婕(Georgette Berger)结婚。(两人在1913年认识)
1925年,他决定放弃抽象画法,受到法国超现实主义的诗,以及奇里哥(Chirico)的影响,决定了自已在绘画上的新方向。
1926年,他开始全职绘画,并於同年画成《迷失的骑师》(Le jockey perdu),为第一幅超现实主义作品。并在1927年在布鲁塞尔举行首次的个人画展,但遭到大量侮辱性的批评。这次失败使他感到郁闷,於是他移居巴黎。
1927年到1930年间,他移居巴黎。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安德烈比图,并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者的行列,大量的创造出具有神秘语意的迷人画作,同 时也为许多时装海报或乐谱封面进行商业平面设计,1936年他的作品曾到美利坚合众国纽约展出,后来又在1965年现代艺术博物馆、1992年大都会艺术 博物馆举行回顾展。后来他又回到布鲁塞尔,与他的弟弟成立一间公司,赚取生活收入。
在纳粹德国占领比利时王国期间,他坚持留在布鲁塞尔,因而与安德烈决裂。在这段时期,他放弃在作品中展现野蛮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后来又恢复了。
晚年的马格利特定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67年8月15日因胰脏癌病逝,死后葬在苏哈比(Schaarbeek)公墓。
自1960年代起,马格列特的作品引起公众的高度兴趣,更影响普普艺术、简约主义及概念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