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鑒賞課考題
1.除許适析資液用西方繪畫工具畫出中國繪畫果意境 2.用西方構成方式融入中國繪畫之中 3.來自用東方的主觀色彩代替西方傳統繪畫的客觀色彩 4将西方繪畫的再現自然和中國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發展,360問答并自然表達。
埃德加·德加的作品賞析
中學畢業後,德加報考了美術學校,他在意大利學習意大利的藝術,特别是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與此同時,他又在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S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的一位得意門生路易·拉莫特(Louis Lamott)的畫室裏學畫。那時的德加臨摹了15-16世紀的許多繪畫和素描;當他回到巴黎時,他已經是一個學到一手安格爾畫派好手法的、功夫很深的素描行家了。這種素描是一種古典主義的素描,是一種在學院裏學習的素描(學院派),因此,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保羅·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在不久後都起來反對這種素描,但德加對它的态度則不同,他非常崇拜古典主義的素描。德加對素描有天生的愛好,他喜歡纖細、連貫而清晰的線條,認爲這種線條是高雅風格的保證和達到他所傾慕的那種美的唯一方法。線條成了他的欲望。在線的運用上,他達到了所有安格爾的弟子及其追随者沒有一個能夠企及的、妙筆生花的地步。 貝利尼一家但很快,德加銳敏的理智使他覺察到一股新的藝術氣流,那就是“現實主義”。但這種理論主張放棄古希臘的美的理想,而代之以樸實、真摯地表現所見的事物。爲了接近美的理想而又不脫離現實,德加創作手法就是運用幹淨的線條和運用明暗的技巧。如果要描繪現實,就必須使手法服從形象的個性化,這就是畫肖像畫。德加青年時期的肖像畫準确地表現了他對素描的信仰、優異的技巧、細膩的感覺的過分的循規蹈矩。 如:油畫“貝列裏一家”描寫的是畫家的舅父母和兩個表妹。這幅畫的畫幅之大和主題之複雜,可以使人想見這一任務的份量之重。這是一個寫實的場面。但畫家在這裏未能表現出空間感,極爲細膩的素描沒有表現出體積感來,和諧而溫柔的色彩(天藍色、白色和黑色)沒有達成色調效果,畫家是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物形象的描繪上了。人物似乎并沒有擺姿勢,但也不能說畫家是一下子就抓住了他們。畫中表現了貴族家庭文質彬彬的“良好教養”、他們的拘禮守法(畫家也是如此)、他們那種絕不輕舉妄動的不可一世和目中無人的神氣。畫家舅母的相貌表現得細膩入微,在畫家看來,這就可以代替美了,可是它缺乏生活說服力。所有的人物,正如在德加的心目中一樣,主要是喚起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這同整個油畫以其卓越的素描而令人肅然起敬一樣。這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是那麽強烈,以緻沒有給藝術感染力留下任何餘地。 棉花收購事務所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德加在1872年新奧爾良之行後創作的“棉花收購事務所”。此畫的立意就是描寫一幅當代生活場景,是追随馬奈和他的現實主義畫友以及未來的印象主義①畫家所創造的時尚的。這是一部家庭肖像畫集,畫中的空間和環境陳設都漸次向深處展開,德加從前是未曾這樣做過的。在這一類主題的處理上,色彩往往具有重要的意義,可是德加看來是忽視了它;色彩很俗氣,譬如牆壁的紅色。此外,盡管畫中人物畫得都很像,但人物的安排完全是偶然的,因此構圖非常松散。德加企圖像現實主義畫家那樣畫,可是他并不相信現實主義;結果,他強調了這一題材的庸俗性。“棉花收購事務所”标志着德加風格發展上的那個可謂學院派現實主義時期的結束。他在這一時期是做了“形式的俘虜”。但是,在德加的一些草圖中,也有一些主題和意境可以證明他在逐漸擺脫這一俘虜地位,這些主題和意境在他的創作的下一個時期得到了發展。 賽馬從1862年起,德加開始對賽馬發生興趣,這給他提供了一些多少總算比較完整的題材。 創作于1877-1880年之間的“賽馬”就很容易看出:德加的觀察方法已經發生根本的變化。線條隻是隐隐約約地顯出,沒有破壞根據明暗處理安排的色彩關系。色彩形成了統一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突出騎手身形的調子同顯示地平線上的房子的調子同出一轍。從這種視覺形象的統一中,從繪畫的“不完整性”中,也就産生了一種使畫中所有對象都能自由呼吸的空氣感。不錯,形體是缺乏立體感的,空間沒有表現出來,但這絕不是缺陷,因爲這些因素并不影響印象的整體性。前景那個後背被畫框截去的人物,是畫家的一個不必要的獨出心裁。然而,這些騎手卻聯合并活躍了總體的設色效果,他們上衣的斑雜耀目的黃色、玫瑰色、紅色、淺藍色,同背景上的一片片綠色、藍灰色和黃灰色,非常和諧。這種效果的達到,是由于德加把人物沉浸在經過渲染的、令人容易呼吸的氣氛之中了。可以想象,他是憑記憶而不是在外光下畫了這幅畫的;但他的記憶所刻畫的,并不是抽象的形,而是“形色一體”的具體形象。 等待出場大家都知道德加是一個以畫芭蕾舞女而著稱的畫家。确實,任何别的題材都未能使他如此着迷,似乎也未能使他創作出他自己的風格來,他希望能畫出空間感 ,畫出從最意外的角度去看立體形狀的印象,因此,他喜歡從芭蕾舞劇中選取題材,而不是從室外場面中選取題材。觀看排練時,德加有機會從各個方面看到最富有變化的軀體姿勢。從舞台上面向下看時,他能看到少女們在跳舞或休息,而且能研究複雜的短縮和舞台照明在人體造型中的效果。“等待出場”是德加用色粉筆畫的速寫之一。畫中的布局看起來再随便不過了。一些跳舞者,我們隻看到她們的腿,另一些隻看到她們的軀體。隻有一個人物能完全看到,而她的姿勢複雜難辨。我們是從上面看到她的,她的頭向前低下去,左手抓信踝部,一副有意放松的樣子。德加的畫裏根本沒有故事。他之所以對芭蕾舞女演員感興趣,并非因爲她們是漂亮少女。他似乎不關心她們的心情,他以印象主認者觀察周圍風景那種冷漠客觀的态度去觀察她們。他關心的是在人體形狀上的明暗的相互作用,是他可以用來表現運動或空間的方式。 芭蕾舞劇場的休息室“芭蕾舞劇場的休息室”是一幅迷人的細密畫,構圖很好,空間深度展開得也很好。古典主義的互描細緻、優美地強調了舞女的全部優美姿态。主要的調子是灰色、灰藍色、暗黃色。但當我們看夠了這幅畫之後,我們會覺得它并不是一個大作。 盆浴德加晚年把主要精力投入了女子裸體的主題。他比誰都更努力于把裸體畫從學院派傳統的禁锢中解脫出來。他不斷研究形體、光線、運動、人體器官及其作用。他企圖做一個“人—獸”的肖像畫家,但是,他對人體機器及其動作和活力的贊賞是如此之大,以緻冷冰冰的理性構想在他的形象中全然消失了。不但如此,這些形象還反映了他的全部熱情,有時甚至是他的全部掙紮。從1880年開始,德加主要是畫色粉畫。色粉畫使他能夠用素描方法畫色彩,并且在無損于素描的情況下取得豐富的設色效果。“盆浴”是一幅光與形相結合的色粉畫傑作。 出浴十來年以後,德加畫了另一幅同一題材的畫 “出浴”,這幅畫上,粉筆線條塗得沒有那麽均勻,形體磨得沒有那麽光滑,而色彩卻更豐富、更深厚。看來,裸女就像是出現在五光十色(白色、黃色、藍色和紫色)的星雨之中似的。由此可見,德加在其創作活動中的後二十年間,不僅取得了他前所未有的豐富的設色效果,而且在創造他所特有的形體,他利用彩點克服了形體的孤立,使形體滲透在色彩的流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