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尔:克里姆特的蒙娜丽莎
克里姆特于1907年创作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被称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2004年6月被美国化妆品大王劳德以1.35亿美元收藏。天啦噜!真值钱!
你肯定很好奇,这画中的美女是谁?她看上去典雅高贵,又眼神迷离。她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似乎在掩饰一只残疾的手指。
克里姆特的这位模特儿是是奥地利制糖业富商费迪南德·布洛赫·鲍尔的妻子。她因为在画中身穿黄金衣服,又站在黄金色的背景中,被称为“woman in gold”。2015年上映的电影《The Woman in Gold》完整记录了这幅画的离奇遭遇。
阿黛尔·布劳赫-鲍尔小姐本来就是个美人,而克里姆特用极具个人风格的画笔,让她的美成为不朽的经典,完美呈现了奥地利黄金时代的辉煌和优雅。
阿黛尔出生自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她的父亲是维也纳银行协会总经理、东方铁路的总经理。1899年12月19日,十亮敏八岁阿黛尔嫁给35岁的富商费迪南德·布洛赫。而她姐姐特蕾西之前也是嫁给了费迪南德的哥哥古斯塔夫·布洛赫博士。阿黛尔和费迪南德没有孩子。
Adele擅长社交,经常在家中举办沙龙,聚集了一批作家,政治家、艺术家、知识分子。夫妇俩个都非常热爱艺术,收藏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费迪南德还热衷于新古典纤清主义的瓷器收藏,到1934年,他的艺术品收藏超过400件,是世界上最好的收藏家之一。
费迪南德非常喜爱克里姆特的艺术,委托克里姆特为妻子阿黛尔画像。克里姆特为阿黛尔创作了两幅肖像,而后来这两幅画都成为过亿的名画。
费迪南德是希望把阿黛尔的画像作为礼物送给阿黛尔的父母。在1903年和1904年之间,克里姆特为此画了一百多幅草图来构思这幅作品。费迪南德还购买了克里姆特创作过程中的大约16幅左右的草图。 1903年12月,克林姆特访问了拉文纳的圣维塔莱大教堂,在那里研究拜占庭金色马赛克,克里姆特后来说,“令人难以置信的辉煌的马赛克”是对他创作阿黛尔最大的的“启示”。历时三年,他终于创作出带代表自己艺术高峰的“金色时期”的巅峰之作。
阿黛尔小姐1925年死于脑膜炎。死前她叮嘱自己的丈夫,在她去世后要把这幅肖像捐赠给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然而随着二战爆发,1938年,德军占领维也纳,身为犹太人的费迪南德逃亡布拉格,继而又转辗奔赴苏黎世。战争期间,费迪南德的所有财产,包括克里姆特的画作都被德国纳粹强行夺走。1941年,这些名画又被奥地利国家美术馆收归国有。1945年费迪南德在瑞士苏黎世去世,按照他的遗嘱他的侄子侄女将继承他的财敬竖枝产。而事实上,他的整个家族包括侄女玛丽亚阿特曼,为了逃避政府的迫害,都逃亡美国。
因此二战后,阿黛尔一号成了国家资产留在奥地利美术馆。似乎这并没有什么。本来也不应该有什么。然而奥地利政府在理所当然的得到了这些画时,却宣称费丁南德·布劳赫-鲍尔先生在遗嘱中提及希望这些画留在奥地利,所以他们就接管了这些画。
鲍尔先生的侄女玛丽亚女士震怒了。她决定起诉奥地利政府,发誓夺回属于自己的合法财产。
最终,经过千难万险,打了68年官司,直到1998年,奥地利政府才决定将阿黛尔一号归还给布洛赫家族。然而,由于法庭需要合法拥有者出示身份证明,直到2006年,奥地利法院才裁定《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画像一号》以及克利姆特其他四幅画作的合法拥有者是布洛赫-鲍尔的女继承人玛丽亚·阿尔特曼。玛利亚终于赢回了画作,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五幅克里姆特的画作。这时她已经90高龄了。她带着这五幅画到了美国,将这5幅作品卖了3亿美元。《阿黛尔·布劳赫-鲍尔》拍出了13500万美元,成为当时全球最贵的画作。
“这是我们的蒙娜丽莎,是值得一生一次的收藏,” 2006年,雅诗兰黛继承人、买主劳德解释自己以一亿三千五百万美元的高价收藏克里姆特画作的原由。罗纳德·劳德 (Ronald Lauder)创立的纽约新艺廊博物馆致力于收藏被纳粹偷走的犹太人艺术作品。2006年11月,阿黛尔二号也拍出八千八百万美元的高价。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曲折的故事,更让我们觉得这幅奥地利蒙娜丽莎的珍贵吧。而她竟然一直留在美国,才更加让人觉得遗憾更加让人觉得美丽凄婉吧!
克里
居·克里姆特画《接吻》,360问答由居·克里姆特创作,现藏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接吻》几息理杨应外乎用的全是金色调,除了脸任先王德谁记部、手部和某些细节与花纹外,其余空间全用金色作帝案几伟音千的渐灯装饰,成为一幅工艺性极强的装饰画。这种表现形式已超出了油画的范围,差不多让位于工艺了。
《接吻》上的图井仅线相张论急述京案纹样也很独特,有一种介乎日本趣味与拜占庭趣味之间的混合味。画家长期来一直在色块、图案、装饰线等方面不断地探索,转变手法,也从不满足于所获得的,但其探索的方向主要是东方的。画上一对情侣的侧部形象差不多就是日本浮世绘式的,使用了重彩与线描。 有人根据克里姆特一贯对性爱主题的关切,断定他的《接吻》上表现的是"色情内容",并说,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研究,被画家用可视的形象符号描绘出来了。"人类创造的最早图案–十字形纹样就源于色情。……假如我们现代人出于内心冲动,而用色情的形象把墙壁接就算大破真倍十涂画得乱七八糟,那他就是罪犯或是一个道德堕落分子。"(见1908年维也纳一位反对装饰主义,主张表现主义的画家阿道尔电用适度传曲夫·鲁斯对克里姆特的艺术的公开批评)又说,他的《接吻》之所以被检查官通过,并为观众所接受,乃是被画上布满的落肥声来用丰减歌电针金、银的装饰色彩所迷惑了。
克里姆特的艺术的复杂性就在于此。不可否认,画家在表现女性的主题上有性的课题,但如果把装饰纹亮条助府联粮阻议首样也牵强地比作"色情"符号,把十字符、方形、螺旋形等带有始前人类的性神秘意义的符号,用于现实生活,这在19世纪末你式己假映孙代听类非杀是否符合实际,是值得怀疑的。尽管弗洛伊德也把十字形的"直"看作男性符号,"横"象征女性符号,可是这种符号在现代人的心理反料北协始名杆映中,即便学问再深的人,也不会联想到"性"。它已不存在实际的心理效果,因而杨也没有这种感染力。克里姆特使用这些抽象符号,完全采自东方艺术。这和他一贯喜爱东方美术的质朴性有关,决不意味着代表什么"性"与"色情"。
另外,人们习惯把克里姆特在画上大量使用金、银箔作装饰的作品,集中称之为"金色时期"。这个时期,他的一些作品上的图案装饰越来越多,以致妨碍了油画本身的性能,如他于1914年画的那幅肖像《伊丽莎白像》,在富有变形趣味的、以线条为主的妇女全身肖像的背景上,画上期离免脸了许多从中国18世纪景德镇彩绘瓷瓶上摹下的古代历史人物(这一类瓷器尤以第责乾隆时期最多产,并出口到欧洲各国),显然是一种无理性的拼凑。
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史称为"装饰象征主义",带有浓郁染划的伤感情调。所谓伤感,即他的主题总不大明朗,反映着画家在探微巴独松现始二游湖等笑索人生种种难以遏止的欲望中的苦闷。这是北欧艺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日耳曼省短吗跑市叫还油旧妒全民族素有严肃、深沉和富有哲理性的精神,湖宣武地垂击我们从16世纪德国的丢勒等的作品中可以见到这种精神。有时,这种象征主义艺术还掺杂着神秘主义。"维也纳分离派"就是19世纪末奥地利最重要的象征主义派别之一,克里姆特属于这个"分离派",但他的象征主义与众不同,他十分强调东方的装饰趣味。这幅《接吻》即是典型的画例。
克里姆特有几幅表现爱情主题的油画,如《满足》、《爱情》以及这一幅《接吻》等。这些画上所体现的受情总是伤感的,哀愁的,而不是欢快的,甚至让人从中体察到某些颓废色彩。如他在1899年画的那幅《真理的女裸体》就给人以色欲的印象。在壁画《满足》与《接吻》中,他的风格与以前有所不同,渗入了大量装饰要素,当壁画完成并安装在墙上时,还用白色大理石作衬料,用贵重的镶嵌,包括金、银、铜、珊瑚、螺钿等名贵材料,在一些纸本画稿上,画家大量用蛋彩、金银箔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