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的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去额名皮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欢下乐物什钱选湖远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意象: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意象派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清晰、精确、360问答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一切通过意象来暗示。象征主义常用隐晦的象征或神秘的梦幻暗示某种心理状态,意象派则用鲜明吧情投、质感、凝炼的意象来与诗人的情思融为一体。
象征具有固定性、永恒性,如鸽子象征和平;意象具有具体性、在具体意境中托物抒情,意象只是暗示具体诗歌中意成旧境和象征。或者单一事物本身没有象征意味,而在具体诗歌整体中体现出一种托物抒情的意境。如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酸错作况属是借助景物形成意象,来表达心中的那种寥廓孤寂之情。
象征和意象
唐诗宋词中有一半诗词会运用象征手法,大家也比较熟悉。我们常说唐诗不可超越,除了文字障碍、古体诗词教育断代等因素外,象征手法被穷尽是主要原因。没有了象征,古体诗词会变得不像“唐”诗“宋”词;假若模仿,又落入窠臼,成了亦步亦趋的模仿秀。
象征主义手法,有一些缺陷,比如月亮象征思乡,玫瑰象征爱情,如果套用,那是太俗了,鲁迅斥之为蠢材。象征物不好找,精确的更难找,因此象征手法要么导致和腔晦涩难解,要么导致俗套,两难。
近现代,在散文小说写作中,象征手法随着西方象征主义的引进,也逐步增多。张爱玲用得比较多,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她更多是将象征手法当做辅助手法用,比如沉香屑,写女孩的姑母残忍,“一束光照在姑母脸上,好像透过扇子,好像老虎的胡须。”算象征,象征姑母的残忍。当做辅助手法用,张爱玲用得很频繁,也很得心应手。
有一定基础的朋友们知道象征的作用,但是不太明白意象的作用。象征相对更集体化,是集体认同的东西,而意象是个人化的东西,不过通过精确的描写,可以传递给读者,形成表现力和感染力,它所蕴含的更加形象具体和丰富,是所有艺术普遍具备的深层属性,比慧棚氏如绘画的视觉意象,音乐的声音意象。
简单说,你看到的人和事,比较浅。留在心底的,才是深刻的,深刻的印象留在潜意识里,打捞出来就很珍贵,含着情和当时的景象、意味,附带很多信息,这就是意象的价值。
梦,白日梦,沉思,散步,是前散打捞的办法。
这些意象,凸显的主旨是什么,寓意是什么。琢磨。而不是先有主旨寓意,那是本末倒置。
小孩子无意识意识分不清,所以有艺术想象力,他们不是胡思乱想,而是看到了大人看不到的东西。可惜大人们往往不能理解而横加干涉,导致孩子们的艺术天分被尘封了。
意识,是为了生存而存在。潜意识是为了艺术而生的,没有判断力的,没有价值标准的,也没有道德观念的,如大江大河奔流不息。
意象先于寓意,意象组合成意境,蕴含着寓意。
写作的技巧有很多,比如意识流,比如黑色幽默,不过最核心的还是象征和意象,两者都是人类的意识结构的属性之一。意象有时候会表现为“印象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等,不可不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