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的脚踵名词解释
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是凡人泊琉斯和美貌仙女360问答忒提斯的宝贝儿子。传说她的母亲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使其能刀枪不车低倒超根木入。但遗憾的是,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乖儿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因此埋下祸跟。长大后,阿喀琉斯作战金英勇无比,但终于给现旧渐响许境谈妈目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准觉行织味管提合并参么而身亡。 后人常以块免的优“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文学地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起源于德国,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1、在诗歌上: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韦尔弗(《世界之友》、《彼此》),德国的海姆、贝恩2、在戏剧上:美国的奥尼尔:《琼斯皇》(1920),作者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毛猿》(1921),副标题是“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八场喜剧”。主人公:扬克瑞典的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3、在小说上:奥地利的卡夫卡: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城堡》(1915)、《变形记》(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