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
16世纪尼德段它兰画家勃鲁盖尔的名作《死亡的胜利》就是以黑死病肆虐为背景绘制的。
作为艺术形象,吸血鬼是非常有魅力的。但在历史上,确实有人相信吸血鬼的客观存在,甚至在当代仍然发现过“处死吸血鬼”的惨案。下面,我们就从科学角度来看看,吸血鬼是否真的可能存在。
1 历史 猎杀“来自吸血鬼”一度风行
今年年初,意大利法医人类学家在威尼斯附近的一个岛上发现一具特殊的遗骸。死者的嘴里塞们本周稳专着一块砖头。经鉴定,这具遗骨是一个在15世纪被处死的“吸血鬼”。发现的地点是1468年黑死病大流行时的一个“沉再听吃终用滑察乱葬岗子”,埋葬有1500名死者。
弗罗伦萨大学的波里尼(Matteo Borrini)博士认为,这具遗骨的主人是一360问答个黑死病患者:“国烈察批著误奏由黑死病的死难者的嘴里经常会滴出鲜血,这可能就是让人们联想到‘吸血鬼’的原因。”当时人们认为“吸静血鬼”会在地下吸其他尸体的血从而复活到地面害人,所以会在“它”的嘴里使劲塞上一块大砖头,不但要塞住“它”的嘴,业护耐粒算他话出云而且还要挤碎“它”的牙齿,这样“它”就没法吸血了。
在18世纪20年代,塞尔维亚发生了两起著名的“吸血鬼事件”。在第一起事件中,62岁的普罗高约维奇(Peter Plogojowitz)在被埋葬后又回地示富财议律音夜顾子到家里,向他的儿子要吃的,儿子不给他吃。第二天,人们发现普老头的块儿帝尸体暴露在外,后来有邻居失血而死,人们认为是化成吸血鬼的普老头在作怪;在第二起事件中,据称曾经被吸血鬼咬过的老兵审皮世等田小管鲍勒(Paole)在割殖画全讲扬华草的时候死亡,随后邻剧纷纷死去。从此“猎杀吸血鬼”的狂热蔓延开来。一些人活着被当作吸血鬼处死,同时的说树百“吸血鬼猎手”挖开大量的坟墓,破坏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尸体。在俄罗斯和德国北部,人们会刺穿可能成为吸血鬼的尸体的不花铁益孔想前心脏,认为这是对付“膨胀型吸血鬼”的最好办法;而在西塞尔维亚,人们会部兰许酒侵船把尸体的头砍下来,放在两腿中间,屁股下面或者另外找地方埋葬,这样它的“灵魂”和“身体”就不能再次合一了。在罗马尼亚,人们会在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尸体嘴里塞上大蒜。
在现代,还有人相信吸血鬼真实存在翻美在,在西方还有不少“吸血鬼猎手”社团,不过这些社团多数都只是为了社交目的存在。
2 数学 “吸血鬼”不可能存在
2006年,美剧该行延国物理学教授埃弗提米奥(Costas Efthimiou)运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世界上根本不频外积余尽武挥子督严几可能有吸血鬼存在。民间传说认为,吸血鬼以吸食人血为生,而被其吸食过的人也会变为吸血鬼并开始吸食其他人的血液。不过,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类似“病毒传播”的方式会让“吸血鬼”的数量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埃弗提米奥证明吸血鬼不可能存在的分析过程如下:据他计算,在公元1600年1月1日,地球上的居民总数约为5.37亿人。假设世界上第一个吸血鬼出现在这一天,并且每个月平均吸食一个人的血,那么到1600年2月1日,世界上的吸血鬼数量将会增加到2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吸血鬼的数量会逐渐增加。这样一来,只需约两年半的时间,地球上所有人都会变成吸血鬼。如果考虑到正常的死亡率,那么人类消失的速度还会更快。即使人类繁衍的速度出奇的高,也不可能阻碍自身灭亡的发生。所以埃弗提米奥说:“如果世间真的有吸血鬼存在,那么就算人类的数量每个月都翻一番,也不可能避免最终灭亡的命运。”
3 营养学 吸血实在太费劲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过吸血鬼的生活靠谱吗?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表示,人类血液中有大约45%是红细胞,估计人体红细胞的营养价值可能跟动物身上的其他组织差不多。血液中剩下的约55%是血浆。血浆中有大约8%的蛋白质,还包含矿物质、葡萄糖、脂肪酸等等少量成分,其他92%则是水。与其他常规的食物相比,血中的铁含量教高。就食品和营养的常识而言,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能够提供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也就是说,只喝血的话,肯定会缺乏某些营养成分。
那么,“吸血鬼”一天要吸多少血才能维持生命呢?先看看蛋白质。1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水,65—85克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液本身是一种高营养的物质,造血所需的主要原料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铜、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B12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激素等物质。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我国成年居民每日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NI)分别为男、女轻体力劳动者75g、65g,中等体力劳动者80g、70g,重体力劳动者90g、80g。成人大约有5公升血液,所以,一个人的全部血液能供应约5个工作日所需蛋白质。
再看热量。没有人研究过消化人血能产生多少热量,但有科学家研究过猪血的热量值:每100克猪血含55千卡热量。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应供给的能量,成年男性极轻劳动每天应摄入2400千卡热量。所以,一个男“吸血鬼”一天至少要喝4公升猪血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热量需求。
所以,吸血鬼要维持生命的话,一天就要杀死一个人,这个成本太高。值得注意的是,血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但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因此热量较低,除非能保证大量血液供应,否则吸血鬼不可能以吸血为生。
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
16世纪发生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以北方联省的胜利—— 荷兰共和国的独立而告终。南部的佛兰德斯却仍然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与天主教会的控制之下。因此,17世纪佛兰德斯的艺术受到追求奢华的宫廷贵族、贵族化的资产阶级和教会团体审美要求的影响,又较多地受到同时期意大利艺术的影响,某些方面在形式风格上流于对后者的因袭模仿。于是在佛兰德斯艺术中发展了一种光彩夺目、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艺术的纯朴自然的传统相比,表现出了相当的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民族独创性的丧失。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家面对历史条件的变化和观众欣赏趣味要求的转变,也在努力探索如何创造一种新的民族绘画风格。
那时,在安特卫普集中了许多颇有影响的艺术家,其中有老扬·勃鲁盖尔(JanBrueghelD A. .,1568—1625),其父为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老彼得·勃鲁盖尔。老扬·勃鲁盖尔于1609年成为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宫廷画家。他是佛兰德斯著名的风景画家与静物画家,在风景画方面受父塌缺亲画风的影响;在描绘静物花卉、花环时用笔特别细腻。1615年至1625年的10年间曾与鲁本斯合作。
雅各布·约尔当斯(JacobJordaens1593—1678)于1615年成为安特卫普画家公会的会员,此后开始了一系列独立的艺术活动,后来接受鲁本斯的邀请,与其合作完成过重要的创作任务。如在1634至1635年间,他曾受邀参加了装饰布置佛兰德斯继任执政斐迪南主教亲王入城式的工作;于1637至1638年间,他还参加了为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狩枝滚猎宫绘制油画的工作。此后,他也曾独自创作过许多作品,直到晚年仍精力充沛。他主要的成就表现在继承并发扬了佛兰德斯风俗画派的传统。《"国王"宴饮》的几幅变体《豆子国王》、《萨提尔在农家做客》1620、《秋天的丰收》1618-1620等都是他最杰出的作品,描写了佛兰德斯的市民生活,充满生活情趣与乐观主义。
《秋天的丰收》
《萨提尔在农家做客》
《豆王的宴饮》1638
《豆王节的欢宴》:约丹斯曾多次重复画这个题材,这可能是因为它最便于将神话内容与风俗画内容结合起来表现,并能更接近佛兰德斯人民的现实生活。“豆王节”是佛兰德斯每年一度的节日,1月6日那天,市民百姓大办宴席,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尽情欢宴。画中人都是画家十分熟悉的社会下层劳动大众,从他们粗放的动作中,可见纯朴善良,他们希望借助节日欢乐,在酣饮中忘记生活的烦恼和苦痛,画中女人和男人一样地享受生活的快乐,整个画面浸沉在尽情欢乐的气氛中。
《豆王节的欢宴》
安东尼·凡·代克(戴克 AnthonisvanDyck,1599—1641)14岁时所绘的《自画像》已表明他是一位早熟的天才;16岁时就开始在自己的绘画工作室独立工作。1617年成为鲁本斯的自由合作者与助手,以后凡·代克在意大利工作了6年之久,形成了自己的肖像画风格。自1632年赴英国直至逝世,一直是英国宫廷与贵族的桂冠肖像画家。虽然凡·代克画过不少宗教画,但他的主要艺术成就还是表现在肖像画方面。其早期肖像画体现出16世纪尼德兰肖像画的传统,比较朴实。后来到意大利、英国画的大批肖像画的主要对象为宫廷贵族、形团搭辩成典雅华丽的风格,人物含蓄的内心活动被真实而深刻地表达出来,对英国肖像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自画像》1614
《画家佛兰斯·史奈德和夫人》(1620-1621):这幅肖像画是夫妇肖像画的典范,当中的主角是凡·代克的朋友。整幅画像中,人物占满了画面,只留下很少的背景空间,使他们就像是突然出现在我们视线中似的。画中两人的手上下交叠在一起,显露出鹣鲽情深;他们的衣着样式严肃,却很阔气,男士的蕾丝花饰、女士胸前的华丽刺绣及大圆形绉领,显出衣着雅致高贵,披风和衣衫的黑色调深浅相间、错落有致;而飘荡在两人间的气氛,甚至渗透到背景中远方的景致里;精准描绘的人物表情,则将观画的人拉进他们谈话的世界里。构图在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背景中的梁柱让人物和背景呈现对称状态。
凡·代克大量运用中间色和灰色,以冲淡鲜艳色彩的浓度。而在黑色衣衫处理上,则使用了蓝灰的明亮色调,以点出衣衫上的褶痕效果;棕色背景上,则直接使用浓厚的白色绘出外翻的蕾丝衣领和袖口;至于额前的头发,乃是先以淡色上彩,当颜料还在潮湿状态时,即以暗色轻轻掠过,这种技法在画中处处可见。
《奥地利主教-王子唐斐南多》:这件作品是凡·代克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画的是菲力普四世的弟弟唐斐南多的半身画像。作品中年轻的王子身着短大衣,脸朝向观赏者,右手持指挥棒,胸前披着将军绶带。在他背后,有一把剑,看起来似乎是他祖父卡洛斯五世在米尔贝格之战中使用的那把。他极尽奢华的服装,无论是在红色与金色的布料上,还是携带的钻石上,都可以显出他的华贵。在浓密的金色头发的衬托下,显出精细的髭须和不起眼的山羊胡,领口间镶着宽宽的白色昂贵花边,将人物的头部与奢华的衣服连接起来。而这件华丽的衣服这正是他在诺德林根之战中战胜瑞典人和其同盟后,于1547年凯旋布鲁塞尔时穿的衣服。凡·代克在这件作品中通过昏暗的背景,华丽的帘幔,准确无误的细节,把人物光亮,华丽,完美的形象展现在观赏者的面前。由于后部空间的黑暗与单调,从而将观看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物本身,从而使其更加形象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