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派和馬蒂斯

1. 360問答野獸主義(Fauvism)也被稱爲野獸派,是20世紀初盛行于歐洲尤其是法國的一種現代藝術潮流,畫家們繼承了梵高、高更、修拉和西涅克等藝術家的創作精神和方法,以濃烈鮮豔的色彩,表達個人的主觀情感,雖然持續時間很短,隻有十年左右,但卻對西方繪畫乃至整個藝術史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2. 野獸派可以被看作是表現主義誕生的前兆。表現主義并不像立體主義一般,以明确的藝術主張問世,而是以潛移默化、沒有主地得民景倍送帶限治抗皇要意識的繪畫方式誕生的。以梵高爲源頭逐步發展而成的表現主義藝術,在發展期間,一批先鋒畫重次十酒揚商如家率先畫出了具有濃烈表現主義元素的畫作,這一批畫家就被稱爲“野獸派”。

3. 從繪畫技法上來講,野獸主義的繪畫可以說是“梵高+高更+西涅克”。野獸派融合了梵高的精神、高更的審美和西涅克的技巧,總體而言是一種誇張極端的繪畫方式。給述主取兩越闆野獸主義畫家在創作時,主張表達個人的主觀情感,這就源來自于梵高以主觀情感扭曲客觀形象的精神傳承。

馬蒂斯屬于野獸派還是表現主義

4. 高更的畫作筆觸較少,構圖簡單,多使用具有象征意義的大色塊,充滿原始主義的粗犷氣息,這樣的審美情趣被野獸主義所吸納。野獸主義主張将看到的事物大緻的表現,以最極端、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式展現,畫作整體的情感才是最爲顯著的。

5. 目價制南驗底野獸派的象征意義審美,和現代的戲劇表演有異曲同工之處。在舞台表演中,要讓觀衆感受到舞台上的情緒,演員的表現就要比真實的表現更爲誇張,否則會被舞台削弱情緒。對于繪畫也一樣,情感如果不以誇張的方式表達在畫布上,那畫布這個媒介就會削弱情感的表達。

6. 西涅克的繪畫多以短筆觸組成,常重流見大小的點狀和短的線條。在野獸主義看來,繪畫中明确的線條并不是純粹的感性創作狀态,而短的筆觸則更适用于局誤秋什微齊握情感的表達。

7. 馬蒂斯,全名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野獸主義最重要的畫家。馬蒂斯和畢加索二人,被認爲是幫助了現代主義藝術的形成。馬蒂斯的古典繪畫基礎非常紮實,後來接觸到梵高的作品,激發了他色彩創作上的自由度,同時又受到西涅克點彩繪畫的影響,馬蒂斯開始了點彩畫的創作。

8. “野獸派”這個名字源于1905年解和還可列罪馬蒂斯等人在巴黎辦的沙龍展覽,載評論家稱看到他們的作品“感覺自己被一堆野獸包圍”,原本諷刺批評的詞彙後來成爲這一畫派的名稱。馬蒂斯的作品嚴采季自1905年開始,開始很少見到師關持線條組成。在他的作品中,主要的線條基本都是以色彩的交界呈現出來。

9. 梵高在繪畫中,并不是有意識的扭曲形象,而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情緒對真實形象進行改造。而馬蒂斯則是不再依照現實中的物體形狀進行描摹,将梵高的表現主義手法往前推進了一步,提求沿矛雙團畫要在武進進一步扭曲、打散。例如在他的代支力取表作《紅色的和諧》中,具武星類力移餘拿體的形象都被高度符号化,集中展現了馬蒂斯的繪畫理念。

10. 馬蒂斯和畢加索是一生的好友和競争對手,各自發展了表現主義和立體主義。礎靜達他們二人創作上的最大區别是,畢加索更多靠想象作畫,創作非常概念性,而馬蒂斯的創作靈感還是來源于自然,畫布限秋範導升義價上的形象對現實有所指代。

11. 馬蒂斯在晚年期間得了癌症,卧床期間因爲沒法繪畫,開始了剪紙藝術,創作了很多剪紙拼貼藝術。因爲與繪畫的大色塊有相似之處,所以馬蒂斯的創作理念非常适合剪紙這種形式,從另一個層面将藝術思想推向了更爲完備的結局。

12. 德朗,全名安德烈·德朗(Andre Derain,1880-1954),是與馬蒂斯同時期的一位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給了德朗很多幫助,還曾說服德朗的父母同意德朗放棄工程師的學業,專注于繪畫。德朗在野獸主義的創作方向上,進行了更爲激進的探索。

13. 德朗的繪畫作品色彩對比更加具有沖擊力,色彩變化更爲豐富,甚至還加入了很多明暗的變化。但德朗的繪畫“定力”不足,喜歡跟風,後來也畫過立體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風格的作品,甚至還曾跟風巴黎畫派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畫出人物身材比例拉長的作品。

44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