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主義包括哪些領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法國産生的一場對傳統文化思想的反叛運動,它的内容包括文學、繪畫和音樂等多個藝術領域。作爲文學流派,代表作家有布勒東、艾呂雅和阿拉貢等人。1924年,布勒東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否定了現實主義與傳統小說,指出超現實内戰的預感1936年達利西班牙主義要追求對現實的“純精神自動反映”,強調潛意識襲絕旁和夢幻,認爲隻有在這種狀态下的思維活動才不受外界幹擾。倡導“無理性認識”和“自動書寫”,即以極快的速度将頭腦中湧現的一切都雜亂無章地記下來,詞句之間可以沒有任何聯系。布勒東的小說《娜佳》和阿拉貢的散文集《巴黎的鄉下人》是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不是一個有組織、有共同綱領的團體。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爲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海明威在西班牙的一個酒吧盡情地享受烈酒帶給他的刺激太陽照樣升起》題辭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争,卻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大多足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懷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歐洲戰宏爛場,卻目睹了人類空前的大屠殺,在戰争中經曆了拍橡種種苦難,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間的反戰情緒。這在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戰後對前途感到迷惘,約翰·多斯·帕索斯的《三個士兵》、愛·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間》、威廉·福克納的《士兵的報酬》和《薩托裏斯》等是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