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的代表作有哪些?

易卜生的代表作有:

Catilina,1850。

Kjæmpehøjen,1850。

Norma,1851。

Sancthansnatten,1852。

易卜生象征主义戏剧

苏尔豪格的宴会,Gildet paa Solhoug,1854。

厄斯特洛特的英格夫人,Fru Inger til Østeraad,1857。

Olaf Liljekrans,1857。

人物生平:

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年),挪威汪慎没戏剧家。他对写作主题的选择和创新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处理都使他成为了近代戏剧的先锋。

易卜生为审视社会和孝镇心困纳理问题方面提供了新的激发性方法,还摆脱了19世纪的写作传统,开始使用口语化散文体进行写作。曾长期担任剧院编导,1864年丹麦和普鲁士战争爆发后长期侨居罗马等地。

易卜生是如何来描述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近代来自欧洲的戏剧大师”,首先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戏剧艺术的革新者。他将戏剧当做段阶究约尽从己突件担二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镜子,把舞台当做讨论社会问题的论坛。

尽管易卜生对他360问答在剧作中提出来的社会问题不作具体的回答,或者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但他所提出来的问题却总能切中时弊,激励人们进行社会改革,从而追求理想的和谐社会。易卜生的伟大就在于他为了出色地完成这一任务,不断地开辟道路,迈向新的高度。

扩展资料

易卜生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其突出贡献是在欧洲现实主义戏剧走向衰落,自然主义和颓废派文学十分泛滥的时代庆被越速部边明够低胞,高举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旗帜,并创造了以设疑性构思、论单证立吸卫格械粉辩性对白和追溯性手法为基本好于我快艺术特征的“社会问题剧”体裁。

其创作实践和社会影响,也足可与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媲美。他共写了25部各种体裁的剧本。按其思想发展历程,建矿可分为三个阶段:50、60源坐年代主要写富于爱国激情和个人“精神反叛”思想的浪漫历史剧;7或受应0、80年代主要写批判社会丑恶和宣扬个性解放的“社会问题剧”;80年代后主要写带神秘、象征色彩精神的探索剧。

易卜生的作品早自1907年起便开始译介到中国。它无论在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或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都一直起着积极作用。

3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