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浪漫

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低身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1800年前后出生的作曲家们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舒伯特和柏辽兹可谓初期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们从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传统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在柴科夫斯基草掌钢药土伟列施、李斯特和瓦格纳的时代达到了巅峰,这些作曲家、星货钢琴家构成了中期浪漫主义的中心;至于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近代名家的作品,则归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谁可以深刻的谈一下对西方交响乐的感受,要重点谈及交响乐发展历史和重要作品,麻烦了

交响乐是在18世纪下半叶以后确立起来启耐竖的一种大型管弦乐体裁,“symphony”一词来自希腊语“symphona”,原为“悄大声音一起响”之意,它是一种按照奏鸣曲原则构成的管弦乐套曲形式。 交响曲的前身是巴罗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们采用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快-慢-快结构谱写管弦乐作品,并将其称为交响曲。从此,交响曲逐渐取代了巴罗克风格的乐队协奏曲,成为音乐会中主要的器乐形式。 古典主义时期,交响曲得到了真正意义的确立和发展,主要归功于曼海姆、柏林和维也纳乐派。曼海姆乐派奠定了古典交响曲四乐章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套曲形式。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对交响曲进行了改革,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形式,后来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向发展的顶峰。交响曲在音乐表现上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刻的哲理性,它的结构与奏鸣亩卜曲一样,通常为四个乐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有一定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容具有文学性 标题性,曲式结构更自由,乐章数目不定(有一、二、五、六、七乐章组成的交响曲),乐队编制庞大,音响华丽而丰满,民族风格浓郁等。以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布鲁克纳和马勒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其发展的高潮时期以维也纳为中心,集中了大量的音乐家,并以大小施特劳斯为集大成者,故此维也纳每年举办的交响乐新年音乐会通常仅限于大小施特劳斯的作品。 20世纪的交响曲受各种音乐思潮的影响,构思独特,乐队编制有大有小,音响复杂多变,风格多样。以德彪西、科普兰、梅西昂、奥涅格、欣德米特和辟斯顿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论述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曲

2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