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张大千《五色荷花》
被称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张大千,其花卉画中以荷花居多,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驰名中外的“大千荷”。他观察细致入微,笔下的荷花形态各异,在风、晴、雨、露中姿态万千,画面寓意美好,富丽而不俗,让人赏心悦目。正在画画的张大千大千喜爱荷花,爱其花色娇艳,形态缤纷,秉性高洁。从青年时代至晚岁,始终未辍止过画荷。他一向主张作画要“明白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 五十年代在巴西圣保罗所筑八德园内,七十年代初迁居美国加州克密尔海滨寓所环华庵,都精心植荷,朝夕欣赏,足见大千对荷之深爱。六十年代后,大千的荷花画,以“有法”,进入到“无定法”的化境。工笔、写意、勾勒、晕染、淡彩、重色,诸种表现手段运用自如,且能交叉结合,在一幅画中往往呈现多层笔意墨趣。五色荷花 张大千,纸本设色,109 × 58cm,近现代 私人收藏 1928年冬,张大千再度赴日,在老友江藤涛雄的安排下鉴赏一批书画,并由此结识了峰村北山夫妇,在之后的几年中,与峰村夫妇来往密切,为之作画、刻印,留下不少作品,本幅即为张大千为峰村北山所作大尺幅精品,殊为难得。张大千的花鸟起步于写意,从当时风行海上的吴昌硕一直上追至金农、石涛、八大、恽南田、陈淳、徐渭等等,他都临习过,其中墨荷学自八大。1930年代中期,即此作创作前后,张大千听闻有人笑言他只会写意不会工笔,就开始研习陈老莲,进而上追北宋工笔院体。这件作品应该属于这个学习和转变时期,墨色荷叶还是八大面貌,五色荷花已然是工笔手法了。此幅荷花兼工带写,叶茎当属写意之笔,荷花精雕细琢而成,墨叶纷披,红、白、绿、粉、蓝五色并开,缤纷绚烂,高华富丽。
张大千
1981年初夏360问答,旅日友人李海天请张大千为其日本横滨新建的高级观光旅社画一巨幅挂壁。当时大千年已八十有三,疾病缠身,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大千慨然应诺,并决定以从未去过、然而情结胸怀的庐山为题。作者:张大千 规格:长卷,10.8米长,1.8米宽馆藏:台北私人藏 《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全卷从左上方鄱阳湖,庐山含鄱口画起,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进入七项市径背害云气晖映的崇山峻岭之中。山中雨雾飘渺,壑底生烟,峰上重重密林,后面的峰峦时隐时现。画中屋宇亭桥依稀可见,烟消云散处峰峦林木详实细密,深沉之处既虚又实,泼重墨、重彩如黑云蔽日。 展开画幅,气势雄伟,摄人心魄: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葱葱,上微决变白整动核氢细部峰峦叠嶂,逶迤起伏,变幻无常。山中屋宇、楼阁、小桥、茅屋星罗棋布冷际段硫及个针,若隐若现。正中则是一瀑飞泻,紫烟缭绕,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见彼岸,应该是长江吧。虽说用的是张大千晚年的泼墨泼彩法,但与常见的不尽相同。画面上群山丛树还是实笔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实、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丽绚烂。张大千在画上自提诗云:经香职控“从君侧看与横看,叠壑层峦杳待电霭间。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温鸡次有庐山。远公已过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高坐横眉山。”这也就解开了张大千一生没去过庐山,却将庐山选作可能成为自己绝笔的题材,原来庐山之美,早在张大千胸中酝酿,聚天地之精华,集江山之瑰丽,这就是画家意中的庐山,也即画家心宗乎唱买道中的祖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