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和高更的艺术特点和主要成就有哪些?

一、梵高的艺术特点:他在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

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斤点兵置约贵最后二年创作的,他的伟大的作品有《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钢的麦田》等。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他高度盲目的自然观绘画思想,二是艺术创作要“纵情地表现自我而不是努力地表现来自眼前之物”,三是 他经常用鲜艳明快高纯度的颜色、还有奔放的笔触去表现, 颠覆了360问答传统的绘画色彩, 这在西方艺术上的影响是举足轻重剧越阿味英声技存的。二、高更的艺术特点是:多描绘岛民原始风俗与仪式,人物造型浑厚过措己脱杨丰实,色彩大面积平涂,线条轮廓醒目,富于象族项远著沙立妈区西征意味和装饰效果,对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较大。他的成就主要体现波心族情尼微矿在:他对原始风格的追求,并影响到了很多艺术家。他在对原始和土著民族的艺术作了一番研究之后,开始将对象的轮廓形体加以简化,使用强烈鲜明的大色块,采用单线平涂的手法,形成了一种平面的具有原始意味的艺术风格。保罗·高更还在作品中寄予了对人生及艺术的深刻思索,赋予作品以象征意义。保罗·高更在艺术追求中雄心勃勃,自视甚高,经常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保罗·高更的艺术在单纯和原始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像塞尚和梵高一样,高更也摆脱了模仿自然的传统,在绘画中表现了个人主观的愿望和追求。

保罗·高更的生平履历

保罗·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又到法国海军中服务,23岁当上了股票经纪人,收入
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麦姑娘梅特·索菲亚·加德为妻。可是高更在自己的绘画天赋召唤之下,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画,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过着孤独的生活,并通过毕沙罗卷入了印象主义的天地。高更受到印象派朋友的影响开始作画,还受到象征主义,日本版画以及而听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他要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他很愿意过野人的生活,这使他在39岁时踏上了去巴拿马和马提尼岛的旅行,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期望的东西:茂密的植物、永远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简朴的生活。后来因事不得不离开这个热带的天堂返回法国,这时正好40岁,精力充沛而有主见,保留着尊贵高傲之气。他是位具有强烈个性、惹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的人,粗鲁和高雅并存,他总是强烈要求自我表达,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1887年,他在布列塔尼、巴拿马和马提尼克找到了天堂一般的环境冲游搭。明晰的线条、硕大的体积感、生硬的对比色彩,从此他与印象派决裂。当他回到法国时就谴责莫奈和毕沙罗特有的自然主义幻觉,提出艺术表现的“综合”。
简化了的巨大形状,均匀单一的色彩,分割主义,无阴影的光,素描与颜色的抽象化,超脱自然,这就是高更所发现和创立的艺术。但是他的这种幻想和艺术在自己的国家处处走投无路,于是在1891年2月23日他拍卖了30幅作品得到一笔收入,于4月4日乘船前往塔希提岛,历经幸福与磨难,画了不少画后又回到法国。在1893年11月举办了他的《塔希提人》(Tahiti)画展,结果是彻底失败,在物质上收入是零。而他那新颖、神秘、野蛮的绘画,迎得了一些崇拜者。巴黎文明人的嘲弄又使他返回塔希提岛。这样,便有了今天广为人知的脱去了文明的衣服,独身一人赤裸裸地置身于伟大的自然之中的高更的传说。病魔和家庭丧女的不幸使他想到自杀,得救后画了一幅传世杰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尔后又移居马克萨斯群岛法磨手都——伊瓦,于1903年5月1日辞世。 1889 年,他前往勒普底,在勒普底时,他的画呈现最简洁的形式,色彩强烈,背景简化成节奏起伏的形态。此种现象可见于《黄色基督》(The Yellow Christ)。高更对于热带乐土的怀想,致使他于公元 1891 年在巴黎拍卖其画作以筹款,并于 6 月抵达大溪地,他在那里停留到 1893 年。该地的美与神秘,令他深深着迷。他非但舍不得离开,更去探寻那片原始、未开发的纯真。他把“散拿野蛮人”理想化,认为是受本能引导、接近自然的人,是真正创作的泉源。此时,高更已不再使用补色。他变得喜欢并用红色与橘红色、蓝色与绿色、紫色与暗褐色,将靛蓝当作黑色使用 。
尽管此时画作在色调上比起他早期的作品来得阴沉些,但是在构图上却变得更为直接而大胆。这些作品同时具有壁画的风格与份量。
1901 前往马贵斯群岛。尽管一时极端的消极,高更却在此段期间完成了他一些最活泼鲜明、最富想象力的作品。

保罗高更成就

1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